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证明自己的赵光义冒天下之大不韪干了一件大事,开宝九年(976)十二月二十二日,赵光义改元太平兴国。按照王朝传承的制度,新皇帝改新年号,应该是上一个皇帝死后的下一年,结果赵光义当年就改元了。
他要尽快彻底抹除自己哥哥在这个国家的印记,要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我管理这个国家不受任何约定俗成的礼法约束,你们都要顺着我的心意来。
紧接着,赵光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更名换策运动。以前太祖亲自起的地名、机构名、官名都被赵光义换掉,比如禁军部队中的铁骑改为日骑、龙骑改为龙卫,京城的龙兴寺改成了太平兴国庙。然后,他又大面积废除了太祖在位期间的一些政策和决定,凡是太祖喜欢的人,他就不用,凡是太祖要惩罚的人,他就尽可能赦免。
对于太祖碍于情面还未收服的南方唯一小国吴越,赵光义采取了骗的方式,获得了国土。毕竟吴越在灭南唐之战中为大宋立有大功,如果换作赵匡胤处理这件事情,会光明正大地和钱俶谈清楚,用真诚来感化对方,会考虑到朝廷威望、皇帝形象、乃至大宋国祚绵延长久,而这些在赵光义眼中都不重要,他像是一个锱铢必较的账房先生,只考虑怎么花最小代价赚眼前最多利益。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三月,吴越国国主钱俶受赵光义邀请,前往开封。钱俶以前也曾多次到过开封去朝见太祖皇帝,这一次去拜见新皇帝,钱俶也不疑有他,倾国之力准备了非常丰厚的礼物,而且按照新皇帝的要求,他还带上了太子和国家的几位重臣,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开封。
但后面的事情让钱俶始料未及,赵光义非常高兴地接见了他,也安排了专门居住的宅院,然后他就发现自己出不去了,赵光义也不再搭理他了,好像就已经把他彻底忘记。他反复上表请求废黜吴越国主称号,以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只求让自己回去,但奏章如同石沉大海一样再无音信。
此时此刻,钱俶和他的臣子们才终于明白,自己被骗了,再也回不去吴越了,君臣抱头痛哭之后,决定上表献国。就这样,赵光义得意地向大家宣布,不花一兵一卒,就把大宋南边的割据政权给彻底平定,太祖没有做成的事情他做到了。
赵光义这种鬼蜮伎俩地过多使用,被宋朝人乃至整个后世所不齿,很多野史杂记一遍遍地在质问,赵光义这么做良心怎么不痛,怎么会好意思还去炫耀。其实也没必要大惊小怪,这世上人心百变,至善至恶都属正常。
赵光义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行动,证明给天下所有人看,我赵光义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不是因为我哥哥是皇帝,而是因为我更强。我哥哥做不到的,我来做,我哥哥做错的,我来弥补,以后这个国家将在我的领导下,会变得比以前更好。
这场轰轰烈烈的荒谬运动最终凝成《太平御览》书页间的斑驳墨渍。当钱俶在囚禁中郁郁而终时,赵光义正对着南郊新立的丰碑大笑,碑文上\"超越前圣\"四个鎏金大字在夕阳下淌出血色。而大相国寺的晚钟恰好敲响,惊得藏经阁顶的铜铃铛簌簌作响,在这里,某个佝偻的老庙祝从佛龛深处摸出卷《开宝刑统》,枯指摩挲着太祖御批的朱砂小字,任香灰把浑浊的泪烫成两行沟壑——总有人在缅怀过往真正的辉煌。多年后,这些册页成了我们考据历史的宝贵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