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院里的一个“大爷”称号根本不值一提。
况且,近年来阎埠贵并未招惹他,加之新年将至,他也不愿破坏大家的兴致。
“三大爷,做得好!今天这件事值得表扬。”贾建设递了一根烟给阎埠贵,点上后竖起大拇指说道。
这是他的习惯,只是随口夸奖,毕竟没必要无端得罪人。
而且阎埠贵这次确实帮了不少人。
“哈哈,我是三大爷,自然要有所担当。”阎埠贵抽了一口烟,说得冠冕堂皇。
但心里却满是苦楚,这次亏大发了。
往年写对联都能换来不少东西,光傻柱家的烟就够了,许大茂家更是慷慨,还有易中海他们也送了不少。
想到这儿,他朝刘海中使了个眼色,示意该他登场了。
“咳咳,今天老阎确实做得不错。”刘海中开口道,“虽然以前有些小毛病,但谁没犯过错?现在看来,老阎在院子里是少不了的。”
他借机提议:“不如恢复老阎三大爷的称号吧,大家觉得如何?”
这话一出,他就把问题抛给了众人。
他知道大家都占了便宜,不会反对。
至于易中海,有这热闹气氛,想必也不会拒绝。
易中海早就察觉事情有些蹊跷,但他并不在意。”只要大家方便就行,我没意见。”他笑着说。
“那就多谢各位了。”阎埠贵松了口气,重新当上三大爷,顿时信心倍增。
如今他扶眼镜的模样,竟带了几分儒雅气度。
\"三大爷,快写春联吧!\"
\"对啊,三大爷,今年一定要帮我们写得好些,希望明年咱们家也能顺顺利利。”
\"还有我家的呢,三大爷!\"
\"都会写,都会写,一定让你们满意。”
\"我跟你们说,这春联关乎一家全年运势,以前……\"
听到众人改称闫老师为三大爷,阎埠贵乐不可支,话也滔滔不绝起来。
哼,这下大儿子阎解成还不乖乖送钱过来?
就在三大爷忙着写春联时,白芳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阎解成正巧去领工资,院里的状况他还一无所知。
夫妻俩本已计划好这笔钱的用途,可公公这一举动让白芳毫无头绪。
当初丈夫承诺过,只要公公重新当回三大爷,他们家会照旧支付生活费。
可如今公公仅凭写春联一事便恢复了身份,这对夫妻该如何是好?
若不给,怕背负不孝之名;若真给,又心有不甘。
等阎解成领工资回来,看到门前热闹场面,还未及细想,就被三大妈拉进屋内。
三大妈寥寥数语,阎解成眉头紧锁,脱口而出:\"妈,我媳妇怀了孩子,我们还能靠你们养活吗?\"
\"你们一开口就要我一个月工资,莫非白芳生了孩子,你们就负责她的吃住?\"
他真是气愤至极。
即便从前给生活费,每月不过十块左右,而今父母却要他将所有工资上交。
阎解成说话声不小,很快吸引众人围观。
\"妈,你让我们交出全部工资,是不是以后家里开销都得找你们报销?\"
“若如此,我们二人便同意将所有收入上交。”
白芳见众人聚拢,立刻反唇相讥,向婆婆发起挑战。
有人一听,竟觉得阎埠贵夫妇太过分,要求刚成家的阎解成夫妻交出全部工资。
周围人议论纷纷,开始对阎埠贵和三大妈指指点点。
“我说大哥,弟妹现在还没生产呢?”
“现在全交,等白芳生完,只需交一半即可。”迫于围观者的压力,三大妈只好退让一步。
“大爷,请您评评理,我爸我妈这么做合适吗?”
“并非我不孝顺,我媳妇还有三个月就要生产了,我们现在把工资全交了,万一有什么突 ** 况怎么办?”阎解成自然不愿接受,便请一大爷易中海来评判是非。
“你这个不孝子,你想干什么?”
“我还活着呢,你就想 ** ?”阎埠贵再也按捺不住,走向阎解成怒斥。
“爸,您讲道理吗?难道要逼死我们不成?”阎解成一脸委屈地说。
“这位三大爷,这事做得太过了。”
“没错,我觉得不该让他当大爷,连亲孙子的钱都算计,外人更不用说了。”
“确实,不如别让他当大爷了。”
“对,太离谱了。”
阎埠贵没想到,刚重新坐稳三大爷的位置,却因这件事再次失去了这个身份。
“老阎,你也听见了,大家都这么说,你还是先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吧。
三大爷的事,以后再说。”
“另外,不是我说你,解成有了孩子,你也该替他们俩想想不是?”
