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暗中观察的方校尉,发现双方兵马都选择按兵不动,顿感焦虑。
如果就这样保持对峙下去,他手中的粮草可坚持不了几日。
这几天他没有选择原地踏步,接连不断的让士兵前往周围的村子里抓壮丁。
如今,他也算是手握过万兵马,名副其实的黄巾军渠帅了。
寒风凌厉呼啸着卷过宽旷的原野,天地间一片肃然之色。
一道急促的脚步声打乱了他的沉思,目光凌冽的瞥了瞥来人。
侍卫感受到寒冷刺人的杀意,步伐微微一顿身体轻颤。
最近一段时间,方校尉由于遭受武临当众的羞辱。
性格变得暴躁无比,时常因为一些小事鞭挞士兵。
他明白如果说话一个不小心,接下来就会身首异处。
急忙冲到他的前面直愣愣的跪了下来,颤颤巍巍的说道;
“禀报渠帅,城内派人送来一封密信,称有惊天喜事要和您商议。”
得知是唐县来人时瞬间十分愤怒,不过他对来人口中的好事有了兴趣。
沉声吩咐道:“你去把人带过来吧!”
捡回一条小命的侍卫,立即屁滚尿流的逃了出去。
等待片刻后,
一个全身穿着黑色夜行衣,头戴黄巾遮住面容的,高大汉子来到他跟前。
他面对讥讽的嘲笑道:
“怎么?你们的大将军这是要得知我兵多将广,请我军进城共同抵御汉军了!”
暗探无视他的嘲讽,只是平静的回应道:
“属下只是一名身份卑微的信使,我家将军所交代的事情全在此行中!
临末还让属下转达一句话给方渠帅。”
接过士兵递过来的信,上面赫然印着独属于武临军的印章。
之前渡河时获得过,一封印着同样图案的信,这也打消了是汉军的奸细冒充的可能。
感受到面前之人的倨傲,带着不善的语气说道:
“哼,你家将军现在遇到危险了,想让我平白无故派兵援助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些。
他让你带什么话给我,你说来给我听听看!”
蒙着面的信使没有表露出丝毫情绪波动,淡淡的转述武临的话,
“我家将军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果你能完成此事解了唐县之危,他将会率部听命调遣。”
方渠帅脑海中瞬间轰轰隆隆作响,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心中战意盎然直冲云霄,身体上流淌的热血沸腾爆发出无限的斗志。
武临所做出的承诺令他蠢蠢欲动,送走前来送信的信使后。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光速拆开信件读了起来,武临的大胆的谋划让他冷汗直流。
被四倍于己的兵力围城,还敢主动深入敌军腹地攻打城池,也是十分的佩服。
信中还承诺攻下高阳城后,他将分文不取直接把城池让给他驻扎。
武临做出的承诺充满着诱惑,汉军兵马都聚集在唐县。
后方的城池肯定兵力空虚,他迫切的想要攻下一块,人口繁多的城池当做稳固的地盘。
如此天赐良机,当然是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趁着夜黑风高之际,他率领大军悄然前往指定的地方与徐晃汇合。
正当武临如火如荼的部署作战计划时,董卓却洞若观火的凝视着,潜伏在黑暗中的坚固城墙。
李儒衣袍猎猎迎风飘荡,他预感到今夜不会平静。
思虑再三后,犹犹豫豫的道出心中猜测。
“主公,我料想今晚城内的贼军将会有大动作,可得早做准备啊!”
董卓轻轻嗯了一声,等待他继续往下说,
“敌军肯定是察觉汉军内部分离,必会引军出击削弱我们的实力!”
董卓对自己的实力很是自信,对方肯定不会选择攻击他。
他转身看着李儒问道:
“文忧,你认为哪支部队会成为目标呢?”
李儒面露担心的阐述想法,
“四支人马中战斗力最弱的就是,齐家兄弟组建的世家联军了。
甚至,我认为黑山军将会趁机,渡过淮河袭击高阳城。”
董卓十分震惊的注视他的眼睛,眼中显露出的满是震惊。
不明白他怎么会有这样惊天的妄想,两地距离上百里。
中间还有一条宽阔的淮水,他们哪里调来大规模渡河工具。
放下脑海中闪现的疑惑,随即询问他应对之法。
“你觉得我军是否要派兵驰援?”经
过之前的一战导致损兵折将,他不太想损耗手中仅有的兵力。
李儒察觉他眉目中浮现的犹豫。
敌军肯定会安排兵马半路阻击,领军之人很可能就是敌军主将武临。
他对西凉骑兵完全有信心,果断的建议道;
“敌军不过千余左拆右补的骑兵,主公可亲领千骑前去。
其他人留守大营避免城内大军袭击,如果顺利便可生擒主将。
即便事不可为,也能卖给友军一个人情,日后不落他人口实。
此外,可令一信使告知曹操与陈郡蔚。”
董卓目光中满是期待,对此安排也是颔首赞同,
“好,让牛辅、李傕、郭汜、董越四人前来见我,
今晚我亲自会一会那屡次击败汉军的贼首。”
曹操也在暗中窥视着匍匐在夜幕中城池,只见城内火光闪烁映照天空。
今日,几路人马同时选择按兵不动。
他就预料到对方肯定不会放过如此良机,这场景印证了他所想之事。
曹仁等将领跟随他巡视军营,发现曹操凝视着远方的城池驻足不前。
不知其所忧虑,便出言询问。
曹操缓缓道出方才所悟,话语中流露出奸诈之意
“今夜,黄巾军将会出兵攻打齐氏大军,怕是一个不眠之夜了。”
众将闻言大惊失色,连忙请命领兵驰援。
他呵斥住慌张的将领们,
“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我军距离太远等到了战斗早就结束了。
我将修书一封请董刺史派出,闻名天下的西凉铁骑星夜驰援!”曹操虽然是这样说,但毫无发兵的意思。
等他发出的信件到了董卓军中,对方的信件就先放在他的案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