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去的路上,两人聊起了最近家属院里大家热议的话题。
叶枝忍不住抱怨道:“要不是看在我和她曾在同一节车厢过来,我今天才不会特意过来看望她呢。我总觉得她这个人有点怪怪的,说话既不直接,又总是那么暗戳戳的让人不舒服。”
温书渝思索片刻后回应道:“或许她就是比较习惯用这种方式与人交流吧。”
叶枝突然好奇地问:“诶,你说说看,张玲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名声在整个大院里变得很糟糕啊?”
温书渝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回答:“我猜她应该不知道吧,毕竟估计没有人会主动跑到她面前告诉她这件事。”
叶枝非常赞同地点了点头,接着说:“也是哦,如果张玲知道了,那她肯定会跟吴秀大吵大闹一场,到时候咱们家属院可就有热闹看了。”
叶枝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不禁感叹道:“我之前还挺同情何丽的,听她说丈夫和孩子都没了,而且还是隔壁叔叔介绍我去她家里吃饭,谁能想到那里私下里居然是个敌特窝点,更没想到那位叔叔早就被敌人渗透了,唉!真是世事难料啊!”
温书渝也叹了口气,“诶!谁能想到呢?他都已经做到了军区后勤部长了,在普通人看来,这个位置已经他们一辈子都够不到的了,竟然也不满足,还背叛祖国。”
“是啊,他们就是一群白眼狼。”
吴秀家贡献的笑料已经够多了,聊敌特的话题又过于沉重,温书渝不想继续。
于是她转移话题,问道:“你今天下午去不去山里,咱们去摘点野菜,采点蘑菇。”
陆璟珩他们军队驻扎的附近也是有山的,不是那种很高的山,平常家属院的嫂子们和大队里的村民会上山找点吃的。
现在还在特殊年代,温书渝手里虽然有钱,但是她们家只有陆璟珩一个人工作,票据是有限的,所以她想吃好吃的也得想办法。
温书渝看着家中菜地里的蔬菜,这些菜已经成熟了,长得很茂盛,但数量并不多。
尽管家里只有两口人,这点蔬菜也无法维持很长时间。
叶枝家的情况与她家类似,因此温书渝决定邀请她一同前往采摘野菜。
对她们来说,这不仅可以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还是一种消遣时光的好方法。
叶枝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我们可以叫上李嫂子一起,人多更有趣呢。”
叶枝一个人在家时感到无聊,外出寻找事情做总比无所事事要好。
“好呀,到时候我们来找你。”
说完之后,两人各自回到家中,开始准备午餐。
回到家后,温书渝坐在院子里休息片刻。她意识到最近几日的生活变得混乱不堪,于是决定整理一下近期的思路。
首先,她自己遭到了绑架;接着,何丽的小店被查出存在问题,最终问题追溯到了军区后勤主任那里,牵扯出了许多不良分子,也空出了许多职位。
最近这段时间,家属院里面的氛围变得有些微妙,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纷纷以“好好来往”为借口,试图与温书渝套近乎、拉关系。
然而,温书渝心里明白得很,这些人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讨好自己,从而让她们的丈夫得到升迁的机会。
可问题在于,连温书渝自己也不确定她家男人到底能不能升职,哪有心思管别人啊。
再说了,能不能上去看的不是个人的能力有与素质吗?
所以这些人来找她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嘛!
尽管如此,每当有人来敲门时,温书渝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打开门,并热情地迎接她们进屋聊天。
当然啦,那些送上门来的礼物,她可是一概不收哦!
因为温书渝非常清楚,如果收下了这些礼物,那无疑就是欠了人家一个人情,也容易牵扯不清。
而这种人情债,往往比金钱债务更让人头疼。
这不,刚刚吃过午饭,温书渝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隔壁去找李秀兰。
今天正好是星期天,按理说孩子们应该都不上课了,但李秀兰家的孩子们都出去玩了,家里显得格外冷清。
不过,除了李秀兰之外,还有其他几位邻居也在这里,温书渝并不熟悉。
见到温书渝缓缓走近,一位身着朴素却满脸堆笑的女人立刻迎了上来,热情地招呼道:“哟,这不就是咱们温婉动人的温嫂子嘛!真是越看越漂亮,和咱们英勇帅气的陆副团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了,是‘郎才女貌’,瞧瞧我这记性,真是该打,关键时刻掉链子。”
说着,她还佯装生气地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引得周围人一阵轻笑。
旁边另一位身着花布衣裳的女人,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接话道:“可不是嘛,小花你这记性,真该多读点书了,那可是‘郎才女貌’,形容得再贴切不过。瞧瞧,咱们温嫂子不仅人长得美,还是高中毕业的文化人呢,哪像某些人,初小都没毕业。”
言罢,她还不忘斜睨了刘小花一眼,眼神中满是得意。
刘小花被这一番话噎得脸色微变,却也不甘示弱,小声嘀咕道:“哼,就你能,不就多读了几本书嘛,有啥了不起的,人家温嫂子可没像你这样到处显摆。”
虽然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场的几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剩下一个人听到她们俩这么相互讥讽,没有过来来打圆场。
面对这样的场面,温书渝心中虽感些许尴尬——毕竟被比自己年长的人称为“嫂子”,多少有些不习惯,但她依然保持着温婉的笑容,尽量让自己显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