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姐姐,你这会儿有空吗?我来给你送东西。”大家刚打个招呼,聂晴将手上的布袋子递给苏林昭。
一时间火热的目光全部转移过来,苏林昭还是一如既往地微笑,“我托小晴帮我带套京市的复习资料书。”
说着带聂晴进屋,见吴美娟她们也跟着进来,她把布袋整个往柜子里一塞,带着聂晴出去了。“刚准备出去溜达,我们一起走走?”
将手电筒塞兜里,拉着聂晴就往外走。这会大家都吃完饭,扎堆唠嗑呢,村口大树下人最多,苏林昭找了个附近人少的地方坐下小声说着悄悄话。
“小晴,在京市过得怎么样啊?”苏林昭问道。
“还行吧,他们现在也可以正常沟通,之前讲话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聊着天看到我也马上停下来换话题,让我总觉得打扰他们了。”
“后面我用你教我的方法,试着和他们分享我的事情,参与他们的聊天,偶尔提一点不过分的小要求,慢慢的就可以正常沟通了,他们也不再像对瓷娃娃一般对我。”
“这次暑假回老家,他们本来不同意的,我磨了一星期呢,才答应让我回来,还安排人给我送到家。”说到这,聂晴很是开心。
苏林昭放下心,虽然信里也听说她最近还不错,总归亲口听说一声安心。“那就好,你就好好在那学习、生活,像现在这样,暑假还可以回来玩玩,和你之前的好朋友们聊聊天。”
聂晴想着回来后见的朋友,皱着小脸,“小苏姐姐,这次回来感觉大家都变了好多啊,花花开口就是找我借钱,说她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但我后面问了爸妈,她家都正常,并没有遇到什么急事,日子过得不富裕,但也不穷啊,她还能上学呢。”王花花家条件在上沟村也算是不错的。
“小莲说她下学期就不读书了,她爸妈给她定了亲事,彩礼都收了,年底就出嫁。她说很羡慕我可以去外面看看,她一辈子就在山里了。”王小莲上学晚,今年已经17岁,是听李婶说她已经定亲,这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村里都是早早定亲、结婚,只有特别宠闺女的人家会先定亲,多留两年。
“爸妈和哥哥嫂子们看我回来还挺开心,但是小芸很不开心,一整天讲话都阴阳怪气的,他们又怕小芸不开心,家里都不怎么说话了,尴尬的不行,我吃完饭就来找你玩了。”
苏林昭想到王芸,属实是她也聊不下去的人,“王芸在家呢?平常反正她都住学校,很少回来,暑假这段时间好像也没看她出门。反正你也待不了多久,甭搭理她,等她自己想通就好了。”
聂晴点点头,“是啊,我大人不记小人过,让着她,哼,难得回来一趟,我也不想让爸妈不开心。”
苏林昭还是挺喜欢这小姑娘的,适应能力挺强。“学习跟得上不?大城市和这边学习进度不一样吧?”
说到这个,聂晴简直一肚子苦水,“别提了,连教材都不一样,他们学的东西好多啊,还有英语,我什么都不会,公社初中都没学英语。我上课都听不懂,也不敢问,家里人最开始也没发现,后面是熟悉后我说了这个问题,奶奶偷偷请了几位老师给我补课。”
“英语真的好难啊,我现在学的也很慢,不过大家在学校也不是很认真,老师也不敢管,只认真教完就下课。”
“不过老师们都懂得好多啊,偷偷给我补课的老师,我问的所有问题,他们都会。在这边的时候,很多问题老师自己也回答不清楚。”聂晴说到这,眼睛都在发光。
苏林昭也劝道,“那你还是好好跟着老师们学,不要学外面坏的风气,努力学好知识,说不定用的上呢。你看最近村里小学招工,成绩好的都考上了,除了农忙时期,他们都不用干下地了。”
“难怪你让我帮忙带京市的复习资料,小苏姐姐,我知道了,你也要努力学习,下次一定能考上!”
苏林昭……“好的呢,一起加油。”
回宿舍应付完打探消息的,才有空打开聂晴带来的布袋子,里面除了各科的复习本,还有十几套试卷,可以说很全面了。
一盒巧克力,上面还有张小纸条,“小苏姐姐,这是我最喜欢的零食,特意给你带的,希望你能喜欢。”背面是她曾经给聂晴写过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是,安慰她?被个14岁的小妹妹安慰鼓励,还挺有意思的,小心地把东西都收好。
苏林昭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起因是村里慢慢有了一些流言。说苏林昭的文章在报社投稿,一个月能赚一百多块钱。
在这个普通工人工资一个月三四十的年代,一百多是什么概念?下乡快一年,苏林昭努力融入村民群体,在宋萱萱李卫华他们的光环下,低调的生存。
到底是谁透露出去的?
宿舍里的人都知道她喜欢写东西,投稿可能也大部分人有猜到,但是稿费她都没有声张,信是自己去邮局领的。具体多少钱连宋萱萱都不知道,对方也从来不打探。
至今为止她已经取了两次稿费,总共是三百多的,现在外面传的一百多,应该是无意间碰上了。想起上次去取钱在邮局门口遇到的钱英和吴美娟,比较可疑。
面对来试探的婶子们,苏林昭当然否认,“稿费有收到,但是没有这么多,你们哪里听到的呀?怎么会说这么多钱呢,我写了好多投出去,不过大多数是被拒绝的。上次也是侥幸过了一篇,才十二块钱。”
不管信不信,她话是这么说的,“这要是能收到一百多,我做梦都能笑醒呢!还紧巴巴的吃啥粗粮啊,那不得顿顿大米饭。”
“婶子们,你们家上好的大米给我留点啊,我要哪天能拿这么多稿费,就上你们家换去。”
边哭着穷转移话题,“对了,我悄悄和你们说啊,宋萱萱她家里给寄了一张自行车票,你们看看谁家想要的,都是一个村的,她说便宜些换出去,家里有上班的,要娶媳妇的,抓紧啊,就一张。她本来想还给我的,不过我哪里有钱换哦,换了我也没钱买啊,还是给有需要的人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