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凝聚并初步掌握文心剑影法术的基础威力后,楚阳并未满足于现状。
在变幻莫测的实战环境中,仅仅能够释放出剑气是远远不够的。
精准度与攻击范围,如同鸟之双翼、车两轮,对于这个法术的实战效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于是,他在书院一处偏僻的空地上,开始了艰苦而又充满探索的技巧摸索之旅。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刚洒下,楚阳便已站在了空地上。
他先在四周布置了各式各样的障碍物。
有大小不一的石块,错落有致地摆放成不规则的形状,模拟实战中敌人可能的站位与躲避掩体;
有几棵从别处移栽来的小树,树枝伸展,象征着复杂的战场环境;
还有他利用儒道之力凝结而成的透明屏障,用来测试剑气的穿透能力与角度变化。
准备就绪后,楚阳深吸一口气,凝神聚气。
他在心中迅速构思出一个“斩”字,随着一声低喝,儒道之力从他体内如溪流般涌出,顺着经脉汇聚到指尖。
只见一道凌厉的剑气瞬间成型,如同一道白色的闪电,向着前方一块巨石疾射而去。
“轰”的一声,巨石应声而碎,碎石飞溅。
但楚阳的眉头却微微皱起,因为剑气击中巨石的位置,比他预期的偏了些许。
为了提高精准度,楚阳开始仔细观察剑气的飞行轨迹。
他发现,剑气在释放瞬间的角度和力度稍有偏差,就会导致最终落点的偏离。
于是,他尝试在每次释放剑气前,更加专注地调整自己的气息与发力点。
一次又一次,他重复着凝聚剑气、发射剑气的动作,眼睛紧紧盯着剑气的飞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汗水从他的额头滚落,浸湿了衣衫,他却浑然不觉。
在摸索精准度的同时,楚阳也没有忽视攻击范围的拓展。
他意识到,在面对多个敌人或需要应对大范围威胁时,攻击范围至关重要。
他改变文字的构思,从单一的“斩”字,尝试变为更为复杂的“横扫千军”四字组合。
当这四个字蕴含的儒道之力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剑气不再是单一的直线攻击,而是如同一片扇形的光幕,向着前方扩散开来。
然而,要掌控如此大范围的剑气并非易事。
光幕边缘的剑气明显比中心薄弱,而且在控制方向上也更加困难。
楚阳不断调整儒道之力在每个文字间的分配比例,试图让整个扇形光幕的威力更加均匀。
他时而加快某些文字凝聚力量的速度,时而减缓另一些文字的发力节奏,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乐师,在精心调试着一场宏大的演奏。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阳对剑气的精准度和攻击范围的掌控能力逐渐提高。
他能让剑气准确无误地穿过树枝间狭小的缝隙,击中隐藏其后的目标;
也能让扇形的剑气光幕按照他的意愿,向左或向右偏转,覆盖不同方向的区域。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空地上,楚阳疲惫却又满足地看着自己一天的成果。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他在文心剑影法术的技巧上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但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未来。
蛮夷的威胁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他必须不断磨砺自己,让这个法术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危机中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怀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楚阳收拾好物品,迎着夕阳的余晖,步伐坚定地走向自己的居所,准备迎接下一轮的修炼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