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啦,你现在做了干部,家里又没人,连个给你庆贺的人都没有,今天就当是我、你哥和弟妹一块替你庆祝了。”
贾张氏话音刚落,旁边站着的贾建云和秦淮茹连忙随声附和。
眼见如此,贾张氏都这么说了,贾建设不好再推辞,只能点头答应留下。
站在一旁的阎埠贵,听到了贾张氏挽留的话,心中暗自琢磨:
“嘿,这一下子帮秦淮茹解决了户口和工作问题,这贾建设还真有点本事呢。”
又听说中午贾家要请贾建设吃饭,他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地响起来。
“不行,我得跟贾建设搞好关系,将来孩子长大了找工作说不定还要靠他帮忙呢。”
想到这里,阎埠贵豁出去了,笑着开口:
“哎呀,你们这是给建设庆祝啊?我这当老师的最喜欢有出息的年轻人了,不知道三大爷中午能否赏脸喝一杯?”
阎埠贵又一次刷新了贾建设对他的一些看法,虽然在剧情中就知道对方爱算计、爱占便宜,但没想到现实中对方能做到这种程度。
贾家三人也被惊住了。
他们平时住在同一个院子,知道阎埠贵爱占小便宜,但从未见过他这般厚颜 ** 的模样,一时不知如何拒绝。
阎埠贵看到屋里四人一脸震惊地看着自己,即使他脸皮够厚,也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还是硬撑着。
贾建设心里默念:“罢了,还得我自己来解决。”他已经后悔来四合院了,早点结束也好,否则继续这样下去,他担心自己年纪轻轻就得高血压。
不等贾家三人回应阎埠贵,贾建设便开口说:
“既然是为了庆祝我找到好工作,今天嫂子的户口和工作问题也解决了,那就一起庆祝吧。
这顿酒菜我来安排。”
“顺便叫上院子里的三位大爷过来,让我感谢他们多年来对大娘家的关照,怎么样?”
贾建设话音未落,不等别人开口,贾建云觉得太丢面子,直接表示反对。
“这不成,我们本是来请你,怎成你请我们?再说这还是咱们家,说不过去。”贾张氏和秦淮茹在一旁连连附和。
贾建设一听又要争执,头疼得厉害,急忙说道:“你们家的情况我懂。
既然是请我,就听我的。
先去通知剩下两位长辈,我这就去买菜。”说完便不再多言,跨上自行车出了大院,留下屋内四人面面相觑。
贾建设骑车在附近转了转,寻得一处无人的角落,从系统中取出半斤花生米、一条三斤重的草鱼、一斤五花肉、五个鸡蛋及一些配菜。
随后,他又从储存的空间物资里拿出一只两斤多重的母鸡和三斤白面。
望着眼前堆满的东西,贾建设忽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冲动。
难道自己疯了吗?为何要带这么多珍贵食材给那些让自己头疼的人享用?可转念一想,能快些吃完也好,他确实怕了他们。
想到以前未穿越时,自己总喜欢大包大揽,亲友上门吃饭从不收费,外出也总是抢着买单。
当时他并不缺钱,又独来独往,有人愿意陪他喝酒,他也很开心。
但他那些朋友亲戚并非如此。
以后还是要小心,毕竟这个时代物资匮乏,绝不能过于张扬。
自己有是自己的,但“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是祖辈的教诲。
若他人眼红举报,虽未必会出事,但也够烦心的。
既然话说出口,那就这次做完,下次再不这样了。
以后没事,他绝不会再来四合院。
借此机会认识傻柱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的背景或许将来对自己有用。
不过是提前拉近关系,做个普通朋友罢了,他也需要交朋友。
傻柱虽说话刻薄,为人还算正直,可以交朋友。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贾建设骑车返回四合院。
回家的路上不过十几分钟,贾建设手里提满了东西回到贾家。
刚迈进门,屋内只有贾张氏和她儿子,秦淮茹与阎埠贵都不在。
贾建设也没多问,径直走向贾张氏。
贾张氏见贾建设双手捧着大包小包,从鱼到鸡再到肉,满得几乎溢出,一脸惊讶,又夹杂着几分得意。
“哟,建设啊,买这么多东西干啥?得花不少钱吧?中午吃一半,剩下的你带回去。”
一边说着,她心里已打起主意:留下一半,反正贾建设看起来挺好说话的,要是说自己家穷,他多半会不好意思带走剩下的东西,那样全归自己家了。
贾建设并不知贾张氏的心思,若知道了,定会转身离开。
但他已决定不再绕弯子,于是装作十分诚恳地堵住贾张氏的话:“没事,庆祝嘛,吃得好点正常。
别的事,大娘您别操心了,时间也不早了,该忙活起来。”
贾张氏听罢,见确实晚了,答应一声接下东西进了厨房。
看着又一堆美味佳肴被老太太搬进厨房,桌旁还摆着两瓶刚放下的好酒,一言未发的贾建云心中暗自惊叹。
贾建设见贾建云一直没说话,想起认识何雨柱的事,走到他身旁。
“建云哥,我有件事想问问你。”贾建设拍拍他的肩。
贾建云察觉到肩上的动作,回过神来问:“什么事?你说。”
贾建设略作停顿,仿佛在认真思考,实则在琢磨如何措辞更合适。
忽然想到个不错的理由,清了清嗓子说道:
“建云哥,听我妈说这院里有户姓何的厨艺世家?你跟他们熟不熟?”
