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在赵桓和主和派一起拼命搜刮金银的时候,各地的勤王部队也在赶来的路上。

正月二十一日以后,多股兵马开始汇集到开封城外,每天达万人以上。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武安军承宣使姚平仲率领着西北地区泾原路、秦凤路的军队先行赶到,紧接着鄜延路的张俊、韩时中,环庆路的汪洋、马迁,以及折彦质、折可求等人也带兵来了。除此之外,熙河路的姚古、秦凤路的种师中也在赶来,宋朝的兵力慢慢达到了二十万,这些将士都是大宋的百战精英。

而城外的金军满打满算只有六万,其中只有三万是女真兵,剩下的还都是投降过来的辽兵和幽州兵。

至此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战争胜利的天平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向宋朝倾斜。咱们的皇帝赵桓见状兴奋了,觉得自己又行了,他开始倾向主战,频频接见李纲等人。

此时,李纲提出了一个站位高远的宏大战略,即效仿周亚夫平灭七国之乱的打法,共分五步:一是占领黄河渡口,切断金军后路;二是对城下金军实施反包围,但围而不打、拒绝决战;三是分兵河北收复失地,彻底断绝金军归路;四是困厄城下金军;五是放其北归,聚兵黄河渡口、全面封锁。

可以说,现在宋朝手里的牌面相当于抓了俩王四个二加一把炸牌,占尽了优势,而李纲要比周亚夫更为狠辣,几乎就是奔着全歼金军设计的。按照李纲提出的想法,那就是全部军队由自己统一指挥,让他来组织人手好好给金兵们上一课。

似乎一切事情都很顺畅,那么,执着于杀敌报国的李纲能够如愿嘛?并不能。

有人说:“山河多灾变,靖康多妖孽”,这话是相当有道理的,战局刚一缓和,围在皇帝身边的宰执大臣们就立马捡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政斗。李纲的申请是递上去了,但李邦彦领着宰执们立马跑去跟皇帝建议了,说我们可以新成立一个京畿河北河东路宣抚司,来专门管理开封城外的军队,李纲就不要代管了吧。

而咱们的皇帝赵桓是个糊涂蛋,丝毫没有察觉宰执们搞的猫腻,当即也就同意了。这样一来,李纲手上就只有了打保卫战剩下来的三万多军队,根本无力组织起全面的战役。

势单力薄的李纲就这样被算计了,但这还不算完,他已经被这些争权高手盯上了,悲惨的命运还将在后面。

不久城外也出了事。

勤王军队暂时交给了种师道代管。种师道是名将家族“种家将”的第三代,祖父是赫赫威名的种世衡、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种谔,他本人也正是水浒传里鲁智深引以为豪挂在嘴边的“老种经略相公”。

种师道的确是名将,也非常会打仗,但问题出在北宋文官领兵这个事已经成了个传统。所以,各地来勤王的将领都不买种师道的账:我是河东路的将军,你是泾原路的将军,大家平起平坐,那我凭啥要听你的?

不要说其他诸路将领,就是西军内部也都是各玩各的。这西军军事家族里面有个“姚家将”,里面领头的将领叫作姚平仲。这一次的勤王就是姚平仲带着七千秦凤军来的,他头顶上被放了一个种师道以后,觉得很不服气,这时候就起了歪心思:你种师道牛你的好了,我撇开你单干不就行了吗?

于是姚平仲单线连上了皇帝:皇帝你听说过关云长千军万马之中取大将首级嘛?我给你表演一个,你晚上准备好庆功酒,看我夜袭取斡鲁补狗命。

这个时候赵桓正是处于主战的激动阶段,一听这个也很高兴,立马拍着大腿同意了计划。

按理说,夜袭这种操作的第一要义就是秘密性,讲究的是冷不丁杀出来吓你一跳,那皇帝和执行的将领之间就该是附耳过来悄悄说话,谁都不要让知道。但咱们的傻缺皇帝偏不,他很亢奋,也很激动,找了很多道士在宫殿门口做了场声势浩大的法事,占卜定下了袭击的日期为二月初一。

这消息一下子不胫而走,搞得全城人都知道了二月初一宋军要有大行动。这还不算完,赵桓又去开宝寺祈了福,在寺门口立起三面大旗,上书“御前报捷”,在不远处搭起了一座御驾阁楼,说是用来检阅俘虏。

城里人都知道了,城里的奸细也就知道了,那城外的金军肯定也能知道,于是偷袭这件事一下子就变得毫无隐蔽性可言。但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姚平仲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没办法,这个时候你不能不干了,皇帝可是眼巴巴在屁股后面看着呢。

