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天还没黑,未免夜长梦多,苏林昭马不停蹄去大队部办手续。
大队长对俩小姑娘印象挺好的,不惹事也不作妖,除了有点碎嘴子,不过对比其他那些人,这都不是事儿。
问了问苏母的情况,利索的把手续给她们办好了。
俩人不知道大队长的想法,喜滋滋拿着证明回去。
这段时间,宋萱萱还是自己住着,搬出来后,已经不习惯再和其他人挤了。
好在钱婶和桂香嫂子比较热心,时不时过来看看,陪她聊聊天,倒也没有不长眼的过来惹事。
苏林昭看着这小小的房间,收拾的挺整齐,她的被子都是晒过的。
蹭过去抱着宋萱萱胳膊,“萱宝,你怎么这么好呀,我都离不开你了咋办?”
宋萱萱给她扯开,“少来,我不吃这套。你决定好了?就报南市大学,不改了?”
苏林昭被推开也不在意,点头,“是啊,我恋家,想离家里近些,你呢?你准备报沪市的学校吗?”
宋萱萱没回答,恋家吗?她好像还好?过年回去,她爸总共就见了一两回,其他时间留下她和后妈相对无言,怪尴尬的。
所以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过得,但总归不是自己家,孩子多了总有些矛盾。
过完年就早早回了上沟村,虽然还没决定报哪个学校,但她这会儿,从心里排斥报考沪市的学校。
苏林昭觉着她还没想好,也没追问。
俩人许久未见,说不完的话,又聊了半宿,第二天双双起晚了。
收拾着要带走的行李,日常用品又塞了满满两个编织袋,怀念苏母。大件的柜子那些带不走,就留给钱婶她们,还有一些用不着的小玩意和特意买回来的小礼物,她拿去给牛婶她们分了。
也是感谢她们这么长时间的照顾。这些小东西不是很值钱,但买也是要票的,农村最缺的就是各种票据。
牛婶她们收到还是挺开心的,就是蛮舍不得她走,“小苏啊,你啥时候回去?”
苏林昭:“明天就走,马上要考试了,比较赶。”
李婶收拾出来个小包裹,“那是,考试重要,早点回去准备也好,没啥好东西,这是婶子一点心意,你等下带走。”
爱红婶她们也一人塞了些过来,“对对,你爱吃这些,不值几个钱,但城里不好买,以后想吃了来个信,我们给你寄过去。”
苏林昭推辞不过,只能一一收下,等回去再寻摸点好东西寄回来。
“婶子们,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你们有什么缺的,或者以后有空去市里,尽管找我,虽然没啥大本事,但我人脉广啊。”
牛婶也笑了,“那是,小苏这孩子就是招人喜欢,到哪儿人缘都不会差的。以后有机会去找你玩,可别当不认识我们这乡下人。”
苏林昭拍着胸脯保证道,“那不可能,我们这可是坚不可摧的革命友谊。这段时间,要没有婶子们照顾,我还不知道过得多惨呢。现在农活学得也就稀里糊涂,平时全靠婶子们掩护啊。”
满堂欢声笑语,倒是冲散了一些临别愁绪。
苏林昭最后还是被拉去牛婶家蹭了顿午饭。
自从分家后,牛婶仿佛放飞自我,主打一个老两口过得舒心就好,其他的都无所谓。
这不,到点回家,两个小儿子已经做好饭等着。
饭后,苏林昭没忍住问了李婶的事儿,“李婶最近还是那样?感觉看着憔悴不少。”今天看着她,苏林昭都快想不起来那个在地里和牛婶针锋相对,中气十足的李婶了。
牛婶叹了口气,“我之前好不容易劝着她想开些,给孩子加点担子。结果没多久,她儿媳妇怀上了,又是好一顿折腾。她倒是又给缩回去,有孙万事足的样子,我都没脾气了。”
苏林昭……
拍拍牛婶的肩膀,“婶啊,你不能放弃啊,你和李婶可是关系最好的,你还是得多看着点,再这么下去,我怕李婶都撑不住。”
牛婶叹气,“唉,谁说不是呢,也只能多劝劝了。”
吃饱喝足,又蹭了不少零食,回去看着满满当当的行李,和宋萱萱对视一眼,果断带上一些去县里邮寄。
剩下的就一个小包裹了,问题不大。
自行车她没舍得便宜处理,留给杨聪用着,等大堂哥下次来的时候让他帮忙带回去。
宋萱萱车子没法带走,便宜出给杨聪,他做生意用得着。不过她的是女式的,刚好和苏林昭的二八大杠换换,到时候这辆让苏志东带回城。
喜得苏林昭抱着她恨不得亲一口,所以说是真的好舍不得宋小富婆啊。
村里该道别的都去走过一趟,这段艰难却难忘的时光,终究告一段落。
两人都是第二天的火车,结伴去县城等车,然后各奔东西。
宋萱萱先走,终究没忍住,两人都红了眼眶。
以后不知是否还能相见,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虽不合时宜,但确实应景。
后世手机网络方便异常,然而距离远了,曾经关系再好,到最后也是相顾无言,慢慢就断了联系。
更何况是靠着书信来往的现在……
上了车,苏林昭心情还是无比低落,完全没想到宋萱萱后来会给她带来多大的惊喜以及,惊吓。
回到家,办好回城手续,填报志愿,然后开始闭关,进行最后的冲刺。
成败在此一举,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终究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
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苏林昭也难免激动。
苏家其他人更是提前几天就开始紧张,苏父想问问她有没有把握,又怕影响她心态。
看着苏大哥跟着团团转,一时来气,恨铁不成钢,“你个不争气的,同样高中毕业,你咋不能陪你妹一起考?说不定有人陪着,你妹压力能小点呢?”
苏大哥……敢怒不敢言,他能考上高中,都得是祖坟冒青烟了,大学他做梦都没敢这么做的。他可没有小妹的勇气,再说,书本放下这么多年,他早忘得一干二净,折腾个啥呀。
要他说,单位有些人跟入了魔似的,那成绩看着就惨不忍睹,还死磕着熬夜学习。白天上班又没精打采,好几个都差点出事,领导光盯着生产安全,头发都掉了不少。
像他就很有自知之明,从不为难自己。
但这话他只敢想想,说出来铁定挨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