贾建云以为贾建设有大事要谈,没想到只是问这个。
结果贾建设询问起这类琐事时,他虽心生不屑却无法表露,强压心中所想,带着笑意回应道:“你说的该是傻柱家,这一带唯有他们家祖上数辈都是厨师。”
“傻柱?”贾建设装作不解,满脸疑惑。
察觉贾建设的表情,贾建云意识到自己表述不清,连忙解释道:“傻柱本名何雨柱,‘傻柱’只是他的小名。
你找他是有事吗?”
贾建设见状顺势说出心中打算:“你或许听闻过,我随姥爷学了不少家传手艺。
这何雨柱出身厨艺之家,若你与他熟络,不如借今日请客之机邀他来帮忙,我也早想与他结识交流一番。”
贾建云恍然大悟,觉得此事可行。
毕竟当年傻柱他爹何大清带着寡妇去了保城,那时他还年幼,与妹妹一同投奔父亲却被拒之门外,只能靠父亲私下寄钱及邻里接济成长。
去年,他凭借从小练就的手艺进入钢厂厨房工作,月薪二十五元。
而自己家老爷子生前对他多有帮助,他与自己关系也不错,邀请他来做饭绝无问题。
贾建云应允后立即起身:“好,我和他关系不错,这点小事他定会答应。
他家就在隔壁,稍等,我去请他过来。”
话音未落,他已迈步走出门外。
---
何雨柱房外
贾建云站在门帘外喊道:“傻柱,你在不在?”
屋内,何雨柱正半卧着,今日工厂休息,他正等待妹妹何雨水来告知午饭时间,却迟迟不见人影,却听见隔壁贾建云在外呼唤自己。
\"好不容易盼到休息,谁知道又要出什么状况。” 何雨住低声嘀咕着,走出门,没好气地对门口的贾建云说道:\"大呼小叫的干啥,找我啥事?\"
贾建云听出他的语气,也不介意,只当他是直性子。
他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让何雨柱去帮忙的事。
何雨柱听完后平静地说:\"帮忙可以,但我午饭还没弄,一会儿忙完你们的,我家的饭怕是要晚了。
你得让我带点回去,给我和妹妹吃。”
贾建云点头答应,觉得这要求合理。
何雨柱确认之后便去交代妹妹,随后跟着贾建云前往贾家。
贾建设正坐在屋内,心中充满期待,想着即将见到年轻的何雨柱。
他暗自估算,此时的何雨柱大约十九岁,而何雨水则约十三岁。
很快,贾建云带着何雨柱走进屋里。
贾建云介绍道:\"建设,这是何雨柱。
何雨柱,这是我的堂弟贾建设。”
贾建设站起身,抱拳行礼:\"孔家菜传人贾建设,见过何师傅。”
何雨柱愣住了。
一路上贾建云已说过贾建设是街道干部,怎么现在又冒出了个孔家菜传人的身份?他还没反应过来,便随意拱了拱手:\"谭家菜,何雨柱。”
何雨柱没好气地瞪了贾建云一眼:\"你不是有厨子了吗?找我来就是逗我玩?\"
贾建云被何雨柱目光注视着,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解释。
贾建设见何雨柱直言直语的模样,虽早有心理准备,却仍忍不住在心中暗自赞叹。
但他并未因此为难这位远亲,而是主动替贾建云解围:“何师傅,是我拜托建云请您来的。
听说您和我都是从小学厨,都擅长官府菜且传承家艺,缘分难得,就想与您结识。”
何雨柱听罢贾建设的话,不便再对贾建云冷脸相向,遂以更温和的语气回应:“原来如此!交朋友自然无妨,只是听建云说你是街道干部,怎么又做起厨子了?”
贾建设闻言笑答:“何师傅,我的本职确实是街道干部,但这不妨碍我爱下厨。
从小养成的习惯,改不了的。
不过如今因工作关系,也只能在家掌勺了。”
何雨柱点头赞同,言辞间愈发随和,还调侃了一句:“说得对,小时候怎么学,长大就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