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学院大比仅剩寥寥数日之际,楚阳深知,这最后的短暂时光,将成为决定他在大比中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于是,他果断选择闭关苦修,力求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实现实力的再次飞跃。
楚阳寻得书院一处静谧的修炼密室,这里四周墙壁由特殊的石料砌成,能够隔绝外界的干扰,确保修炼时的心无旁骛。
密室中弥漫着淡淡的灵气,仿佛一层轻柔的薄纱,为修炼营造出绝佳的氛围。
进入密室后,楚阳先在中央位置铺上一块柔软的蒲团,而后缓缓坐下,双腿盘起,双手自然垂放在膝盖上,闭目凝神。
他深吸一口气,气息悠长而平稳,如同古老的钟摆,有节奏地律动,将自己的心境逐渐引入空灵之境。
待心境彻底平静,楚阳开始回顾自己这段时间与各路对手交锋的经历。
那些激烈的战斗场景,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他脑海中一一展开。
他想起与周虎的力量对决,周虎那刚猛无匹的拳头,带起呼呼风声,每一击都蕴含着千钧之力,而自己则凭借灵活的身形和巧妙的剑气,与之周旋;
还有与柳如烟的幻术之战,那如梦似幻的场景,迷雾森林中暗藏的种种危机,自己是如何凭借对儒道之力的敏锐感知,识破幻境的破绽……
每一场战斗,楚阳都细细复盘,分析自己在战斗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对儒道之力的运用。
他发现,在面对一些擅长变幻法术的对手时,自己的应变速度虽快,但在法术的衔接上,仍存在些许滞碍。
例如在与张阳的音波法术对抗时,张阳的利刃如灵动的水蛇,不断变换形状和攻击方式,自己在躲避和反击的过程中,剑气的释放有时会稍显迟缓,导致错过最佳的反击时机。
为了改进这一不足,楚阳决定在修炼中着重强化法术衔接的流畅性。
他运转体内的儒道之力,使其如同奔腾的江河,在经脉中汹涌流淌。
随后,他右手凭空握住一支由儒道之力凝聚而成的毛笔,笔尖闪烁着微光。
楚阳先是施展文心剑影法术,笔尖轻点,一道凌厉的剑气瞬间射出,在密室的墙壁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
紧接着,他身形一闪,施展清风幻影步,整个人化作一道残影,快速移动到密室的另一端。
与此同时,他左手一挥,凝聚出一道防御符文,将自己周身护住。
在这一系列动作的转换过程中,楚阳敏锐地察觉到,当从剑气攻击转换到身法移动时,儒道之力在经脉中的流转会出现短暂的卡顿。
他知晓,这细微的卡顿在真正的战斗中,极有可能成为致命的破绽。
于是,楚阳静下心来,仔细揣摩儒道之力的运行规律。
他尝试调整发力的节奏和方式,让儒道之力在不同法术的转换之间,能够更加顺畅地流动。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他终于找到一种更为契合的方法——在施展完剑气攻击后,通过巧妙地引导儒道之力,使其在经脉中形成一种螺旋式的流转,从而为接下来的身法移动提供更为顺畅的动力。
掌握了这一技巧后,楚阳再次演练。这一次,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剑气射出后,他借助儒道之力的螺旋流转,瞬间施展清风幻影步,身形如电般穿梭,而后防御符文的凝聚也是一气呵成。
密室中,只见一道道剑气纵横交错,楚阳的身影在其中闪烁,如同一道灵动的光影。
除了改进法术衔接,楚阳还尝试将新领悟的儒道技巧融入到战斗体系中。
他回忆起在后山对竹子心境的感悟,那种宁静而坚韧的心境,让他对儒道之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尝试将这种心境融入到法术的施展中,使每一道剑气都蕴含着一种沉稳而内敛的力量。
当他再次施展文心剑影法术后,原本凌厉的剑气多了一份厚重之感。
剑气射向墙壁时,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切割,而是带着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将墙壁震得微微颤抖,石屑纷飞。
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楚阳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修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