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赵刚便与杨科长纵马疾驰而去。
而李云龙依旧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一边还喃喃自语:“大麻烦?什么大麻烦,不就是杀了两个日本战俘吗?”
赵刚与杨科长拼尽全力,最终还是迟了一步。抵达现场后,发现战狼小队早已将两名日军活埋,尸体已无生机。
看到那被埋在土中仅剩头部露出地面的日军俘虏,杨科长一时愣住,这下回去怎么交代?
赵刚同样怒不可遏。
“王野,你捅了大娄子!”
赵刚质问:“你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吗?”
“你正在毁损我们八路军的形象,懂吗?”
“老赵,我不赞同你的说法,什么叫毁损形象?”李云龙不满,立即反驳,“我们八路军的形象就是抗击日寇,小王他们不过处决了两个日军,有何不可?”
“你就继续纵容他们吧。”赵刚气愤地说,“早晚要出大事。”
“现在已经出了大事。”杨科长说道,“上级饶不了你们!”
“上级会因为小王处决两个俘虏就枪毙他?荒谬。”
李云龙对此毫不相信,转头对王野说道:“你这家伙,杀敌就好好杀,为何偏偏挑中了上级看中的那两个?”
“暂且不论国际法之类的规定,”
“但抗命这一点你是逃不掉的。”
“尽管这不是战场上抗命,不会判死刑,但处分是免不了的。”
“所以,你这个正营级的职务肯定是保不住了。你这家伙就是不成器,在关键时候添乱,晚几天不行吗?或者早几天也不迟啊!”
“非要让我来平衡功过,你才满意是不是?”
李云龙一番话再度惹得赵刚火冒三丈,他愤然道:“老李,你这叫批评?我怎么觉得你是在给小王唱赞歌?你是想让他多捅娄子是不是?”
“没错没错,政委说得对。”李云龙说完立刻板起脸。
“你现在就回团部写检讨,至少得写满五页。”
“照政委的说法,态度要真诚,不能敷衍了事。”
赵刚又被气得笑了起来,摇着头说道:“李云龙啊李云龙,你就这样护着他,迟早会让你把他宠坏,弄出大乱子。”
……
386旅,旅部。
旅长进屋时,参谋长正与八路军总部通话。
“好的好的,明白了。”参谋长挂断电话后说道。
旅长问:“参谋长,那是老总的指示?他讲了些什么?”
“是的。”参谋长点点头,“旅长,老总亲自回复,说我们的作战方案与领导的思路不谋而合。”
“领袖?旅长疑惑道,“这是怎么回事?”
参谋长道:“从去年年中到如今,**军在正面战场上连连失利,而我们八路军也未有重大行动,导致全国抗战情绪低迷,民众士气和信心遭受重创,**论调甚嚣尘上。”
“确实如此。”旅长沉声说道,“汪精卫那边现在风头很盛啊。”
参谋长道:“因此领袖提议,由我们八路军实施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既狠狠打击华北战场的日军,间接支援枣宜战场的**,又能提升全国士气,尽可能压制**论调的传播。”
旅长道:“这计划确实与领袖的战略高度一致。”
“因此上级指示我们386旅暂时停止攻势。”参谋长说道,“等到各个根据地的主力部队都协调好之后,一起行动,把整个华北搅个底朝天!”
“明白。”旅长回应道,“绝对遵从总部的安排。”
参谋长接着说:“这次的规模恐怕不小。”
“早就该这样了。”旅长用力一拳砸在桌上,坚定地说,“一直小打小闹的也没什么意思,确实该来几场大动作了。”
正说着,桌上的电话再次响起。
参谋长拿起听筒:“喂,这里是386旅。”
电话那边传来了赵刚的声音:“参谋长,我是**团的赵刚。”
“赵刚啊。”参谋长瞥了一眼旅长,继续问,“找我有什么事?”
赵刚开口道:“是这样的,那个被高层特别点名的两个日本战俘……”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了下来。参谋长立刻警觉起来,急切地追问:“赵刚,那个被特别点名的两个日本战俘出了什么事?是不是出状况了?”
听到这句话,旅长也放下了手中的搪瓷茶杯。
又要出问题了,李云龙这小子又得惹麻烦!
