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听得一脸茫然,被那些复杂的手法弄得不知所措。
何雨柱之所以看中马华,还因为他看起来很诚恳,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
此刻,何雨柱觉得马华单纯得很,似乎很好对付。
但经过特训后,局面可能会逆转。
第一副白手套制作完成。
为了加深马华的印象,何雨柱决定当面淘一件普通物品,让他大吃一惊。
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明白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两人四处逛了一圈,马华见到一个二手货,总是跃跃欲试。
比如一台九成新的收音机,才一百块。
“师父,这东西不错,邻居刚买的新款,一百八十块呢。
咱们买下它,转手卖一百二十块,肯定能出手。”
“你那点小心思!要是想赚这点小钱,干嘛非要冒险来这儿?随便做个小买卖都比这强。
你先别说话,今天先看我的。”
马华跟着何雨柱,发现他只对不起眼的小物件感兴趣,总是在那些角落里翻找。
逛了一整天,何雨柱最终停在一幅画前。
当他看到那幅画时,内心激动不已。
他本只是想找件稍有价值的古董给马华看看罢了。
没想到,真的发现了稀世珍宝!
这是真的吗?
“鉴定!”
何雨柱默默祈祷。
片刻后,系统启动。
【恭喜宿主,获得齐白石大师的《山水十二条屏》真迹,奖励技能点一百。
】
太幸运了。
何雨柱欣喜若狂。
这类级别的珍品可遇不可求。
前世,他曾读过一篇关于《山水十二条屏》拍卖的新闻报道。
《山水十二条屏》存世仅有两套。
一套是1932年齐白石为四川军长王缵绪所作,另一套则是献给京城名医陈子林五十岁寿辰的礼物。
先前有第二幅作品流落民间,历经多次转手,甚至跨越海峡两岸,仅在建国初期展出过两次后便消失无踪。
直至此次拍卖会,《山水十二条屏》再度出现在公众眼前。
未拍卖前,专家预估价格为五亿人民币,却出乎所有人预料,最终以含佣金九点三一五亿人民币成交。
此乃画品拍卖史上的最高价,也是当时全球最昂贵的艺术品,被誉为“**第一贵”
。
马华见师父费尽力气,最终竟选中一幅纸张泛黄、还有虫眼的旧画,心中满是疑惑。\"师父,您这是想收破烂吗?这东西连当厕纸都不够格!”
何雨柱轻轻敲了下马华的头,“这么珍贵的国宝,到了您这儿就成了擦屁股的?”
摊主显然并不识货。
何雨柱出价五十元,摊主却要五百。
马华急得拉住师父胳膊:“师父,这东西连一块钱都不值,您怎能给这么多钱?”
摊主听罢,轻蔑地收回画,说:“原来是两个傻子,回去吧,我不卖了!”
何雨柱岂会不知对方心思,但他并非初学者,假意怒斥马华:“你知道什么?这可是有人模仿齐白石大师之作,虽是仿品且破损,但三十五元还是值得的。”
摊主本就半吊子,一听这话有板有眼,不禁露出犹豫之色,重新将画摆出。
“兄弟,我是真心想要您的画,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喜爱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买不起真迹,只能买个仿品把玩。
给个实在价,我就买了!”
摊主听了,迟疑片刻说:“既然你是懂行的,之前见过你,既然明白人,那就不哄你了,两百元拿走,不讲价!”
何雨柱毫不迟疑,当场拿出二百元,让摊主包好画。
马华心疼不已,心里不太高兴,觉得师父太过浪费。
何雨柱叮嘱马华好好保管,回去就说这是家里祖传的,别提是从**买的。
马华虽不明所以,但师父吩咐的事,自然照做,再不多言。
两人骑车直接前往大领导家。
自大领导身体康复以来,何雨柱与大领导一家关系愈发亲密。
何雨柱时常过去帮忙做饭、聊天或对弈。
今日假期末尾,本就有意拜访,现在正好也让马华增长些见识。
大领导见到何雨柱登门,十分高兴。
近来不知何故,秘书送来的文件明显减少,往日频繁的会议也戛然而止。
他多次询问原因,却总是被含糊带过。
习惯了忙碌的大领导突然变得空闲,颇感不适。
何雨柱让马华取出那幅画。
马华遵照师父指示,称此画为家族祖传之物,只是未曾妥善保存,一直被搁置角落。
近日偶然发现,原想丢弃,恰巧被师父看到,师父得知大领导喜好书画,遂将其带来供其参考。
大领导让马华将画展 ** 铺桌上,仔细端详。
只见落款写着“齐白石”
三字,他不禁眼前一亮。
不过他并未轻信,毕竟这般珍品绝无可能流入普通人家。
他反复审视良久,越看越觉难以判断,这仿制水准实在高超,连他都难以分辨真伪。
“拿个放大镜来!”