易中海听了众人的意见,为了避免破坏节日气氛,直接委婉地告诉阎埠贵,他又失去了三大爷的位置。
这场闹剧以阎埠贵赔了夫人又折兵告终。
他不仅丢了三大爷的位置,阎解成夫妻也按约定不再上交任何钱。
阎埠贵不仅没拿到钱,还浪费了许多红纸和墨水,这结果令他懊悔不已。
热闹结束后,贾建设把东西送到了何雨柱家。
何雨柱尚未归来,贾建设并未久留,将东西交给了马敏后,叮嘱她年初一务必过去。
今年,贾建设与何雨柱商定,年初一家人前往贾建设家团聚,当晚也会住下,片儿爷那院子宽敞,设施齐全。
今年春节有些特别,贾建设的所有女性关系以及老爷子都会在他家中度过。
这是头一回所有女性齐聚一堂,光是想到这一点,贾建设便知道必定热闹非凡。
不说别的,单是孩子们就有不少。
小的就不提了,光会满地跑的就有九个淘气包。
当然,这九个孩子并非全是他亲生的。
单是梁拉娣家的四个孩子,就占了一半以上。
贾建设对这些非亲生的孩子并不在意,毕竟他空间里的财富,足以让每个孩子都能生活得很好。
更何况,真正的大展身手还在未来的大开放时期。
奇怪的是,不知是金手指的作用,还是穿越带来的影响,四年来贾建设的容貌丝毫未变,而身边的女性也是如此。
这让贾建设不禁猜测,是不是自己的基因发生了某种变化,从而延缓了衰老?他并不奢望长生不老,但能多活几年已足够满足。
不过,这种推测还需时间验证。
言归正传。
离开何雨柱家后,贾建设立刻赶往下一家。
如今需亲自登门送礼的,只剩下两位厂长和大领导家了。
两位厂长家距离较近,贾建设先将礼物送去。
虽然只是些零食、肉类和蔬菜,但即使是这些普通物品,也让两位厂长夫人欣喜不已。
这几年多亏了贾建设,他们的家庭年节过得不错,至少肉菜还算丰富。
贾建设婉拒了两位厂长夫人留饭的好意,直奔大领导家。
多年前,大领导就特批了通行证,让贾建设得以顺利拜见。
“大领导,过年还需要什么?”
“若有缺的,尽管开口,寻常之物我定帮你寻来。”贾建设落下一枚棋子,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大领导。
“建设,你月月送礼,家中无所匮乏。”夫人在旁边接话,语气带着几分埋怨。
“你就知道吃!小杨都跟我提过多次,让你担起副厂长的职责,你怎么总是推辞?”大领导摇头轻叹。
“大领导,我天生喜欢闲适,您莫要为难我。”贾建设赶忙回绝。
“随你心意,各有所志。
不愿为之之事,强求亦无用。”大领导无奈一笑,对贾建设的懒散早已习惯。
“说到底,我曾盼你有所作为,哪怕非接我班,但勤勉必有回报。
可你连副厂长都不愿接手,叫我如何?”
“为民服务无分大小。
食堂管着万人生计,这也算功德一件。”贾建设挺直腰杆,装作正气凛然的模样。
此言自然瞒不过大领导夫妇,多年相处深知贾建设的懒散脾性。
“罢了罢了,既然你说民以食为天,那棋局暂且搁置,你速去厨房做几道拿手菜。”
“遵命!今晚粤菜如何?”
“粤菜清淡适宜。”夫人点头附和。
“好,今晚便是粤菜,务必用心。”大领导满意应允。
“您二位且拭目以待。”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贾建设的众女齐聚一堂,家中顿时热闹非凡。
这是贾建设过得最热闹的一个春节。
清晨,贾建设便跑了几处地方贴春联,包括秘密基地、自家院子以及徐会真的的院子。
每贴完一处,他都会放一挂小鞭炮。
整整一上午,他都忙着这些事情。
回到家后,女人们陆续来访,陈雪茹和秦淮茹热情地迎接大家。
大人们坐在歌厅里聊天,孩子们则聚在一起玩耍。
多了这么多玩伴,孩子们显得格外兴奋,一大群孩子在客厅嬉戏打闹。
“梁拉娣,第一次见到你们家那四个孩子,真是乖巧得很,是怎么教育他们的?我们也学学。”梁拉娣的几个孩子陈雪茹之前没见过,如今一看,果然都很懂事。
女人们聚在一起时,如果没有孩子,她们通常谈论装扮和感情生活。
而一旦有了孩子,话题就全围绕着孩子展开,其他都靠边站。
这种现象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