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倚三人骑在马上,每一秒钟都仿佛度日如年般难熬。这短短几分钟对他们来说,简直比几个时辰还要漫长。然而幸运女神似乎眷顾着他们,后方一直没有传来敌人追击的马蹄声。
又过了一会儿,李倚终于望见了营地的轮廓。从远处看去,此时的营地内气氛紧张异常,士兵们个个神情肃穆地拉满弓弦,箭头齐刷刷地对准了营地外的方向,显然他们也听到了那喊杀声,并已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李倚心中暗自点头,同时运足力气高声喊道:“是我们回来了!”
营地中负责警戒的众人听到李倚熟悉的呼喊声后,高悬的心瞬间落回了肚子里,原本紧绷的神经也一下子松弛下来。他们急忙打开营门,快步迎向李倚等三人。
待李倚等人进入营地后,纷纷翻身下马。李倚顾不得休息片刻,立刻下达命令道:“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加强警戒!敌人就在前面不远,随时可能发动进攻,必须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做好战斗准备!”
要知道,他们的营地与敌人相距实在太近了,而且对方全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部队,一旦全速冲刺起来,不消片刻便能抵达此处。所以哪怕此刻看似暂时安全,也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正当众人都按照李倚的指示行动起来时,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曹延却突然开口说道:“都头,依我之见,我们应当主动出击,前去支援那些被围困的人。”
刚刚下马还未来得及喘口气的李倚闻言不由一愣,随即饶有兴致地转头看向曹延,眼中闪过一抹好奇之色,问道:“哦?你为何会有此想法?说来听听。”
曹延正色道:“我们骑马经过之时,我发现被围困之人虽然人少,但剩下的几人都战斗力很强,尤其有一员大汉,让对方都近不了身,我估计他们要想拿下最后几人,肯定会用车轮战消耗大汉体力,一时半会是结束不了战斗的。
但对方竟然发现了我们的踪迹,必定会来追杀我们,他们都是骑兵,我们要想撤的话只能现在就往山上撤,才有机会躲过追击。”
曹延停顿了下来,随即话锋一转:“不知道都头接下来是想在哪里发展势力?如果都头想要快速发展起来,永宁县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我们要是想拿下永宁,这一仗就不能躲!”
见李倚似乎在犹豫,曹延又开口道:“我知道都头在担心什么,我们虽然人少,但都头不要小瞧我们黄头军了,而且有着那几人在,我们不一定会输,有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也需要打一些硬仗,才能更快的成长,那么牺牲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李倚被曹延的话语惊醒了,确实如此,他有些瞻前顾后了,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只要不是盲目的去送死,有些时候就该敢于亮剑。
想到此处,他目光坚定地看向曹延,毫不犹豫地说道:“你说得对!这场战斗势在必行,既然如此,就由你来全权指挥吧!从这一刻起,我就是你手下的一名普通士兵,听从你的调遣。”
曹延见他如此信任自己,也毫不推辞,立刻展现出沉稳冷静、条理分明的一面,开始下达命令。
只见曹延有条不紊地吩咐着众人的行动任务。首先,他指派李倚和陈二牛各自率领五名骑兵,火速赶往战场。他们的任务是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不断骚扰敌方阵营,务必挑起敌人的怒火,并诱使其追击而来。
而一旦敌人中计追赶,他们便要佯装投降,然后朝着西侧的树林逃窜。曹延侦察过这片树林,不利于骑兵的发挥,可以作为绝佳的反击之地。
李倚心领神会地点点头。随后,他与陈二牛迅速集结各自所率的五名骑兵,前往战场。
与此同时,曹延则带领着包括自己在内的其余人员,除了王承恩之外,迈开大步,一路小跑向着预定的树林方向前进,准备设下伏兵等待时机。
当他们终于抵达战场时,眼前的局势已然十分危急。李倚放眼望去,只见原本的包围圈中此刻仅剩下五人还在抵抗,不过秦十将手下士兵也损失不少。
情况危急,李倚迅速张开弓弦,瞄准目标后便全力射出一箭。不过他的箭术实在一般,这一箭准头欠佳,仅仅只是擦着敌军士兵的身体飞掠而过,并未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不过好在李倚手下以及陈二牛所率领的那支队伍中,还是有不少人的射术相当精湛。随着一声声弓弦响动,数支利箭如同闪电般疾驰而出,精准无误地射中了多名敌人,刹那间就有好几名敌兵惨叫着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志得意满的秦十将,突然间看到去而复返的李倚等人时,不由得怒火中烧,勃然大怒道:“本十将之前已然网开一面,给了你们一条活路,没想到尔等不知好歹,竟然还敢回来送死!既然如此,那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
言罢,他毫不犹豫地点出二十余骑兵,挥舞着手中寒光闪闪的兵刃,气势汹汹地朝着李倚和陈二牛所在之处猛冲过去。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李倚和陈二牛对视一眼,心中瞬间达成默契。他们佯装出一副惊慌失措、难以抵挡的模样,一边虚晃几招,一边缓缓向后撤退。秦十将见状,以为有机可乘,更是穷追不舍,一心想要将他们彻底击溃。
与此同时,当秦十将带着人马追杀出去之后,负责包围的那些士兵们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谁也不敢轻易乱动。毕竟没有秦十将的命令,他们也不敢贸然行事。
而原本深陷重围之中的那五个人,趁着秦十将追击李倚和陈二牛的间隙,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他们赶紧抓紧时间调整状态,稍作休整,以恢复消耗殆尽的体力和精力。就这样,双方暂时僵持不下,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峙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