正月初九,宜结婚,会亲友,出行。
“姐,你哪儿来这么厚一本黄历啊?”
苏林昭挥开苏柏伸过来的手,“小心点,我好不容易买到的。”
“不是,姐,你啥时候开始信这个了?”
“嘘,小孩子家家,别乱说话,这可是瑰宝,等你长大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看日子呢,别打扰我。”
亲戚都已拜过年,苏林昭几人初九早上出发去羊城。
还是原班人马,已经来过一次,轻车熟路。
这趟进的大多数是春装,现在已经二月份,离换春装的时候不远了。
苏柏将年前分到手的五百块都带上,没选其他的,就跟着他姐的步伐,准没错。
仅花了两天时间,将大事搞定,接下来就可以好好逛逛了,刚好还能赶回去过元宵。
苏林昭想要蚕丝被不难找,主要是价格不便宜,总归是实用的东西,狠狠心,买了五床。
嗯,大头都花了,干脆再买几床薄的,夏天当空调被用。
加绒的四件套诶,摸着确实比自家做的舒服多了,买。
上次给苏母带的那个擦脸霜挺好用,再囤几瓶。
虽然她平常很少化妆,但化妆品嘛,备一套总没错,说不定用的上呢。
小朋友的益智玩具,答应给蛋蛋带几套的,买。
这小女孩穿的裙子,也太可爱了叭!买几套,算了,男装也买几套吧,家里这么多小孩儿,总不好厚此薄彼。
或者下次可以进一批童装,不管哪个年代,女人和小孩的钱总是好赚的。
苏大哥和苏柏跟在后头,不知不觉双手已经拎满,感觉比干一整天活还累。看着前面还在不停买买买的苏林昭,她都不会累吗?
苏林昭累吗?当然不累,逛街这么开心的事情怎么会累?更何况她还带着俩拎包的。
最终停手,还是钱包不允许。就带了这点钱,还得留着回去的路费呢。
这次没有顺风车,苏志东还在外地,苏母借了辆三轮车来接人。
等苏大哥和苏柏一趟趟把货搬去库房,已经累的不想动弹。
还是大堂哥在的时候好啊。
而苏林昭,绕着三轮车走一圈,摸着下巴,“妈,要不我们也买辆三轮车吧,这不管是出去摆摊还是搬货,都方便的很呀。”
大家都已习惯苏林昭的想一出是一出。
苏母照着她的思路想着,好像也不是不行。将车斗好好收拾一下,垫上漂亮的垫子,到时候衣服也不用摆在地上,收摊骑着车就走,确实方便许多。
“也不是不行,明天我去问问你张叔,这三轮车多少钱买的,不贵的话我们也买一辆。”
苏林昭目的达到,也不多说,和苏母慢慢收拾着东西,让旁边兄弟俩休息休息。
前面还好,看着后面几大包零零碎碎,“你这又买这么多被子做什么?不是年前刚打的新棉被。”
苏林昭讨好的笑笑,“妈,你摸摸,这是羊城卖的很好的蚕丝被,保暖又轻便,最适合中老年人用。这不刚好碰上,就买了几床,平常都得靠抢的呢。”
苏母伸手摸摸,比棉花还软和,“这轻飘飘的真能保暖?你不会被骗了吧?”
“那哪儿能啊?你闺女是这么容易被骗的?我在萱萱家见过,这蚕丝被真的好用,回头给你们换上,试试就知道了。”
买都买了,当然要试试,苏母说道,“那行,我也用一回这稀罕玩意。哟,这都是小孩子的衣服?咋做这么好看呢,可惜了,咱家现在就缺个小宝宝。”
苏林昭可不敢接这话,苏母现在可着急抱孙子,每次见着人家的孩子眼馋的不行,好在她只偶尔和自己念叨两句,从不会在大嫂面前说,也没给小两口施加压力。
“是吧,蛋蛋换上小裙子,肯定好看。妈,下次我们也进一批童装,大人嘛,给家里小孩花钱总是舍得的。”
苏母对这观点很赞同,“可不就是,大人辛辛苦苦赚钱,不都花孩子身上了?你看看那些麦乳精、奶粉,卖的多贵?不过小孩子吃了好,还不是很多人抢着买。”
等全部收拾好,天已经黑下来了。
苏林昭和苏大哥商量着,“大哥,这搬来搬去多麻烦,要不你和嫂子就住这边得了,你看,这边屋子比家里还大,住着宽敞。爸妈离得远,你们小两口可以好好过着二人世界,多好啊。”
苏大哥小两口都是实在人,这生意也有他们一份,能够住过来看着仓库再好不过了。
再说大嫂还是会计,帮着盘点,记账什么的,完全没问题。
那她身上的活不就更少了嘛。
住哪儿苏大哥都无所谓,不过是个睡觉的地方,这边需要他来看着,他住过来就是。
不过玉兰那儿,得和她商量一下,这儿离她上班的地方还是远了一些。
“今晚我们就搬过来,至于要不要常住这边,我和你嫂子商量一下。”
苏林昭坐下来,手指轻点着下巴,有点小心虚。
每次麻烦他们搬来搬去,怪不好意思的。不过没办法,目前也就他俩过来最合适,还是商量下给多发一份仓管的工资吧。
默默转移话题,“妈,明天元宵节,咱家包汤圆了吗?”
“包好了,有芝麻馅和花生馅的,明早给你们煮。对了,小柏,你去看看那家私房菜馆的熏大鹅还有没有?明天过节,我们也定一只。”苏母在一旁回道。
苏柏爬起来去跑腿,“好的,妈妈,汤圆我要吃花生馅的,明天给我多煮几个。”
苏母笑道,“知道知道,少不了你的,快去干活。”
自从对面那家饭馆进了熏鸭熏鹅过来,苏林昭时不时过去买一只,苏父苏母也爱吃。
也是,这年头,有几个不爱吃肉的?可惜现在虽然买菜方便许多,街上也多了不少新鲜蔬菜,但肉还是少见。
偶尔运气好能遇上卖鸡鸭的,也都是看谁手快,慢一点就没了。
私房菜馆的老板神通广大,不仅常有新鲜肉类供应,偶尔还能上点特色菜品。
自开业以来,苏林昭没少去光顾,有什么新菜品,她也永远是第一批品尝的。
要是实行会员制,苏林昭应该已经是他家vvip用户了。
随着家里钱越赚越多,以及苏林昭的潜移默化下,苏母也没那么精打细算,该省的省,该花的也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