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同志,请问身份?”贾建设问道,“我们正在召开轧钢厂的重要会议,未经通报贸然闯入,似乎不太妥当。”
韩庆阳领会意图,面无表情上前,道:“呵呵,合适与否,不是由你定夺。”
“这是我们的证件,请过目后再做评判。”
其中一位瘦高个说完此话,便傲慢地递过一本证件。
韩庆阳翻开一看,脸色骤变——这两人为黄绿xx成员!这可是燕京城举足轻重的组织啊!
韩庆阳此刻已无权做主,急忙捧着证件快步走向贾建设。
“来者不善,需谨慎。”韩庆阳小声提醒后,迅速将证件递给贾建设。
贾建设查看后,也不禁皱眉。
此事棘手,但并非毫无解决之道!
他只能寄希望于对方不敢闹大,或许已得知“局势有变”。
否则今日之事恐难以善罢甘休。
“二位,我想与你们谈谈。”
贾建设毫不理会李民富,径直走到二人面前说。
“哦?你想跟我们谈?”说话的依旧是那瘦高个。
“呵呵,若我让人将你们扣下上报上级,不知届时你们是否会后悔未与我谈?”
“不然,咱们不妨一试?”贾建设笑着道。
“你这是威胁我们?”这次开口的是另一位矮胖男子,他皱眉质问。
“韩连长……”贾建设未再与二人多言,转向韩庆阳说道:“稍等。”
“哈哈,贾副厂长,咱们去哪儿谈?”
瘦高个此刻已没了之前的傲慢姿态。
他万万没想到贾建设如此棘手,似乎看透了他们不敢闹大的心思。
来前他们以为这次来轧钢厂和以往一样,亮明身份就能让对方服软。
哪知贾建设不但不惧,还敢直接威胁他们。
如今他们被抓住了要害,只能先看看对方意图。
“呵呵,这就对了。”
“二位,我最喜结交朋友。”
“走,咱们出去谈。”
贾建设说完,转身对其他人打个招呼,便率先朝门外走去。
矮胖与瘦高的身影对视片刻,默契地轻叹一声,随后跟随贾建设走出会议室。
会议室门刚关上,议论声瞬间炸开。
短短时间,剧情接连反转,让人眼花缭烂。
那二人身份显然不低,更似李民富的倚重。
然而先前却被贾建设抓到了把柄,令人称奇。
贾副厂长果然手腕非凡,胜负难料。
此刻李民富已无暇顾及旁人议论,满心牵挂门外三人谈话内容。
** 等待并非他的风格。
思索片刻后,他也迅速走向门外,决心探明贾建设的真实意图。
……
外界不知具体谈了什么,但双方均做出妥协。
李民富答应移交三辆运输车和司机,并认可贾建设前往唐海的计划。
贾建设则承诺不干涉其余车辆用途,事后也不追究。
有人或许质疑,区区三辆车便化解危机?殊不知这是贾建设竭力争取的最佳结果。
原本车队仅八辆车,他洞察对方不愿扩大冲突的心理,冒险夺下三辆,已是极限。
如今局势胶着,这三辆车实为对方底线中的底线。
贾建设深知此刻不宜 ** 对方,免得引火烧身。
毕竟他身处龙国,外部势力鞭长莫及。
适可而止,方为明智。
返回会议室后,副主任们得知此事,皆对贾建设另眼相看。
他们万万没想到,贾建设这次竟然成功了。
看来这家轧钢厂真的要发生巨大变化了。
他们得重新考虑如何应对这位强势的常务副厂长。
一场冗长的会议就这样草草收场。
但现场观摩这一幕的大批副主任们,非但没有不满,反而觉得有所收获。
“建设,既然事情敲定,那我去带队前往唐海吧。”
“庆丰虽然经验丰富,但这种场合他毫无经验可谈。”
“我的经历你应该清楚,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所以我是最佳人选。”韩庆阳抬头,目光笃定地说。
他曾是军人,即使退役,仍以人民服务为己任。
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哪怕刀山火海他也义无反顾!
“韩哥,我可以陪你一起去。”庞庆丰也坚定表态。
韩庆阳作为副主任都敢上阵,他庞庆丰更不会退缩!
“哈哈,韩哥,别争了。”贾建设笑道,“这次我亲自带队,想跟来的都可以,不过你们只能做普通队员哦。”
贾建设并非逞能,因为他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并不惧怕任何危险。
这至少是他为团队贡献的一份力量。
“建设,你别冒险了。”韩庆阳还想劝阻。
“韩哥,你别说了。”贾建设摇头制止。
韩庆阳看到贾建设的决心,明白多说无益。
他不得不佩服,杨厂长的眼光果然独到。
贾建设即便低调如昔,却从没逃避过责任。
面对两个外籍人士时的从容镇定,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以企及。
此外,贾建设虽然深藏心机,但他行事始终有原则底线。
为了援助唐海,他放弃了以往的低调风格,直接对抗李民富和外籍人员。
大家常谈论家庭与集体的关系,没有个人的小家,哪来社会的大家;反之亦然。
但即便知晓此理,仍有许多人难以实践。
韩庆阳万万没想到,自己半生才领悟的道理,贾建设却在如此年纪便已通透,实在令人钦佩。
“咱们何时启程?”韩庆阳问。
“越快越好!”贾建设答。
“韩哥负责准备所需的工具,庞队长带三位司机把车开回来,并尽快检修运输车辆。”
“我去筹备这几天的生活必需品,这次不知多久才能回,物资必须备足。”
唐海那边的情况想必十分艰难,指望不到任何补给。
若单是他一人还好办,他的空间里各类物资应有尽有。
但此次为团队行动,作为领队,他自然要确保每位队员的生活无忧。
“好,那就分头行动吧!”
