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主桌上,摆放着花生、瓜子等茶点,孩子们虽在嬉戏,却频频看向桌上的吃食,眼神透露出对美食的渴望。
此时,建设携几位女子步入院中,顿时引来众人瞩目。
众人对建设并不陌生,即便关系不算深厚,但也常见面。
而建设与何雨柱的关系,更让此行显得平常无奇。
真正吸引目光的,是跟在他身后的几位佳人——陈雪茹的妖娆、秦淮茹的妩媚、徐会真的清丽以及秦京茹的俏皮。
四位 ** 的到来,令众人目瞪口呆。
尤其秦淮茹变化显着,以至于此刻无人能认出她。
“要不先到我家坐坐?等大会开始时我们再出来观瞧如何?”她毫不介意众人的注视,主动邀请众人前往家中稍作休息。
众人点头应允,随秦淮茹进入昔日贾家宅邸。
房屋由何雨柱代为整理,始终整洁如新,无需额外清扫。
只是此处长期无人居住,缺乏热水等生活必需品。
对此,贾建设等人并未在意,只图找个舒适之所歇息片刻。
刚坐下不久,何雨柱便闻讯赶到,身后跟着他的家人以及院中的三位大爷。
何雨水一进门,便开心地向贾建设打招呼,随后跑向几位女子,开始热烈交谈。
“建设,你们来了为什么不直接去我家?”何雨柱一边说着,一边搬了张凳子坐下。
“咱们之间还需要这么客气吗?”贾建设笑着回应。
“三位大爷新年好!”向何雨柱问候后,他又礼貌地向三位大爷拜年。
“新年好。”
“建设,新年好。”
“新年好。”
三位大爷也笑着回应,他们对贾建设的到来感到高兴。
作为轧钢厂主任,这样的消息一旦传出,定会令人自豪。
寒暄过后,贾建设介绍了几位女子,当提到秦淮茹时,三位大爷露出惊讶之色。
“秦淮茹,变化真大,我都认不出来了。”阎埠贵惊叹道。
“是啊,我也认不出她了。”刘海中附和。
“大爷们,新年好。”秦淮茹大方地问候。
“你也新年好。”
“新年好。”
“新年好。”
何雨柱偶尔会去贾建设家小酌,早已习惯了见到秦淮茹。
屋内聊了一会儿后,众人来到大院坐下。
上百人或坐或站,三位大爷在前方的方桌旁落座。
通常情况下,聋老太太不会参加大会,今天也不例外,她并未现身。
在三位大爷中,阎埠贵算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但文化高并不意味着地位高。
他是排名末位的大爷,地位最低。
按惯例,阎埠贵先发言,接着刘海中阐述重点和缘由,最后由易中海总结。
“今天我们召开全院大会,主要是回顾去年院里的情况,再谈谈今年需要注意的事。”阎埠贵笑着说道。
此时,大院里的人注意力不在大会上,而是集中在贾建设带来的几位女子身上,她们实在太引人注目了。
陈雪茹等几位女子天生丽质,经过精心装扮后愈发动人。
众人不禁暗自揣测,贾建设与她们之间究竟有何关联。
这其中,最感兴趣的当属许大茂。
贾建设刚现身时,他便留意到了。
虽然他并非对陈雪茹、徐会真或秦淮茹毫无兴趣,但深知自身条件有限,这三个聪会的女子绝非易得。
更别提她们的衣饰皆显昂贵,许大茂猜测这些应是贾建设之物,他自认没有胆量染指。
相较之下,秦京茹则显得朴实无华,衣着 ** ,似乎与贾建设并无特殊关系。
许大茂盘算着先接近秦京茹,再设法解决黄春梅之事。
只是他尚未与秦京茹相识,需仔细谋划如何结识她。
他坚信,一旦时机成熟,凭他的能力,定能如愿以偿。
想到未来的幸福生活,许大茂心情豁然开朗,久违地展露笑容。
前方,三位长辈的话语渐近尾声。”现在开始发零食。”刘海中笑道,“今年多亏傻柱,他一人承担了一半,大家为他鼓掌吧。”
刘海中此举并非单纯取悦傻柱,而是享受作为领导的满足感。
众人听后,对何雨柱另眼相看,纷纷鼓掌响应。
何雨柱倍感荣耀,尤其是贾建设在场,他认为这样的付出非常值得。
说到分配物资,阎埠贵无疑是最佳人选,他一向被公认为公平公正。
分发完毕,孩子们也开始拜年了。
昨晚除夕夜,通常是在家中向父母行礼祝福。
正月里的孩子们最期待的便是拜年所得的压岁钱,但那个年代父母给的压岁钱却少得可怜,几分钱已是难得,顶多一毛。
这样的金额连买一串鞭炮都不够,因此孩子们真正的大头收入往往来自拜年时长辈赠予的红包。
贾建设此刻正跟随着何雨柱,一起前往聋老太太的住处。
他们刚到,老太太便热情招呼。
何雨柱向她介绍了贾建设及几位女伴的身份,每个人都对老太太说了些吉祥话。
尽管不是亲人,磕头显得多余,但他们礼貌问候,老太太同样感到满意。
聋老太太虽与贾建设接触不多,但她听何雨柱提起过他对孙子的帮助。
