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气愤不过,返回大帐中疾声厉色大骂曹操。
李儒急忙劝住道:“主公,曹操不过是一趁机夺取兵权的狡诈之人。
他未曾直接面对过武临大军,所谋划之策对付普通之辈尚且可以。
我观察贼首并非平庸之辈,绝不可能固守城池。
或许有其他的后手,估计高阳城怕是危险了。
城外还有万余黑山军,淮海渡口处兵力空虚。”
董卓面露思索之色,李儒所说极有可能发生。
疑惑道:“曹操也是知兵之人,会不提防暗处隐藏的威胁?”
李儒笑道:“曹操并非不知其危险,他只是小觑天下人感觉不足为惧。
殊不知战场局势风云变幻,且是初出茅庐的曹操所能预料。”
曹操正与族将商量明日攻城之战,耐心听完曹操的描述,
提问道:“主公,我们只顾着攻城,如果黑山军偷袭大军后方该如何应对?”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轻蔑的说道:
“不过是一群残兵败将,躲藏在暗处苟延残喘,哪里来的胆子袭击我五万大军。”
又慎重道:
“你所顾虑颇有道理,夏侯渊领军五千看住黑山军,如有风吹草动立即剿灭贼军。”
再次做出一番部署,双方兵马整戈待发。
清晨,一道微光伴随叽叽喳喳的鸟鸣声,点亮天边的黑云。
汉军辰时(早上七点)早饭,九点时分准时发兵攻城。
数万大军排列整齐的铺在,城外广阔的平原上。
大军旌旗蔽空,二十个千人军阵一字排开。
董卓、曹操、陈郡尉率领数十位战将,汉军兵锋锐利杀气腾腾的,凝视着城上的贼军。
武临登上城头远远眺望,看似整备完善武器装备却破破烂烂。
连最基本的铠甲都未普及,全军失去低迷全身发抖显然是新兵。
武临瞬间洞察曹操的计划,这是先用毫无战斗力的民兵消耗我军兵力。
心下登时宽了,面色甚愉,
笑道;“
既然你想迷惑我军,那我可就用你方兵马训练新兵了。”
对一旁的黄邵纷纷道:
“等下战端一开,军中武器先隐藏起来。
用普通的弓箭、滚木等应对,下一波攻击让石东手下新兵上战场。”
黄邵虽不解其意,可也坚决执行军令。
正在抓紧时间训练新兵的石东,突然接到让他准备上城杀敌的消息。
心中大感疑惑,随即前往府库领取铠甲武器。
陈郡尉立马位于曹操右侧,只见曹操一声令下。
传令兵挥动鲜红的令旗传达进攻的指令,战鼓声似山崩地裂般轰隆响彻云霄。
雄浑的号角自中军传出,数个军阵缓缓向前推进。
虽然汉军兵甲不全,身后却有数千魁梧的督战手握砍刀,目光狠辣的蹬着冲锋的兵马。
武临军屹立于城头张弓搭箭,无数堆积如山的滚石、原木、箭羽摆放在角落。
进攻的汉军颤颤巍巍的接近城墙,陈郡尉井然有序的指挥着。
喝道:
“投石车准备发射掩护大军攻城,盾兵举盾抵御敌军攻击。”
一声令下,数十架投石车弹射出,板凳大的降临在城内。
汉军准备多时的弓箭如蝗虫般扑向城头的士兵,黄邵立即作出应对之策。
喊道:“注意躲避流矢,快蹲下举起盾牌,我方投石车准备发射。”
等待多时的工兵拉动沉重绳索投放巨石,武临打造的投石车威力比汉军的大数倍。
宛如几口大锅般石头狠狠砸在汉军军阵中,士卒远远瞧见数十道巨大的黑夜从天而降。
顿时惊吓的跌倒于地,有的慌乱着四散而逃。
汉军将领望着杀伤力可怕的巨石,进城的士兵被冲的七零八落。
有些被直接砸成肉泥尸骨无存,正在冲锋的士卒惊慌失措。
退一步会面临汉军屠刀,进一步也会遭受精神上恐惧。
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往前方才有一线生机。
顾不得维持军阵,纷纷各自为战朝城墙冲去。
十几个呼吸后,第一批幸运抵达城下的汉军呼喊着,抬起攻城云梯驾到城墙上。
一百多架云梯上爬满了无数忘却生死的士兵,黄巾军从容不迫的应对。
守城士兵接连投放原木、滚石打落企图攻上来的汉军。
汉军数次冲锋连续被打退,城下遍布数千具尸体。
武临军的伤亡也不小,即便占据守城优势。
战场上刀剑无眼,多是遭遇流矢、石头重伤。
一轮战斗下来,武临观察了一下有五六百人的伤亡。
汉军见第一轮攻击不利,继续号令三个方阵的兵马攻城。
前军三千多人全部悲壮的战死,出发的士兵升起兔死狐悲的悲痛。
无奈军令如山,只得硬着头皮发起冲锋。
黄邵脸色阴沉,刚才伤亡的全是他从博陵城带出来的老兵。
他望了一眼观战的武临,见他无换上其他人的想法。
心中一横,下令让刚招募的新兵从一旁协助。
他手下有一千多新兵,前几次都没有出城杀敌。
如今接到命令第一个抵御汉军攻击,也算是对他的信任。
其他人历经数次大战,他却在城内埋头训练兵马。
城下,石东正集结两千新兵等待换防的命令。
第二次攻击如期而至,如之前一样毫无建树。
曹操感到中午已到,令大军撤退用过饭后再进攻。
武临也是这样猜测的,见汉军如潮水般撤退。
幸存下来的士兵皆是松了一口气,半个时辰后。
汉军突然自天际线上杀出,显然是发觉武临军买锅造反趁机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