大领导吩咐张姨取放大镜。
逐帧细查后,依旧难以确定。
“柱子,照理说这应该是赝品,可我实在无法判定。”
“为何这么说?”
“齐白石先生乃当代大家,离世不久,如此传世之作断不该流于民间。”
“所以您认定这是假画?”
“没错!”
“但我不同意,我认为这是真迹。”
“柱子,别耍我啊,虽然上次棋局让我输得惨,你可在棋盘上找回颜面,何必用歪门邪道?再说,我对你的鉴赏力很清楚。”
大领导与何雨柱打趣道。
何雨柱笑着摇头,“这次真不是玩笑。”
“那你解释一下。”
大领导半信半疑。
何雨柱走近两步,指向落款说道:“您看,这画的落款写着‘七十六’岁。
懂行的人都清楚,齐白石先生早年曾被一位算命先生提醒,说1937年,也就是丁丑年,他的运势不好。
所以从1937年起,也就是他七十五岁时,对外宣称自己七十七岁,并在画作上也这样落款。
这意味着,齐白石的画里绝不会出现七十六岁的落款。”
大领导听后有些惊讶。
“柱子,有这样的说法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哈哈,您虽然喜欢画画,但您是大领导,心系大事,哪有时间研究这些。
我不同,我是个普通百姓,闲来无事就爱搜集这些趣闻轶事。”
“这不可能吧!”
大领导依旧难以置信。
“另外,何雨柱坚定地说:‘齐白石年纪大了之后,落款时会把‘石’字的‘口’写成圆圈。
您看这个‘石’字,显然不是这样。
’”
“对对对,我知道这个,”
大领导接过话茬,“我之前听潘天寿先生提起过,齐白石的‘石’字落款很特别,总是写成圆圈状。”
“这么说,这幅画是真的了!”
大领导非常兴奋。
“柱子,你好好保管这幅画,这是国宝,按理说应该献给国家。
不过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您的意思是?”
何雨柱疑惑了,献宝难道还要挑时候?
* * *
*
*
*
其实何雨柱已经隐约猜到大领导的意思,只是想再确认一下。
*
大领导今日状态不佳。
他思索片刻说道:“现在还不好明说,只是我的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了,让我有种预感。”
“记住,你们明天也要上班了,到时候做好本职工作就好,别掺和不相干的事。”
何雨柱与大领导已是忘年之交,说话随意,打趣道:“您这是瞧不起我吧,穷则独善其身嘛。”
何雨柱自知能力有限,只求做好分内之事,毕竟家境贫寒。
大领导深知何雨柱聪慧过人,许多事情点到即止。
站在一旁的马华,愈发敬佩起自己的师父来。
大领导身份尊贵,连厂长见了都只能侍奉茶水。
师父如此出色,竟能与这般人物谈笑自如。
后来,大领导邀何雨柱对弈围棋。
围棋这玩意,非专业人士,通常学问越高、经历越丰富的人越精通。
这一点在大领导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即便何雨柱模仿了大领导的棋艺,一个月后依旧难以匹敌。
这也成为大领导戏谑何雨柱的理由。
之前看画时,大领导就打趣说,何雨柱耍歪门邪道,想从其他方面弥补输棋。
然而今天,何雨柱迅速察觉到了异常,大领导的思考时间加长,下棋风格也与以往大相径庭。
短短十分钟,何雨柱竟意外领先。
若是平常,大领导定会察觉异样,寻找对策。
但今日,大领导似全然未觉,仍一步步陷入何雨柱的布局。
很快,何雨柱出乎意料地剿灭了大领导的一条大龙。
\"哎哟,柱子不错嘛,竟然屠了我的一条龙!\"
\"嘿嘿!我就说了,您是大领导,想的事情多,在这类技巧上难免逊色些!\"
难得占优,何雨柱心情颇佳。
\"好了,这下您该深思熟虑了,我去休息一下啦!\"
近来,何雨柱对大领导家的留声机十分着迷。
在这个年代,电子设备稀少,能听音乐的只有收音机,但收音机里的歌曲并不合他的口味。
留声机是从国外进口的,配套的唱片也是外国歌曲。
何雨柱自己也觉得奇怪,他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情有独钟。
有时他会疑惑,自从穿越到这里后,许多情节因自己而改变。
现在的性格和原来的自己完全不同。
但他发现,自己似乎还是受到原来主人的影响。
比如偶尔会被秦寡妇吸引,做出暧昧的小动作。
《命运交响曲》的原主人不过是个普通的厨师,谁能想到他对这种西洋音乐如此着迷?
大领导正在思考下一步计划时,看到何雨柱又在调试留声机,便慷慨地说:“你喜欢的话,就拿回家听吧!”
“您没骗我?”
何雨柱大喜,他正发愁没娱乐活动,有了这台留声机,生活会更有滋味。
“我何时说过谎?不过有个条件。”
“您别说,我还不知道吗?您是馋我的手艺。
没问题,以后每周给您做一顿好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