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白家村时,天渐渐黑了下来。
黄昏里,王野远远打量了一眼路边的白家村。不出所料,村子里必然有日军的眼线正盯着他们。
不过他毫不担心,白家村已是日占区边缘地带,常有八路军地方部队或民兵出没。
而且他俩穿着便服。
即便村里的奸细通风报信也无济于事,虎亭据点的日军根本分辨不清谁是谁。
更何况,虎亭据点是否有日军驻守还是未知数。
作为穿越者,王野比任何人都清楚,驻山西第一军既要防范中条山里的 ** 部队,又要支援枣宜战场,兵力调配早已捉襟见肘,像虎亭这样的偏僻据点随时可能被遗弃。
很快,王野的判断便得到了验证。
当二人接近虎亭据点时,只见一队队日军正有序地撤出据点。
当下,两人迅速将战马藏好,攀上一座光秃秃的小山丘顶部。
“西北狼,小鬼子是不是准备放弃这个据点了?”魏大勇问道,“你看,连伪军都出来了,整座据点空荡荡的。”
王野借助望远镜观察得更清晰些。
整个据点果然已被腾空。
那些数十辆大卡车与上百辆平板车上装载的大袋物资,恐怕是黑岛联队的补给,可惜1营这次未能攻下据点,否则这些补给品就全归 ** 团所有了。
王野粗略估算了一下,这里至少有两百吨物资。
魏大勇说道:“咱们要不要趁着小鬼子没察觉, ** 一把?”
“大灰狼,你难道忘了团长的话了吗?”王野语气冰冷地说。
“怎么会忘。”魏大勇回答,“团长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王野追问:“那你现在给我复述一下,团长当时是怎么叮嘱我们的?”
魏大勇答道:“团长说,只要听到枪声,就得带回一些东西,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多不嫌多,少也不嫌少,但绝不能空手而回。”
王野指着日军车队说道:“你觉得我们有机会从小鬼子那儿捞到好处吗?”
魏大勇沉默了。虽然趁小鬼子疏忽偷袭一番, ** 击毙几个小鬼子应该不难,但如果想缴获武器装备或物资,则完全不可能。
毕竟前方的小鬼子数量超过千人。
而且还有十几辆装甲车、 ** 。
由于公路已被日军占领,王野他们不得不改走另一条路。
趁着夜色前行了约二十公里,他们抵达了正太路北侧的壕沟旁。
自攻占山西大半地区以来,日军便不断加强正太路的防务,这条铁路与同蒲铁路对驻扎在山西的第一军来说,如同两条生命线。
日军采取的是以铁路为核心、公路为纽带、据点为锁扣的战略。
至1939年底,他们在正太路沿线建起了上百个大小据点,同时,在正太铁路南北各十公里至十五公里处修建了两条平行的公路。
公路之外,挖出了深达三米多、宽四米多的壕沟,用来阻断往来。
因此,正太路两边十公里至十五公里的范围已成了一片密不透风的日占区。
从上年起,八路军129师就被分割成了两部分,两大根据地间的人员与物资交流变得极为不易。
然而,这般宽度的壕沟却拦不住训练有素的战马。
借助月光找准壕沟位置后,王野与魏大勇勒住坐骑后退几十米,随后助跑,轻轻一跃,便顺利跨越了四米多宽的壕沟。
战马甚至能跃过八米宽的壕沟。
因马蹄裹着棉布,落地时几乎无声。
尽管百米外就有一座炮楼,但并未惊扰到楼里的日伪军。
王野艺高胆大,越过壕沟后,并未急于藏匿,而是留在离炮楼百米开外的地方。
一边拿起望远镜查看情况,
一边让魏大勇展开地图。
炮楼里透出昏黄的灯光,竟是通了电的。
借着微弱的电灯光芒,王野开始估测据点的规模。
魏大勇先把背包铺在马鞍前面,接着把地图摊在背包上展平,然后用左手遮住手电筒前端再开启,仅让微弱的光线透过指缝透出。
借助那微弱的光芒,魏大勇开始在地图上仔细搜寻目标。
王野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开口问:\"大灰狼,找到地方了没?\"
\"糟了,刚才漆黑一片,我完全不知道跑哪儿去了。\"魏大勇焦急地说。
\"真笨!\"王野没好气地回答,\"先找到虎亭据点,再往东南方向偏南二十公里,有个叫庙堰村的地方,就是我们要找的。\"
王野刚看过地图,因此记得很清楚。
