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永宁县衙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尽管夜幕已经降临,但后院的花园却灯火通明。天气宜人,点点星光透过云层洒下,使得今晚的宴会还多了几分浪漫。
李倚端坐在主位上,他的两侧分别坐着以曹延等人为首的几名李倚方的核心人物,另一侧则是以高仁厚为首的属于他军中的几名高级将领。那位被俘虏的牙将也赫然在列,不过此刻他的脸上还透露出些许不服气的神色。
为了欢迎高仁厚的到来,李倚特意破费了一番。虽然没有舞姬助兴和其他娱乐活动,但丰盛的酒肉却让在场的众人可以尽情享受。对于高仁厚他们来说,这段时间都过得并不轻松,因此这样简单的酒肉盛宴已经让他们感到相当满足了。
平日里,李倚对于饮食起居并不讲究,再加上县城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各种资源都相对匮乏,因此李倚对于自身的吃喝享乐都比较克制,今晚对他来说也能算得上难得奢侈一回了。
李倚举起酒杯,向高仁厚道:“高大帅,今晚略备薄宴,欢迎你和诸位兄弟的到来,不过现如今县城物资紧缺,也只有这些能拿出来招待了。”
高仁厚连忙举起酒杯,开口道:“睦王言重了。我们何德何能,竟然能让睦王如此大费周章地招待我们。能有口吃食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话一说完,他毫不犹豫地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稍稍停顿了一下,露出一丝苦笑,接着说道:“而且我早就不是什么东川节度使了,睦王直接叫我的名字就好。”
李倚见状,也跟着喝下了杯中的酒,然后故作好奇地问道:“哦?这么说来,本王倒是对你的经历很感兴趣。
你怎么会从东川跑到洛阳这一带来了呢?还有你说自己不再是东川节度使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记得这可是皇兄亲自任命的。”
高仁厚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解释道:“确实如睦王所说,当今圣上曾任命我为东川节度使。只是我实在是太大意了,完全没有料到那陈敬瑄会如此阴险狡诈。
他竟然借口郑君雄叛乱,突然派出羌族士兵来偷袭我的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我当时根本没有多少防备,所以一下子就被他给打败了。
不过好在我的士兵们拼死抵抗,最终才好不容易杀出了一条血路。
本来想前往兴元向圣上申冤,但得知田令孜一直在圣驾左右,迫于无奈,只得前往河阳投奔我的好友诸葛爽,于是便一路往洛阳而来。
至于为何来到永宁,也是阴差阳错,在到达渑池县时,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一小股溃兵部队,见他们正在屠杀一处村落,于是我便下令出手相救,追逐间竟翻过了崤山才来到此处。
见永宁城未悬挂任何驻军旗帜,我还以为又是被变民山匪所占领的县城,所以心想先拿下县城,不曾想此地竟然是睦王你所占领。”
说完高仁厚苦笑了一声。
李倚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自己的到来还是改变了一些东西,但高仁厚没死是件好事,而且还误打误撞来到了自己身边,不把他留下来就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李倚试探着问道:“原来如此,不知仁厚日后还有什么打算呢?”
高仁厚喝了一口酒叹道:“如今圣人被奸佞蒙蔽,我虽有心报国,但却无能为力,只有先去到好友那边再做打算了。”
李倚摇了摇头,开口道:“仁厚,你这个想法便错了。”
高仁厚有些疑惑,“哦?睦王所言是何意思?”
李倚走下座位,来到高仁厚身前,替他满上一杯酒,回答道:“仁厚,如今田令孜已经倒台,正是用人之时,你此时去投奔诸葛爽并非是明智之选。”
高仁厚沉思了起来,随后开口道:“睦王,虽然田令孜已经倒台,但杨复恭又已经上位,朝廷的大权还是掌握在那些阉宦之手。我等要想在朝廷安身立命,唯有亲近这些阉宦,那并非是我所愿。”
李倚倒是没想到高仁厚对朝堂局势看的如此清楚,随即笑道:“仁厚,为国效力并非一定要回归朝廷啊!”
高仁厚不懂他的意思,好奇道:“还请睦王赐教!”
李倚示意他把酒喝完,随后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反而是自问自答道:“你可知道我为何要来这永宁县城?”
说完也没等高仁厚回答,便开口道:“我虽身为亲王,但实际上只是空有名号,并没有太多作用,跟随在圣人身边反而处处受人掣肘。
因此我远离权力中心,来到此地,只为建立自己的势力,等到有朝一日我实力足够之时,便会杀回京城,救圣人于危难之间。”
高仁厚点点头,他看得出睦王所图甚大,但未曾想他竟有着如此远大的抱负。
不过他还是疑惑道:“不知这跟睦王所说的为国效力不一定要回归朝廷有何关系?”
李倚狡黠一笑,:“仁厚,现如今我手下缺少人才,你若能留下来,对我来说将是一大助力,我将更有把握救圣上脱离阉宦掌握,这难道不是为国效力吗?”
高仁厚沉思一会,才明白是被李倚套路了,不禁有些苦笑。
李倚收起了笑容,认真的道:“仁厚,你不必急着回答,明日我带你前去县城看上一圈,你再做决定。”
见李倚都如此说了,高仁厚也不再推辞,点头道:“好,睦王。”
李倚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然后缓缓举起酒杯,对着台下的众人高声笑道:“诸位,今晚尽管开怀畅饮,不必拘谨!”
随着李倚的话音落下,宴会上的气氛一下子被点燃了。大伙纷纷举起酒杯,相互敬酒,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在酒精的作用下渐渐消散,白日里还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双方,此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
李倚坐在主位上,看着台下众人谈笑风生的模样,心中不禁感叹道:“果然,不管是在哪个年代,酒都是最好的调和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