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通信系统完善,前线信息能够迅速传递至后方。
八路军的联络方式远不及日军先进,旅部以上的单位勉强能够使用无线电进行沟通,而营级以下则几乎完全依赖骑兵传递信息。
因此,当前战场的具体情况,八路军总部并不清楚,129师师部也不了解,386旅旅部同样一无所知。
旅长与参谋长只能留在旅部,等待772团、**团、新一团及新二团的骑兵通信员带来前线的消息。
为减少骑兵通信员的压力,旅长已将旅部迁至白家村。
日军撤离虎亭据点后,白家村一带成为解放区,之前的一些人物也接受了公审并被处置。
即便如此,旅部距离前线仍有十几公里之遥。
再加上战斗所需时间和骑兵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旅长预计最早也要到凌晨四点才能收到消息。
即使是小规模据点,
攻取起来也不是易事。
“不行,我得赶紧休息一下。”
旅长裹紧皮大衣,往行军床一躺,接着说:“接下来几天怕是连觉都睡不成,我现在得抓紧时间睡一会儿,参谋长,到时候四点叫我。”
参谋长笑着回应:“旅长,都快三点了,就剩一个小时,还睡什么啊。”
“那绝对不行,我必须睡一会儿。”旅长摇摇头,“别说一个小时,哪怕十分钟也好,不然接下来三天就别想睡觉了。”
说完,旅长倒下闭眼,又把皮大衣裹得更紧了些,天气实在太冷,即便屋里有火盆也依然觉得寒意刺骨。
然而,旅长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才刚合眼没多久,外头就响起了一阵马鸣声。
“旅长,马叫起来了!”参谋长高声喊道,“应该是骑兵通信员赶来了!”
“该死的,怎么又来了?这是故意跟我作对吧?”旅长迅速坐起身。
随即一名通信员快步冲进来汇报:“报告,新一团已经攻克柳庄据点了!”
“不错,干得好!”旅长称赞一声,转头对参谋长说,“参谋长,赶紧把这事标在地图上!”
“明白!”参谋长答应一声,在地图上找到柳庄的位置,用红铅笔画了个大大的红叉。
旅长走近地图查看后说:“丁伟给我们386旅开了个好头啊,我可以肯定,在129师甚至整个八路军里,这是第一个被攻下的据点!”
参谋长真心实意地说:“丁伟这小子行。”
“那是当然。”旅长说,“如果说李云龙是勇猛的将领,那么丁伟就是有远见的大将!”
“确实如此。”参谋长点头道,“李云龙打仗很凶猛,可缺乏全局观念,而丁伟则不然,他的视野更开阔,看事情也更深入。”
这时,外面再次传来马鸣声。
旅长问:“参谋长,你觉得这次会是哪个团的?”
参谋长毫不犹豫地回答:“应该是 ** 团的。”
话音未落,又有骑兵通信员急匆匆地跑进来。
“报告, ** 团已经攻下曹家集、小王庄以及长店据点了。”
通信员说完就转身离开了,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又回去继续执行任务了。
“好样的!”参谋长激动地说,“李云龙虽然让丁伟抢了先机,但他一出手就是三个地方,速度明显比其他几个团快得多。”
“这正是李云龙的习惯,打起仗来就像个疯子一样!”
团长直言:“我坚信这家伙绝非按总部的规划行事,必定是分头出击,同时针对四个据点展开进攻,因此进展才会如此迅速。”
按照总部的整体安排,即便是小规模据点也不能掉以轻心,最佳策略应该是用部分兵力牵制其他几个据点,集中主力攻打其中的一个,待攻克后再转向下一个,直至全面攻下所有据点。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集中强大的火力优势,对据点内的日军和伪军形成绝对压制。
然而,**这个团显然不会选择这样的战术。
这简直是一目了然的事。
“团长,无需质疑,肯定是这样。”
参谋长笑着说道:“李云龙这小子打仗从来不分主攻副攻,一贯如此。”
说着,他从地图上标出曹家集等三个据点,并用红铅笔打上叉号。
看着四个鲜明的红叉,参谋长问:“团长,您觉得第4旅团会派兵支援吗?”
“这一点我同意小王的看法。”旅长语气坚定地说,“第4旅团大概率会龟缩在阳泉及寿阳一带,至少在天亮之前不会出动,他不敢啊!再说这么多外围据点同时遭袭,他哪能顾得过来?”
