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姐弟俩看着乱七八糟的行李袋,还是呼叫外援,“妈~”
苏母一进屋,深吸一口气,这是自家孩子,将就着还能要。
把两人赶到墙角,认命的开始收拾。
边收拾边给两人讲解,行李要怎么收拾,哪些应该放最底下,哪些要放最上面方便拿取……
苏柏听得认真,没办法,肩膀上责任重大。看他姐学了这么多次没学会,能指望的只有他了。去还好,回来的时候可没人帮忙收拾。
衣服就各带了两套,难得去一趟,准备去沪市买点。
没多久,苏母就把行李收拾利索。一个大一些,重一些的包裹,嗯,给苏小弟拎的。
还有个小小的布袋,就装着路上吃的零嘴,明天早上再加点干粮进去,就是苏林昭要带的了。
苏林昭满意极了,果然,带上苏小弟是个正确的选择。
路上来回两三天,在那边待个一周左右,总共十来天的旅程。
夏天衣服薄,火车上一个女孩子带个半大小孩,带多了钱不安全,苏林昭只带了一些现金备用。
已经提前给宋萱萱富婆打过电话,到那边需要买东西,钱不够的话先和她借点,回南市再还上,刚好她也省事。
天气热,苏母四五点就起来忙活了。没准备太多干粮,煮了一兜茶叶蛋,再蒸几个大肉包子。
“这个天东西不耐放,你们尽快吃完,剩下几顿到火车上买,这个不能省,吃坏肚子就麻烦了。”
苏林昭哪有不赞同的,“妈,还是你考虑周到,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身体最重要,你们在家也要多注意,我之前给你们炖的汤,隔三差五的炖上,补充营养的。”
苏母嘴上应了,心里没当回事,就她那些汤汤水水,又是药材,又是猪大骨的,多贵啊。孩子不在家,她一般都不做。
“你别操心我们,出门在外要小心,特别是你,苏小柏,不要给你姐添麻烦。外面不比家里,小心被拐子拐走。”
苏柏无语,“妈,我都这么大了,谁还拐我啊?”
妈妈和便宜弟弟,苏林昭当然站苏母,“你可别说,有的人贩子就喜欢你这么大的,送去黑煤矿都能顶个劳动力了。到时候天天挖煤,一天就给一个杂粮馒头,不听话就得挨鞭子,有你哭的。”
苏柏一头黑线,忍了又忍,终于从牙缝挤出一句,“嗯,我知道了,绝对不会给姐姐添麻烦的。”
苏母这才满意。
刚好家里两辆自行车,苏母和苏大哥一人带一个,把姐弟俩送去火车站。
这趟车南市是始发站,此刻还算空闲,苏林昭慢悠悠上车,随便找个空位先坐下,和窗外的苏母挥手告别。
“妈,大哥,你们回去吧,不用担心,过几天我们就回来了。”
等火车开动,苏林昭带着苏小弟,直奔卧铺车厢。
苏柏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兴奋劲还没过去,拎着行李东瞅瞅西看看,忙碌得很。
苏林昭其实想买软卧的,然而软卧太抢手,只买到硬卧票。
一个隔间六个床位,苏林昭的票是同一侧的上铺和中铺。
车厢里其他位置已经有人,看着应该是一家五口。老两口和一个青年带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坐下铺吃着东西,年轻的小媳妇,在收拾行李,几人时不时聊两句闲话。
看苏林昭俩人进来,有些好奇,老太太问道,“姑娘,这是你弟弟?”
苏林昭笑着答道,“是呀,我小弟,眼睛是不是很像?”
老太太仔细看了看,“是很像,这眼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们这是去哪儿呢?就你们姐弟俩啊?”
苏林昭让苏柏收拾东西,“我们去沪市,走亲戚。哪儿能就我俩出门,叔叔婶婶在隔壁车厢呢。没买着一起的票,还是您家这票买的,都在一块,方便的很。”
苏柏把行李放他们这边床底下,看他姐瞎胡扯,学到了学到了。
老太太笑得‘矜持’,“我们也不懂,都是我儿子安排的。”
苏林昭把旁边折叠椅放下来,坐下继续夸,“哟,您儿子可真出息,也孝顺,都不用你们操心。你们这是去哪儿呢?”
老太太:“我们也去沪市,我大儿子在那边工作,这不工作忙,好多年没回来了,我们去看看他。”
苏林昭夸张道,“在沪市工作啊?那可厉害了。这是您小儿子?”
老太太被哄的喜笑颜开,“哪里,也是领导看中,才有这个机会。这是我小儿子儿媳,我们老两口出门他们不放心,这不请了假送我们过去。”
苏林昭:“那不得了,前途大着呢。婶子,您这小儿子儿媳也孝顺,可享不完的福。您孙子几岁啦?”
……
苏柏收拾好,已经自觉爬到上铺去了。
反正他姐吃不了亏,他听着这么一会,他姐都快把人家存款多少套出来了。
补个回笼觉醒来,她姐在看书,下铺老两口好声好气哄着孙子,就这小破孩一直闹,给他吵醒的。
苏柏是真佩服,要他说,小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实在不行打两顿。
拿起水壶看看,空空荡荡,苏柏默默拿去开水间接水。
苏林昭看看时间,十一点多,难怪有些饿了,等苏柏回来,两人开始吃午饭。
开学的时候,为方便看时间,苏林昭买了只手表。便宜的那款,125块钱加手表票。
不过她不像别人喜欢把手表露在外面,时不时装模作样看看。她习惯于藏在袖子里,特别是在这人流量大的火车上。
苏母的手艺,发挥稳定,茶叶蛋一剥开,对面的小孩都馋哭了。
虽然之前亲亲热热聊了许久,不过苏林昭可没舍得给出去,她们也没带多少,专心吃东西。
自家孩子出远门,苏母很舍得放料,那肉包子扎扎实实皮薄馅大,和外面买的可不一样。
好在孩子爷爷奶奶也拉不下脸,赶紧让儿媳妇给孙子泡麦乳精,好歹哄住了。
三两口吃完,有些撑,让苏柏看好行李,苏林昭溜达出去了,美其名曰,去看看“叔叔婶婶”。
卧铺这边,环境还行,苏林昭溜达着到餐车车厢。别说,种类还挺丰富,晚餐来试试。
苏林昭没回车厢,附近找个过道坐下。
列车缓缓前行,窗外风景仿佛画卷般徐徐展开,岁月静好。
就是有些,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