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旁边放着几个木箱,周围堆满杂物,这些都是苏母准备的,苏大哥结婚用的东西。
箱子里是成对的枕巾、新衣服等等。
甚至提亲用的烟酒茶都准备好了。
三转一响,苏家这边买了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周家陪嫁过来一台缝纫机,这就给小两口都凑齐了。
另外就是这些日常用品,苏母都用心准备了一份新的。
两人兴致勃勃翻看着,好像确实挺齐全的,不缺什么。
宋萱萱有些发愁,“那我送什么比较好啊?快帮我想,我没经验。”
“你这话说的,好像我有经验似的。要不和我送一样的?”
“不要,那多没新意,要不我送套化妆品?上次我舅妈寄过来一套,还挺好用。”
苏林昭连忙拦住,“大小姐,送支口红就是很重的礼,一套太夸张。你别吓着我哥,他们不好还礼。”
“行吧,那就送口红。”宋萱萱很听劝。“对了,你知道丽姐她们怎么样了吗?”
苏志东时不时会去一趟宁县,再加上偶尔信件往来,苏林昭对他们的近况,还真了解一些。
“丽姐去年没考好,暑假的时候收到她来信,这次考上了,她们老家那边的大专。
王和大哥跟我们一批考上的,在京市念大学,前途光明。李卫华听说在念军校,以后也差不了。
吴美娟没考上,她和杨聪两个都没回城,现在跟着杨聪做生意呢。杨聪那小子现在生意越做越大,听说挺赚钱。
程秀兰回城了,钱英和婆家闹了一场,最后也没考上,听说在村里也挺折腾。
其他人就不清楚了。”
有些许久未听见的名字,现在听着他们的近况,竟有些恍若隔世之感。
明明也就一年多,却好像过去好久。
不过,“为什么你和她们都有联系?怎么没人给我写信啊?”
苏林昭嘚瑟,“还能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我人缘好呀!再说,我当时走之前,可是特意给她们一一留了通信地址的,你呢?”
宋萱萱略微心虚,当时她在干啥呢?好像挺忙的,可能,真的,忘记给大家留地址了。
“我不管,丽姐的地址给我一个,我要告状,你天天欺负我。”
“嘁,给你就给你,我会怕?”
……
选个好日子,林小姨领着苏父苏母和苏大哥,一起去周家提亲。
彩礼早已商定好,没什么矛盾,这就是走个流程。
虽然现在不让弄这些,苏母还是私底下请人看了几个日子,让女方挑。
双方年纪都不小,也已来往大半年,周家没拿乔,选了个就近的日子。
最后定下中秋那天,宜嫁娶、会亲友。
这年头结婚都是简单办,去单位开介绍信,打个结婚证,买点喜糖发一发,就算成了。
条件好点的,会办几桌酒席。
终于轮到苏林昭大晚上偷偷来塞钱,怪刺激的。
“大哥,喏,这五百块钱你好好收着。”苏林昭拿出几捆大团结。
苏大哥连连拒绝,“小妹,你这是做什么,收回去,大哥有钱,哪儿能拿你的。我现在每个月能存下二十多呢,不缺钱。”
苏林昭强硬地把钱塞他手里,“让你收就收着,你这几年给我的钱,我哪次拒绝了?
我现在还记得,当初下乡的时候,大哥你加班去仓库卸货赚两块钱,都要给我寄过去。
你给我的难道比这少吗?咱们兄妹俩分这么清楚做什么,现在我能赚钱,你结婚我总得表示下,收下吧,和嫂子好好过日子。”
苏大哥摇头,“我给你的那肯定没有五百块,我哪儿有这么多钱?”
苏林昭满头黑线,“你可真会抓重点,快点,不收我真生气了。老妈应该也把钱给你了吧?好好收着,趁现在房价不高,早点买个房子,不然等你慢吞吞攒钱,到时候不一定还买得起。”
苏木抬手摸摸她头,安抚道,“好啦,我知道小妹最聪明了,听你的肯定没错。”
“这就对了嘛,我跟你说,已婚男人还是要有点私房钱的,不然你看看咱爸,啧啧,兜里都掏不出十块钱,多惨。”苏林昭感叹道。
苏木没忍住笑出声,“这里面不也有你的一份功劳?每次老爸存点私房钱,你就有各种理由给他掏空。不过还是感谢小妹,给我这么大一笔私房钱呢。”
“不是,大哥,这就过分了哈,我可什么都没做,那都是老爸主动给我的零花钱。我跟你说,这钱也就这一次,算是庆祝你新婚,以及买房的赞助,以后你就是再结一次婚,我也不会给了。”
苏木曲起手指,敲了敲她脑门,“瞎说什么胡话,结婚哪儿来的下一次,童言无忌。妈说的对,你手上就留不住钱,钱我先收下,你要用钱的时候和我说,好吧?”
苏林昭没说什么,她永远记得那个手上只有两块钱,都要全给她花的大哥。
农历八月十五,苏大哥一大早打扮一新,骑着新车,去周家接新娘子,身后跟着苏柏和大堂哥。
苏母东拼西凑,总算凑齐两桌席面,没有大办,只请了自家亲戚。
不管是苏家,还是林家,兄弟姐妹都不少,好在大家都有默契,一家来一两个代表,勉强能坐下。
大伯大伯母大早上带着苏奶奶过来撑场面,大堂哥作为长孙,跟着过来忙前忙后。
二伯、大姑、大舅、小姨那些,都是夫妻俩过来,小孩一个没带。
加上周家那边来送亲的弟弟妹妹,两桌挤得满满当当。
苏林昭和苏柏最惨,被使唤得团团转,一直忙到下午散场。
等把客人送走,苏林昭累的手都抬不起来,一觉睡到傍晚。
苏父苏母也累的不轻,到底是年纪大了。
苏林昭不想做饭,干脆使唤苏柏,去国营饭店,打了几个菜回来。
家里多了个人,苏林昭一时间有些不习惯。
她看着大大咧咧,和谁都能聊得来,然而真正让她放在心上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苏母倒是轻松不少,有个儿媳妇,能帮她分担许多工作。
特别是做衣服的时候,苏林昭毫无天分,两个儿子更别说,一点没遗传到她的优良基因。
周玉兰虽然只会简单缝纫,速度也不快,不过胜在针脚均匀细密,线条流畅。
以前只能她一个人忙活,现在,她只要剪裁好,周玉兰也能帮着缝纫,效率提升许多。
苏母已经在考虑给她算分成还是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