依靠王野的指点,魏大勇这次很快就找到了目标:\"找到了。\"
王野说:\"记住,那里是一个小型据点,日军最多一个分队,伪军最多一个排,主要堡垒是一座三层高的炮楼,炮楼外有围墙和壕沟,但没有铁丝网。\"
魏大勇再次借着手电筒的微光快速记下信息。
等魏大勇完成记录后,两人又沿着公路继续前行。
魏大勇边走边问:\"西北狼,我们就干这种活儿?\"
\"不然还能干嘛?\"王野反问,\"你以为我们来这儿是干什么的?\"
\"这也太无聊了吧。\"魏大勇嘟囔着说,\"至少也得宰掉几个日本兵吧?\"
王野道:\"当前任务最重要,杀鬼子只是顺便,要是有机会就顺手解决几个。\"
没走出多远,前方突然出现一束明亮的车灯光束直射过来,幸好这段公路并非笔直,否则王野他们早就暴露了。
\"隐蔽!\"王野低声喝道。
两人立刻翻身下马,牵着战马躲进路边的荒地中隐藏起来。
战马始终是战马,王野与魏大勇只需轻拉缰绳,它便会匍匐于地,再稍用力按住马脖子,它就乖乖侧卧不起。
只要两人持续扶着马颈,战马便会维持这个姿势,不会挣扎起身。
即便戴了笼头,战马也未发出半点嘶鸣。
车辆逐渐靠近,发动机的轰鸣声渐渐清晰。
待到近前,王野才看清并非货车,而是一辆装甲车。
不出所料,这辆车大概负责的是正太路北侧这段公路的夜间巡逻。按照日军的习惯,通常会有步兵协同行动。
否则仅靠一辆装甲车,视野受限,极易遗漏目标。
但今晚寒气逼人,王野猜测那些步兵可能不愿迎风而行,所以没随车一同巡逻。
即便如此,王野也不敢轻易招惹这庞然大物。
然而世事往往如此,越是想避开的事,就越难逃脱。
那辆装甲车突兀地停在距他们不足五十米处,随后顶盖开启,一名日军手持电筒探出头四处查看。
王野和魏大勇忙用手安抚马颈,以防战马受惊跃起。
因地处封锁沟内,且五百米外就有小炮楼,装甲车上的人并未深入搜查。
随意扫视一圈后,日军收起了电筒。
接着车门开启,三名日军依次下车。
显然,这几人早有安排。
路旁堆着刚收割的小米秸秆。
王野与魏大勇潜伏于秸秆堆后方。
两名日军径直走向秸秆堆,各自扛起一捆。
当距离最近时,这两名日军与王野之间不过五米。
魏大勇不断用眼神暗示王野行动,但王野毫无反应。
因为通常装甲车上的日军人数会在四人以上,可现在仅三名日军下车,这意味着车内仍留有一人。
此时若发动攻击,确实能够轻松解决这三名下车的日军。
然而,留在装甲车里的最后一名日军必定会察觉,到时只需他轻轻一招手,他们便会陷入绝境。
毕竟,装甲车的机枪正对着车头方向。
再说那两名日军,扛起秸秆丢在车前空地上,又洒下半瓶白酒,随后点燃打火机,火苗瞬间蹿出。
篝火升起后,日军继续从车内取出其他物品。
借着车灯微光可见一只兔子、两只鸡以及一个铁架。
王野顿时笑了,这几个小鬼子准备得还挺讲究,这是要野餐吗?
因此,王野更加不想立刻发起攻击,等这些日军烤好兔肉、炖好鸡再动手也不迟,还能享用现成的美食。
时间缓缓流逝。
夜间的温度逐渐下降。
但王野丝毫感受不到寒冷。
冷兵器级别的体魄就是这般强大。
魏大勇肯定能感受到寒意,不过他在少林寺专修过耐力,这点小挑战对他来说完全不算什么。
大约一个小时后,兔肉和鸡肉总算烤熟了。
夜风中飘散着诱人的肉香,魏大勇的肚子便不受控制地咕咕作响。
幸好秸秆燃烧时总能噼啪作响,否则早就暴露了行踪。
装甲车内部总算有了些动静,一名日军士兵走出来,下车后还伸了个懒腰,看来之前一直在车里打盹。
不用猜,这人必然是个……
这下就再无顾忌,可以行动了。
王野立刻向魏大勇递了个眼神,魏大勇心领神会。
二人稳住各自的战马,保证它们短时间内不会乱动。
随后避开装甲车正面的强光,从两侧悄悄靠近。
王野和魏大勇藏于暗处,而四名日军士兵则坐在明处,对于车灯之外的黑暗一无所知。
这些日军确实太过大意。
自封锁沟建成后,许久未遭袭击,他们心中的警惕早已松懈。
趁着夜幕遮掩,
王野和魏大勇迅速接近了四名日军的背后。
背对车灯的那个日军因光线影响较小,似乎察觉到什么,猛然回头高声质问:“什么声音?!”
“你大爷!”王野低声怒喝,随即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