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婶没想到,因为没把老四老五分出去,老大媳妇这就想让他们跟着老五过了?
看了看几个儿子,“这也是你们的意思?不把老四老五分出去,就让老五给我们养老?”
几人都没吭声,他们也觉得给老四老五分得太多了。
老四想了想,站出来,“娘,老五还小呢,您和爹跟我过,我来给你们养老。”
老五也跟着开口,“没错,以后爹娘跟我住,我来养老。”
牛婶老两口满是欣慰,好歹这两个还有点良心。
然而想着没娶媳妇前,其他几个儿子也是这么贴心的,牛婶又失落不已,这俩小的现在看着是不错,娶了媳妇还不知道什么光景呢。
王家老大开口,“娘,看您说的,确实老四老五也大了,干脆分就一起分出去。虽然我是老大,但也不能什么都推给我吧?我和弟弟们分一样多的东西,不仅要给你们养老,还要养弟弟妹妹?没有这个道理不是?”
说这么多,就一个意思,要不分家给他多分点,不然别指望他给父母养老还养弟弟。
然而牛婶已经不想搭理他了,属这个大儿子心眼最多,以前觉得他聪明,这是她最骄傲的大儿子,将来要顶门立户的,多点心眼不会被欺负。
现在看着,这小心思都往窝里使了,牛婶越看越来气。
没卖关子,牛婶直接开口道,“也别争了,我和你爹谁也不跟。老四老五也是一样,成了家都分出去。你们每年按村里的标准,把养老的粮食送过来就行,我们老两口还能动弹,饿不死。”
“以后你们各家过好自己的日子,晓华以后工资自己攒着吧,多攒点压箱底。”
“也请大队长和族老们做个见证,等我们老两口以后真躺着不能动了,谁照顾我们照顾的好,这老屋我们的房间和堂屋这些就留给谁。”
一句话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族老们也劝道:“你可想清楚了,别争一时之气,以后日子长着呢。”
大队长:“是啊,老嫂子,可别跟孩子怄气,孩子们还是孝顺的,你都分出去,老两口怎么过?”
王家老大脸色铁青,没想到他娘会这么分,宁愿把大家都分出去,也不愿意给他多分一点?他这个大儿子就这么不重要?
牛婶坚持,“就这么过,有房子住,有粮食吃,自己也能挣点,日子怎么不能过?等老四老五的任务完成,我最多伺候个月子,孩子你们也要想办法自己带了。”
“我们老两口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真等躺床上不能动弹了,活那么久也没意思,是吧老头子?”
王叔也在旁边点点头,这是他们商量好的结果。
大队长和族老们看他们老两口坚持,也没劝了,总归都是族里的,以后真有问题,大家也不会坐视不理,现在就这么分吧,看着也还行。
这会田都是公家的,自留地也分成六份,厨卫那些还是共用,等几人手头宽裕了,自己申请宅基地往外建。
就这样,在牛婶的坚持下,几个儿媳妇反对无效,大队长和族老们做了见证,顺利分家。
吵吵闹闹几个月的戏份,终于落幕。
没等第二天,村里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从未有过这样的分家方式,有人说等老了有她两口子好受的,也有人说,管她以后怎样,现在她两口子日子不知道多轻松。
苏林昭听到后,放下心来,觉得这样还不错,牛婶只要想得开,日子总归不会太差了。就是希望牛婶能给她保守秘密,她怕被套麻袋。
难受了几天,牛婶突然觉得确实这样最轻松,谁爱天天给她们当老妈子,还得遭嫌弃。
分家后日子不知道多轻松。使唤老四老五做饭,她老两口猫着冬,闺女时不时还有些孝敬。
牛婶恢复了往日的开朗,也有更多的时间串门唠嗑,这不,自己的事情解决了,她现在最惦记的就是老姐妹。
时不时去李婶那给她说道说道,什么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该管的不能管。该给孩子们一些压力,不然永远长不大。
李婶听没听进去不知道,苏林昭听着满耳朵都是。
苏林昭最近在忙着赶稿,今年过年她肯定是要回家的,要是可以,争取多待一段时间,好好陪陪家人。
到时候不一定有时间静下心写稿,干脆赶赶进度,争取年前完结,回去开开心心过个年。
上次听说大哥谈了个对象,不知道进行到哪步,应该过年要准备结婚了吧,还得提前准备些礼物,还要去看看奶奶和大伯她们……
在小年前几天,苏林昭终于把稿子赶完,寄了出去。连忙去大队部请假回家,都没等村里分猪肉,她今年分得也不会多,交给杨聪处理,他今年也不回去过年。
其他的东西都已经提前寄回去,只随身携带少少的行李,另外就是从李婶娘家换来的大猪蹄,上面还带着大块的后腿肉,包裹得严严实实,装了小半个蛇皮袋呢。
李婶娘家养猪养的不错,负责给队里养猪,她们大队多养了好几头大肥猪,每年都能多分些肉。
苏林昭背着大猪蹄,坐上回家的火车。
和来时的忐忑不同,回家的路上说句归心似箭也不为过,这一年多,苏母还见了两面,家里其他人都是固定每月通信一次,着实想他们了。
宁县回市区的火车比较晚,到站天色已黑,还好出来就看到等在路边的苏大哥,靠在自行车上,一双令苏林昭羡慕不已的大长腿,不过脸怎么黑了这么多。
苏林昭疯狂招手,她真的提不动了,挤了一天的车,现在还感觉在飘,这大猪蹄还挺重的。
苏木看到一年多未见的小妹,也很激动,推着车过来,摸了摸她头发,心疼的不行。
肯定是在乡下吃不饱,小妹还是这么矮。
苏林昭要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估计得大义灭亲,所幸她不知道。
上车饺子下车面,苏母已经下好面条,等她到家,快速过下汤端上来,苏林昭刚打了个招呼,就开始吸溜面条。
饿半天了,更何况苏母的手艺,真不是一般二般的好。
苏父苏母满脸慈爱地看着,一个劲让她多吃点,苏小柏在旁边咽了咽口水,“姐,好吃吗?”
苏林昭抽空回他:“那当然,面条劲道爽滑,骨头炖的高汤,鲜香入味,加上老妈特制的辣椒油,一口下去,好吃得不得了。”
苏小弟快馋哭了,眼巴巴看着姐姐大口吃面,没一会就见底了,开始大口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