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母提前得知了黄家婆婆最近要回娘家,黄家就黄母和一个小屁孩在家,她心中暗喜,觉得今天就是实施计划的好时机。
在到黄家之前,用黄家这个片区接生婆家儿子和敌特联系的证据,拿捏住了这个接生婆,让她在接生的时候,帮忙调换两个孩子。
而这个接生婆,也确实被拿捏住了。
她儿子参加过国军,但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舍不得让他上战场,就找机会让他当了逃兵,在国军撤退的时候,他们也没能跟着一起走。
但在新华国刚成立不久的时候,内部还不是很稳定,那边的人总是蠢蠢欲动的,又趁机找上了她儿子。
她那遭瘟的儿子没抗住利益的诱惑,答应帮那边的人做一些事。
她一开始也不知道,但慢慢的也察觉到了自己儿子在干什么。
她真的是不想再过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对儿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儿子已经陷进去了,也被那边的人拿捏住了证据,没办法抽身了。
她有什么办法呢,她就是一个普通女人,丈夫在战乱中死了,就剩下他们孤儿寡母,她也是靠着接生的本事,一点一点的赚钱,把这个儿子养大了。
她在这世上就只剩下这么一个和她血脉相连的人了,她又怎么忍心不管呢?
因此,她也只能在儿子每次做完事后,默默地帮他善后,做好收尾工作。
他们娘俩一直以来都非常小心谨慎,自以为没有人发现他们和敌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就在某一天,一个孕妇突然找上门来,告诉她,她们帮助那边做事的事情已经被人察觉了。
她一开始确实对这个孕妇动了杀心,毕竟自己作为一个寡妇,在这个混乱的年代里,能够独自将儿子抚养长大,绝非凡人。
但是,面对对方的周全准备,她最终还是不敢轻易下手。
而且,如果这个孕妇对自己没有任何所求,那么她应该会直接前往公安局举报,而不是选择来找自己。
事实上,胡母在来找这个接生的赵婆子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她不仅问中医要来了能短暂让人失神的药粉,只要赵婆子想伤害她,她就用这些药粉。
她还把她收集到的关于赵婆子和她儿子通敌的证据交给了可靠的人,她要是出了事,就让那人把这些证据寄给警察。
赵婆子见胡母就只让她帮忙换孩子,对于她来说,这不算什么大事,就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赵婆子之前给大户人家干过,也给他们接生过很多次,什么腌臜事情没见识过。
在她看来,胡母这还不算最狠毒的,她还见过比这更加狠毒的。
胡母告诉了赵婆子黄家的位置,恰巧,赵婆子有个朋友住在黄家附近,胡母觉得就连老天都在帮她,给她创造这么好的机会。
胡母告诉赵婆子,她会给生产的时候创造除了赵婆子外,没有其他人在场的场面,希望赵婆子能把握好机会,不要让她失望。
两人商定好具体的行动细节后,胡母就离开了,之后就没有再见过面。
直到胡母找到机会,也就是黄家只有黄母和黄家大儿子在家的时候。
她提前去找了赵婆子,让赵婆子去她的朋友家串门,而自己去黄家找黄母。
胡母找机会给黄母下了一点催产的药,大部分药都留给自己吃了,毕竟她要保证自己今天生。
她相信在那些催产药和惊吓下,黄母今天必然早产。
很快胡母就要生产了,黄母在受到胡母突然生产的惊吓后,也隐隐有发动的迹象。
再加上前面服用的药物的作用,黄母也渐渐要生产了。
这时,赵婆子的朋友正好送她出来,看到黄家有人要生产,家里却只有一个小孩子。
她知道赵婆子干了很多年接生的活,就拉着她一起去帮忙了。
赵婆子和朋友一进门,便迅速而熟练地安排起了一切。
她让朋友负责烧热水,同时巧妙地找了个借口,将那个好奇的小男孩支了出去,以确保接生过程就只有她一个人在。
由于胡母在怀孕的时候,对肚子里的孩子不算上心,吃的也就不太多,孩子就比较小,很快就生出来了。
给胡母接生完,赵婆子又迅速的去帮黄母接生。
黄母虽然这次是早产,但她毕竟已经有过一次生育经历,这是她的第二个孩子。
在赵婆子的专业指导下,黄母也顺利地诞下了一个男婴。
然而,由于早产,黄母的身体极度虚弱,生完孩子后很快就耗尽了力气,连看一眼自己孩子的力气都没有,只能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休息。
邻居听到黄家的声音,又看了看黄家有人帮忙接生,就去传达室给在厂里上班的黄父打电话,告诉他他媳妇儿要生了,让他快点回来。
赵婆子趁人不注意就把两个人的孩子换了过来,其他人也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
因为胡母足月生下来的女儿和黄母不足月生下来的儿子竟然差不多大,所以被换了也没有被任何人怀疑。
黄父在厂里接到电话后,得知妻子早产的消息,立刻让同事帮忙请假,然后匆匆赶回了家中。
到家后,他得知妻子给自己生了个女儿,但心中并没有丝毫的失望,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他去房间看了看,见黄母只是生产太累睡了过去,也没有大出血什么的,应该没什么大碍,他的心放下了一大半。
想到毕竟是早产,自己母亲不在家,他打算明天请假,再送妻子和孩子一起去医院检查一下,他才能彻底放下心来。
见妻子的好友也在自家,他又去传达室给胡父的厂里去了个电话,告知他,他的妻子在自己家生了,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胡父接到电话时,他是很开心的,因为自己又有一个儿子了,这说明他厉害。
他随即向工厂请假,借来一辆板车,带上自己的老娘和厚重的礼物,满心欢喜地前往黄家。
两家住的不算远,走路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到了。
到了黄家,胡父把带的厚礼给了黄家一份,又给了接生婆一份,然后就带着胡母和孩子回家了。
就这样,两家的孩子彻底调换,胡荣凯和黄燕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