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青岩镇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力,从清晨起就热闹非凡。
天空湛蓝如宝石,洁白的云朵悠悠飘荡,阳光慷慨地倾洒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增添光彩。
镇口,早已聚集了一群人。
镇长带领着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身着整洁得体的服饰,神色庄重又带着一丝紧张。
他们不时地朝着远处张望,眼神中透露出期待与忐忑。
孩子们在人群中兴奋地穿梭,尽管不太明白巡察儒官到来的意义,但大人们的紧张与忙碌让他们也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氛。
远处,官道上扬起一阵尘土,巡察儒官的队伍缓缓驶来。
走在最前方的是几位骑着高头大马的护卫,他们身姿挺拔,神情严肃,身着统一的服饰,腰间的佩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随后,一辆装饰华丽却不失典雅的马车缓缓进入众人的视线。
马车由四匹毛色油亮的骏马拉着,车轮滚动,发出沉稳的声响。
巡察儒官李大人端坐在马车之中,透过车窗,静静地观察着沿途的景象。
他看到镇口的人们整齐地排列着,神情恭敬,街道两旁的墙壁上绘制着精美的儒道故事壁画,心中不禁对青岩镇的准备工作有了几分认可。
马车缓缓停下,李大人在侍从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他身着一袭华丽而不失庄重的儒袍,面料上乘,绣着精致的云纹,头戴黑色儒冠,冠带随风轻轻飘动。
李大人身材修长,面容清癯,眼神中透着睿智与威严。
他微微抬头,扫视了一眼迎接的众人,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算是回应。
镇长赶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恭迎李大人莅临青岩镇,一路劳顿,我镇上下深感荣幸。”
李大人微微点头,说道:“镇长客气了,本官此次前来,是为考察儒道教育,还望贵镇能如实展示。”
在镇长的引领下,李大人一行人朝着私塾走去。
一路上,镇民们纷纷躬身行礼,目光中充满敬畏。
李大人注意到,街道上的百姓虽然衣着朴素,但言行举止间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这让他对青岩镇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来到私塾,古朴的大门庄重而典雅,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青岩私塾”四个大字。
李大人轻轻推开大门,走进院内。
私塾的院子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几株古老的槐树郁郁葱葱,洒下一片片阴凉。
教室里,学生们早已整齐地坐在座位上,每个人都身着干净的衣服,桌上摆放着整齐的书本。
他们的神情紧张而专注,眼睛紧紧盯着门口,等待着李大人的检阅。
李大人走进教室,脚步轻盈而沉稳,他的目光在学生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学生们感受到他的目光,心跳不禁加快,有的人甚至紧张得手心出汗。
李大人走到讲桌前,轻轻拿起一本放在桌上的书本,翻开查看,书页翻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看到书中的批注字迹工整,见解独到,心中暗暗点头。
随后,李大人又在教室里踱步,观察着墙上张贴的学生们的书法作品和文章。
这些作品有的书写着对儒道经典的感悟,有的描绘着心中的理想世界,李大人看得十分仔细,时而停下脚步,微微皱眉思考,时而又露出一丝赞许的微笑。
而此时的楚阳,坐在座位上,虽然内心紧张,但眼神中透着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