参谋长笑道:“那他就只好等着我们挨个清除外围的一百多个据点,变成瞎子聋子啦,哈哈。”
旅长也笑了:“这就是小王提到的战场信息封锁。”
参谋长继续道:“接下来,正太路南侧的攻击部队与北侧的攻击部队不能直接联系,但两大攻击集群内部却能够实现兵力的快速、隐秘调动,这样一来,正太路战场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我军手里,第4旅团怕是只能干着急了。”
旅长听后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
心下暗自思量,小王着实是个不错的家伙。
让他当个战狼小队的头头,真是大材小用了。
……
“啊欠啊欠!”
王野接连打了两个喷嚏,震耳欲聋。
幸好这儿在龙王凹附近的高山之巅。
不然光这两个喷嚏,就能暴露我们的位置。
天色逐渐明亮起来,从藏身的高处俯视前方,数公里范围内正太路南北两边的情况一览无余。
借助望远镜,至少能看到三处战场。
这意味着有三个据点正在遭受攻击。
王野的目光锁定在正太路南侧的一个据点上。
根据地图显示,这可能是燕子沟据点外围的马庄据点。
由于其他几个据点已相继被攻陷,唯独马庄据点里的日军和伪军还在负隅顽抗,八路军的进攻遭遇了阻碍。
魏大勇问:“这是哪支部队?太废物了!”
王野回答:“应该是新8旅下的某个营吧。”
“新8旅?怪不得。”魏大勇恍然大悟。
仅凭番号便知,新8旅是刚刚组建不久的新建旅。
按照八路军的习惯,新8旅所辖的几个团里,顶多只有一个老团,甚至可能只有一个老营,其余都是由地方武装升级而成的新编营。
这样的队伍不但装备落后,训练水准也很低。
让这样的部队去执行攻坚任务,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天色愈发亮堂,到最后连太阳都露出了小半张脸。
然而对面的部队攻打马庄据点毫无进展。
“没时间了。”魏大勇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拿不下。”
“这并不绝对,还有一个潜在的机会。”王野依然握着望远镜,凝视着数公里外的马庄据点。
魏大勇疑惑道:“什么机会?”
王野答道:“按理说,前田秀应该已下达撤退令。若是我指挥那边的队伍,定会果断放弃攻势,调兵至敌军退路两旁埋伏,待其进入包围圈后再发起突袭,以兵力优势给予致命一击。”
稍作停顿后,他又补充道:“或许已经开始行动了。”
“真的?”魏大勇问,“但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王野反问:“你不觉得参战的人数太少了吗?”
魏大勇观察一番后点头:“确实如此,顶多一个连的样子。”
话音未落,攻打马庄据点的八路军果然撤退了,速度极快,瞬间消失于王野视线之外。
“这就对了。”
王野露出一丝笑意。
紧接着,约一个班的日军,带着一个排的伪军,慌忙从马庄据点撤离,那些伪军肩上扛着大包小箱,像是粮食之类的东西,日军不舍得丢弃,打算带回燕子沟据点。
从马庄至燕子沟不过五公里左右。
然而途中需穿过大片玉米地,此时玉米已长至齐腰高,茂密翠绿。
日军和伪军来到玉米地边时,明显迟疑起来,似乎担心遭遇伏击。
就在此时,身后马庄方向再次响起枪声,之前消失的八路军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
于是,他们匆忙冲入玉米地中。
王野瞧到这里,唇边的笑容愈发深邃。
对面这支新编营的实力虽不算强,但营长却颇具谋略。
果然,七八十个日军和伪军刚踏入玉米地中央,茂密的玉米田中便骤然冲出数百名八路军战士,随即长矛和梭标齐发,猛烈刺杀。
前后不过五分钟,落入埋伏圈的敌军便全部被消灭。
燕子沟据点的日军与伪军连救援的机会都没有,当然,就算他们想救也无济于事,因为前田秀昨晚已经下达了严格命令,禁止擅自行动。
所以,燕子沟据点的敌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马庄据点的友军全军覆没,又目睹八路军打扫战场、满载而归。
最后实在忍无可忍,才用重机枪打出几轮子弹。
但因距离遥远,重机枪射击实属多余之举。
直到这时,王野才放下望远镜,笑着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第一阶段的战斗已经圆满结束,且成果应当颇为理想。”
“各旅各团大概率已完成任务。”
“我军129师应该已经成功切断了正太铁路的情报通道,日军除了正太路及其沿线的十三个大型据点外,其他区域几乎成了聋子与瞎子。”
“这意味着,战场主导权已完全掌控在我们手中!”
“日军只能被动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