话音刚落,三人便各自忙碌起来。
回到大杂院后,贾建设将去唐海支援的消息告知何雨柱,嘱咐他这段时间守在家中照顾家人,若有紧急状况等他归来再处理。
何雨柱听闻立刻焦急万分,本想随行,却被贾建设阻止。
然而何雨柱性子执拗,直接向妻子马敏提出想去唐海的想法。
马敏虽担忧丈夫安危,但她深知此事关乎重大,最终选择支持他的决定。
面对这种情况,贾建设也无计可施,只好同意让何雨柱同行。
他们的计划未能避开众人的耳目,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即使家中存粮有限,也纷纷主动拿出一部分粮食让贾建设带走。
看到这一幕,贾建设不禁热泪盈眶。
这一天的经历让他见识了许多人性的阴暗,但此刻眼前的温暖场景,让他重新相信世间仍有真情存在。
夜幕降临,果然雨势愈发猛烈。
傍晚时分,贾建设与韩庆阳等人聚在一起,商定吃完晚饭后立即动身。
恶劣的天气让唐海的情况万分危急,提前抵达可以救助更多人。
马敏已备好饭菜,并为贾建设等人准备了许多干粮。
晚饭后,贾建设悄悄将一些食物留在马敏屋里,叮嘱她不到必要时刻不要动用。
出发时间临近,贾建设站起身对何雨柱说:“柱子哥,咱们出发吧。”
“建设,傻柱,你们一定要小心。”一位长辈语重心长地说道。
若非需在此主持大局,他也会一同前往。
“柱子,务必平安归来,我和孩子们在家等你。”马敏说着递过一个包袱,“记住,这是我的一份牵挂。”
“嗯,放心吧!我们这就走了。”何雨柱接过包袱。
此时,大杂院外传来两声汽车喇叭声,何雨柱明白车辆已到。
“柱子哥,咱们走。”贾建设率先走出大杂院。
“傻柱,别忘了带上我的那份劲儿!”
“贾哥,一路保重,我们等你们凯旋归来!”
“记得帮我们把物资送给受灾的兄弟。”
在各种祝福与叮嘱声中,贾建设和何雨柱的身影逐渐隐没于众人视野。
车队接上贾建设和何雨柱后,朝着目的地进发。
暴雨倾盆,街头满是防震棚。
仍有一些家庭尚未搭建完毕,但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大家总算有了栖身之所。
人间自有温情存,面对困境,多数人总会伸出援手。
此次赴唐海支援的轧钢厂小队全员到齐。
同行的有贾建设、何雨柱、韩庆阳、庞庆丰,以及李民富分配来的三位司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韩庆阳此前不仅寻找工具,还特意去了趟协和医院。
他曾是一名医生的老战友在那里,韩庆阳将自己的任务告知对方。
韩庆阳希望老战友能说服医院派遣医生同行,前往唐海支援。
这段记忆源于他对过去残酷经历的深刻印象,无论是战争还是灾难,医生始终是最紧缺的资源,而及时救治往往是救命的关键。
他的战友果然没有辜负期望,在向协和院长汇报后,不仅得到了院长的支持,还赢得了上级的认可,协和因此组建了一支由阮胜魁带领的医疗小组,携带常用药物和器械。
尽管协和自身任务繁重,已倾尽全力,但依然加入行动。
此次行动中,这支医疗小组共七人。
加上韩庆阳车队原有的七名成员,整个支援队伍迅速扩充至十四人。
在物资方面,除了贾建设提供的上千斤粮食,还有四合院居民捐赠的三百多斤粮食,以及医院提供的基础药品和器械。
当车队驶出城后,发现沿途也有不少车辆朝唐海方向行进,其中既有单独行驶的小车,也有成队的车队,甚至还有年轻人冒雨徒步前行的身影。
许多人搭上了顺风车,一同赶往目的地,其中部分人如今已在后车厢落座。
令贾建设欣慰的是,他目睹了一支身着军装的队伍冒雨前进,虽因人数众多无法全部载入车辆,但整齐的队伍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紧张的情绪都得到了缓解。
队员们彼此相视一笑,感受到只要有这些“最可爱的人”同行,一切便有了保障。
暴雨倾盆,道路泥泞,车队艰难前行。
忽然车身剧烈晃动,这次余震来势汹汹。
司机们经验丰富,迅速将车辆停下。
贾建设确认震动停止后立即检查车厢内的医疗队员。
“各位情况如何?”他关切询问。
因人数众多,车头位置已无法容纳所有人,医疗队只能挤在后车厢。
“无碍,幸好出发时已将器械固定妥当。”阮胜魁庆幸地说。
贾建设提前考虑到余震风险,确保所有设备稳固,避免人员受伤。
“他们状况如何?”贾建设再次询问。
“并无大碍,只是略有晕车。”
贾建设递出香烟与山楂片,“邙元,帮忙分发一下,或许能缓解不适。
不过若女同事介意烟味,男士还是克制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