加之今日特意前来拜年,这让老太太对他心生好感。
于是,她拿出几个红包赠予众人,虽数额不大,却也是诚意满满。
这般待遇在整个院子里实属罕见,只有何雨柱兄妹能享受如此殊荣。
贾建设接过红包后,从随身的帆布包中取出礼物放在桌上:六个罐头、一包糖果和一盒小蛋糕。
罐头是他精心挑选的软质午餐肉,适合老人食用。
他笑着解释道:“这些都是我为您准备的新年礼物,肉质很软,您可以慢慢享用。”老太太却坚持将礼物收起,表示这些东西太过珍贵,还提醒贾建设要为自己即将临盆的妻子留着。
虽然老太太年纪已高,但她深知食物的价值,认为此时赠送粗粮已属不易,更别提肉类了。
\"老太,您就收下吧,我家不缺这点东西,要不您问问柱子哥。” 贾建设实在不知如何劝说,只能搬出何雨柱。
\"奶奶,建设哥真不缺这个,您就收下吧。” 何雨水抢先开口,跑到老太太身旁劝道。
\"奶奶,您就别推辞了,没事的。” 何雨柱也说道。
\"还是你们有孝心,比院里的那个兔崽子强多了。” 老太太慈爱地摸了摸何雨水的头,笑着说道。
见何雨柱兄妹都这样说,老太太了解雨柱的个性,既然孙子都开了口,她也就收下了贾建设的礼物。
随后,众人陪着老太太聊了一会儿。
老太太讲些往事,他们静静听。
从年轻时的经历到她丈夫和儿子参军的故事,贾建设和大家对这些都很感兴趣。
只是老太太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讲了半小时便觉疲惫。
见状,贾建设知趣地告辞,带着大家回了贾家。
此时,院子里孩子们的拜年活动正热闹起来。
有人一直留意着贾建设的行踪,见他回家落座,马上拉着自家孩子,教他们一些讨喜的话。
比如,说贾建设媳妇怀的是男孩,或祝她生产顺利之类的。
这些人想让孩子多得些压岁钱,绞尽脑汁编排这些话。
还特意叮嘱,若说得好就多给钱。
孩子们记住了,这关乎他们的收入。
爸妈再教一遍,他们牢牢记下后,便出发去拜年了。
这是大院一年中最混乱的时候,孩子们满院子乱窜,哪家都能撞到就去哪家。
尽管乱跑,但他们心里清楚哪家更好。
以前是大爷家最抢手,现在却换成了何雨柱家。
何雨柱早有准备,年前便备好不少新钱,院里孩子的红包一律是一毛。
然而情况很快转变,贾建设那边逐渐成为焦点。
他早已备好许多红包,每个三毛。
这不是贾建设吝啬,当时红包大多几分钱,有三毛已是难得。
此时期,小孩拜年需真磕头。
贾建设给每个磕头的孩子三毛新钞,孩子们都欣喜若狂。
“阿姨,您肚子里定是男孩。”一位学过才艺的孩子忽然对陈雪茹说。
陈雪茹愣住,但随即大喜,抓了一把糖果送给孩子。
糖果来自贾建设的“空间”,他谎称早放家中,大家并未多疑。
“这孩子真会说话。”秦淮茹笑赞。
贾建设神色平静,他是穿越者,男女对他无差别。
他自信儿女双全,此事无需急。
其他孩子见状,也迅速模仿,围到陈雪茹身边讨好。
陈雪茹依旧慷慨,但分量不如初。
孩子们散去后,消息快速传开。
赶来的孩子见伙伴手中的糖果,无不艳羡,尤其是那个第一个开口的孩子,手中全是奶糖。
贾建设拿出的是奶糖,非普通糖球或带包装的,立刻赢得孩子们的喜爱。
虽然只是院内传闻,贾建设已因此“成名”。
早先几个拜年得三毛的孩子更是满心欢喜。
然而,那些拿到钱的人转身就走,如今看到同行者皆有所获,便纷纷前来贾建设所在屋内。
尤其那个率先开口的孩童,兜里揣满奶糖,让其他孩子艳羡不已。
不久,一大群孩子涌入屋中,唯恐落于人后,错失美味。
如此一来,贾建设面前的孩子越聚越多。
\"阿姨,您肚子里肯定是个男孩。” 这话他听得次数渐多。
很快,贾建设先前拿出的糖果几乎分完,他无奈苦笑。
并非舍不得,而是孩子太多,喧闹至极,令人头疼。
连小当和徐静理都不愿加入这群淘气鬼的行列。
但今日是年初一,为了博陈雪茹一笑,他忍了。
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贾建设端着盘子走向里屋。
返回时,不仅盘中零食满溢,他还特意备了些放入袋中,置于陈雪茹身旁。
孩子们见状,高声欢呼,陈雪茹抚摸着肚子望向丈夫,眼中尽是温柔。
相较贾建设家的热闹,邻居家却坐立难安。
以往二大爷和三大爷虽嫌孩子拜年繁琐,但新年有了这帮活泼的身影,倒也添了几分喜庆,且宾客盈门更是吉兆。
只是不知为何,十几二十分钟后,孩子们不再上门。
他们疑惑之际,听见中院传来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