片刻后,赵刚才继续说道:“他们已经被我们的战士活埋了。”
“你说什么?”参谋长大吃一惊,“这两个战俘竟然被活埋了?”
赵刚连忙解释:“参谋长,这事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日军的骑兵队刚对我们太行根据地边缘进行了袭击,伤害了许多百姓。”
“战狼小队的战士看到乡亲们的惨状,非常愤怒。”
“然后他们在回团部报告的路上遇到了那两个日本战俘,所以就……”
\"这绝不是借口,赵刚,你们 ** 团捅了娄子!\" 参谋长愤怒地说,\"你是政委,战俘的事情,我不用多说了吧?\"
\"明白。\" 赵刚回答,\"但这并非……\"
\"别解释了,等着处分吧。\" 参谋长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
随后他又对旅长说:\"旅长,李云龙这家伙实在不让人省心,师长才夸了他没多久,他就又闹出事情来了,居然把鬼子俘虏给活埋了。\"
旅长皱眉问:\"这是李云龙下的命令?\"
\"不是。\" 参谋长回答,\"是王野的战狼小队干的事。\"
\"王野干的?\" 旅长哭笑不得,\"果然什么样的指挥官带什么样的兵,李云龙向来胆大妄为,他的手下也跟着无法无天。\"
\"正是如此。\" 参谋长道,\"虽然这事不是李云龙做的,但作为领导,责任脱不了干系。\"
旅长说:\"马上向上级报告,等待上级裁决,要是上级不管,我们自己动手,这次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一下李云龙这小子。\"
参谋长听出了话中的深意。
\"旅长,您是不是想借此机会整治他?\"
旅长说:\"正是,我正发愁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收拾他,他自己却把把柄递了过来,我怎能客气?这次就算不撤他的职务,我也要把 ** 团给解散了!\"
\"解散 ** 团?\" 参谋长震惊地瞪大眼睛,这也太过严厉了吧?
参谋长起初以为旅长只是随便说说。
但很快他就发现,旅长是认真的。
“旅长,您是认真的吗?”参谋长问,“真的要解散他的团?”
“真的要。”旅长点点头,“经过这次扩编后,**团已经拥有十五个连,人数超过两千,规模都快赶上那些老团了。”
“那些老团才1700多人。”
“刚才程世发还在我这儿抱怨呢。”
“凭什么他们772团缴获的东西全得交上去,而新一团和那个团抢来的却能自己留着扩兵?”
“772团也想扩编。”
参谋长语气带着不满:“哪能一概而论?772团过黄河时人数可不少。”
“新一团当时不过几人几杆枪,那个团更是刚从地方队升级。”
“不给些自主权,他们怎么发展战斗力?”
“但老团情况不同,要是都学这做法,岂不是乱了规矩?”
旅长说道:“话虽没错,但我们也不能太偏心。不然不用多久,李云龙那小子就能把队伍拉到三千人,到时候程世发他们怕是要抓狂。”
参谋长点头:“所以您想把那个团分开?”
旅长道:“准确地说,是把新一团和那个团分成三个团。”
参谋长愣了一下:“新一团也要分?”随即反应过来,“嗯,丁伟扩军的速度也不输李云龙。”
“这次虎亭据点的战斗虽然没堵住敌人,但他顺便拔掉了鬼子两个据点。”
“之后还从李云龙那里要来五十条枪,回去直接扩出两个连。如今新一团已有17个连,我们129师里就属他兵力最壮实,李云龙的团该分,丁伟的新一团更该分。”
旅长说:“参谋长,我正是这么计划的。”
“把新一团的第一营和那个团的第一营抽出来。”
“加上旅部的骑兵连、特务连,组建新二团。”
“如此一来,新二团便有了八支主力连队,很快就能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
“旅长,实际上是十支骨干连队。”参谋长笑着补充,“新一团的一营与我们团的一营目前都下辖四个连队,分别是三个步兵连加上一个轻机枪连。”
“哦,确实是这样。”旅长回应道,“那更是没有问题了。”
参谋长接着问:“那么,新二团的团长人选如何确定?”
“孔捷吧。”旅长答道,“虽然孔捷的能力比不上丁伟和李云龙,但他也是从长征时期走过来的老同志,不仅作风强硬,还从不惹麻烦。要是手下的团长都像李云龙那样,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