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姚平仲趁夜悄悄摸进敌营,迎面就撞见了斡鲁补带着大队人马正揶揄的似笑非笑看着他。双方激战了一夜,遭遇埋伏的姚家军损失惨重,姚平仲拼死单枪匹马突出了重围,最后是只能畏罪潜逃。

姚平仲是实打实的名将,他找的偷袭时机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全是坑货的庙堂之下,任何名将都会被坑坏玩死。

而那些被围困还剩下的姚家军精锐,最后是被李纲救出来的。李纲一听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赶紧带着手底下的三个军出城拼死营救,一直打到第二天中午才把金军击退。

现在好了,事到如今损失这么大,主要负责人还跑了,引起了朝野共愤,那么现在谁来担责?结果是——李纲。

李纲当然是无辜的,他自始至终就不知道有这个什么袭击计划。但在李邦彦的宰执班子们看来,首先肯定不能让领导赵桓担责,也不能让城外的那些将领们背锅,那帮人军中关系是盘根错节,根本得罪不起,他们思来想去就只有让这个没有根基的李纲背锅最为合适了。

这一天,李邦彦带着一帮主和派的大臣浩浩荡荡地来找到了皇帝,跪在地上哭着说:“李纲一意求战,舍社稷于不顾,用军民的性命成就他自己的个人功劳,所以才致此大败。求皇帝明察,并治李纲的欺君大罪。”

此时,夜袭的失败已经让赵桓怕得瑟瑟发抖,于是他又立即倒向了主和:“原来金军这么强啊,连我们最厉害的西军都被揍得找不到北。那不要再搞什么抗战了,就按李邦彦你们说的,让李纲担责吧。”

阴险的李邦彦也是够狠,他趁机提出,为了平息金人的愤怒,建议把李纲绑起来送往金营请罪。好在赵桓还算有点良心,他挥了挥手没有同意,只是罢免了李纲的官职。

此时的皇帝一直在主战还是主和间来回犹豫,恰在这时群体事件“太学生请愿”发生了,而这个事件的起因就在于李纲的被罢免。

事情发生在二月初五,数百位太学生自发来到了宣德门静坐,并上了封奏书给皇帝。信是这么写的:现在皇帝您身边的人分为了社稷之臣和社稷之贼两种,前者主要是李纲,后者就多了,包括了李邦彦、李棁、蔡懋等人,然后太学生们建议,皇帝你要亲贤臣、远小人,给李纲恢复清白、重新给予重用。

太学生请愿的事情很快轰动了开封城,更多的人来到了宣德门,不到半天时间,静坐的规模就达到了几万人,到了中午人数就达到了十万,在老百姓心里,只有那位李纲是真正爱护自己的好官,只要李纲还在,老百姓们就有指望。他们齐声呐喊着,声称除非见到李纲复职,否则就不离开。

正在这时候恰好散朝了,群臣们从这里路过要回家,有几个眼尖的就认出了李邦彦,众人立刻围了上去,指着他鼻子大骂奸臣,数落他的罪过,甚至有人上去开始撕扯他的衣服。在几个太监的拼命阻拦下,李邦彦几乎是赤裸着上身才得以狼狈逃跑。

皇帝赶忙派分管军事的吴敏出来告诉大家,现在军事失利,只能向金军求和,等金兵一走就给李纲复职。其实这时候就能够很容易看出来,皇帝和宰执们已经倾向于彻底跟金人服软了。

但这样的答复根本不可能让群众满意,人们搬来了登闻鼓,抵着拱门不停地敲击,后来鼓被敲破了,大家就齐声呐喊,那声音是惊天动地。

开封府尹王时雍是李邦彦的门人,主和派的爪牙之一,他的职责就是维护首都治安,辖区闹出这么大事,他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去安抚百姓。但这个家伙显然是没闹清楚形势,还拽着官威喊道:“你们这样做是在威胁天子,是欺君罔上。要是还不赶紧散去,就抓你们进监牢。”太学生愤慨地回答道:“以忠义去死谏天子,比你们这些奸佞去欺诈天子不是好多了?”

王时雍还想继续说话,有人就伸手拽住了他的衣领,紧跟着一群人涌了过来,把他吓得是赶紧撒腿就跑。

天色渐晚,而民众的情绪也愈发的激动,有人已经开始撞击宫门了。守卫宫殿的殿帅王宗濋向皇帝汇报,告诉他如果不听从民众的呼声,转眼间就要民变了。

皇帝吓坏了,赶紧传旨召李纲来官复原职,但李纲此时在皇宫的另外一个角落浴室院待诏,走过来要半个时辰,皇帝只好派遣身边一个叫作朱拱之的太监先去告诉群众,说李纲和复职诏书随后就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情绪这时候已经失控了,朱拱之刚到宣德门,有人立刻将他围住硬是给踩跺成了肉泥,而他的死也标志着民变正式开始了。

血腥气刺激着所有人,人们开始失去理智。有人大声喊着“杀死内臣无罪”,拉过守在宫门口的十几个太监,将他们杀死,取出内脏抛洒在宫墙上,砍掉脑袋挂在竿子上。

到了这时,民变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一旦见了血,人们就很难控制住理智,下一步必然要冲击皇宫了,到时候皇帝的生命安危也就成了个未知数。

关键时刻李纲赶到了,他叫停了所有人,热泪盈眶地表示着感谢,告诉大家,皇帝已经给自己复了职,担任的是副宰相兼京西四壁守御使,并请大家放心散去,立即回家。在李纲的不停劝慰下,一场激烈的民变慢慢消弭了。

公道自在人心,这场为了正义而战的民变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就是把那个怂包宰相李邦彦吓得直接退休了。被围堵住差点跑不掉的经历让他后怕不已,赶紧就打了申请跑路。

另一个结果却是让赵桓又一次地倒向了主和。此时赵桓的心情是无比憋屈,这是大宋开国以来民众第一次胁迫皇权,让他只能无奈地委曲求全;而主战派的风吹草动就能调动民众,让他更是心生厌恶。

他的复杂心情,在二月初六给斡鲁补的书信中流露了出来。由于要向金国解释夜袭事件,皇帝在去信中就发了牢骚,他说,昨天城中民变,杀了十几个宫人,还威胁官员,搞得许多宰执都不敢来上班了,李邦彦退休,赵野请假,王孝迪、蔡懋辞了职,现在宰执之中只剩下吴敏、耿南仲以及李棁还在任了,现在他已经是无计可施、焦头烂额了。从这封信里,我们能很容易地看出皇帝那种无可奈何的压抑。

——现在的局面是特别的混乱,就让我们一起好好捋捋戏台上的几方都在做些什么。

一方面,主战派的将领们变得越来越积极主动。关门打狗的战略态势已成,优势决然在我,虽然皇帝已经在主导求和,但城外对金军的军事行动仍在积极展开,种师道其后组织了一次战斗,正面将金军击败,杀死了好几百人。

一方面,为求和进行的搜刮工作也在加速。上次的民变事件提醒着李邦彦、李棁这帮人,如果金军最终被击溃,那就意味着求和是错误的,意味着开封人民前一段时间的受苦受难是他们造成的,那到时候自己这些大臣很可能被愤怒的民众给扯成碎渣。只有让金军赶紧离开,才能证明他们的求和是对的,才能推卸掉这些责任。

接下来朝廷更是将各种美食美酒、古玩字画送给金军,甚至把大量女人都送了过去。在一封信里,斡鲁补甚至还恶趣味地感谢皇帝送了百余个美女给他,并表示不忍心让这些人离开父母亲人,等他用完后,离开这里时会还回来的。

再看看金军那边是什么情况呢?金军不过六万人,而勤王军队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宋军越来越频繁的军事行动也在时刻给予他们压力,此时他们最好的策略,莫过于拿着既得利益赶紧跑路,只要能够平安地撤退就是赢家。

好,此时的局面大概已经清晰了:皇帝和宰执们特别害怕城外的金人,围城的金人又害怕城外的二十万勤王大军,而城外的勤王援军却不得不接受朝廷的指挥,想打大仗却不能打,只能跃跃欲试的小打小闹。

一边主战、一边主和,一个大国政权在大战面前表现得如此人格分裂,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第一次,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答案是出在了皇帝身上。封建王朝发展到了宋朝这里,已经发展出了一套相当听话的官僚系统,皇帝要是想干点啥事,基本上还是无往不利的。但要是皇帝老是拿不定主意呢?

赵桓本来脑子就不太通透,遇到事情就是拎不清,在对待金国问题上,皇帝也一直是摇摆不定,而大宋的官僚系统又特别顺从,结果上上下下也就一起精神分裂。

大宋啊,在这么个国家危难的时局,摊上这么一个蠢如鹿豕的老大,是何其的悲哀和不幸。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天唐锦绣房俊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中华第四帝国重生我无敌大清隐龙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