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润滑脂的初步成功,让周宇和张景都松了口气。
但看着那并不算高的产量,周宇还是皱起了眉头:“张总,这速度还是有点慢啊。南边等着急用呢。有没有办法再快点?”
张景闻言,脸上露出苦笑,直接从办公桌上抽出一份最新的油田开采报告,递给周宇。
“周院士,不是我们不想快,实在是……条件不允许啊。”
他指着报告上那几条持续走低的曲线:“您看,我们这几个主力油田,都开采这么多年了,油层渗透率一直在降。”
“现在常规的注水、压裂这些增产法子,效果越来越差,基本上已经到极限了。”
“原料跟不上,这副产物的产量,自然也快不起来。”
油层渗透率下降?
常规技术到极限?
周宇看着报告,又联想到微生物裂解技术的原理,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张总,”他放下报告,眼睛发亮,“你说……咱们能不能换个思路?”
“换思路?”张景一愣。
“对。”周宇越想越觉得可行,“咱们一边开采,一边修复油层。”
“修复油层?”张景更懵了,“这怎么修复?”
“用微生物。”
周宇解释道,“我们那个裂解技术,用的微生物不是能分解重质原油吗?那它肯定也能分解堵塞油层孔隙的那些蜡质,胶质之类的杂质。”
“咱们可以定向培育一些菌种,专门用来清理油层通道,提高渗透率。”
“还有,”周宇越说越兴奋,“那个副产物生物基酯,不光能做润滑脂,它本身就是一种性能很好的表面活性剂。”
“咱们把它简单改性一下,完全可以替代现在用的那些污染大的化学钻井液,压裂液。
这样一来,既环保,又能进一步改善油层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一边用微生物打扫油层通道,一边用副产物,做环保的开采工具?
张景听得眼睛都直了,他被周宇这个“边开采边修复”的疯狂想法,彻底惊住了。
如果真能实现……那黑土油田,不,是整个华夏的石油开采,都将迎来一场革命。
“这……这能行吗?”张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理论上绝对可行。”周宇肯定道,“但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对微生物进行精确的基因调控,还要实时监测油层环境的变化,调整注入方案。”
“这需要……你们油田的地质数据,开采数据,和我们实验室这边的生物工程,数据模拟能力,进行深度的实时共享和协同作业。”
“没问题。”
张景一拍大腿,“数据共享,全力配合。周院士,您需要什么,我们给什么。”
他立刻把助手姜婷婷叫了进来:“婷婷,从现在起,你就是咱们油田和周院士实验室的技术协调专员。”
“你的任务,就是以最快速度,搭建起一个安全,高效的实时数据共享平台。所有技术上的对接协调,你全权负责。”
“是,张总。”姜婷婷眼睛也亮亮的,显然对这个任务很感兴趣。
她可是名牌大学化工系的高材生,专业知识扎实得很。
说干就干,姜婷婷立刻投入工作。
仅用了两天时间,一个连接油田数据库和“蜂巢”实验室超算的实时数据共享平台,就初步搭建完成。
……
陆总设计师,又急匆匆地找到了周宇。
“周宇,你看这个。”陆总递过来几张打印出来的卫星照片,“这是漂亮国代表团那边,提供的最新情报。”
照片上,越猴国边境地区的一些山林地带,出现了不少伪装完美的挖掘痕迹,和疑似地下工事的入口。
“他们在搞地下工事。”陆总声音低沉,“这帮猴子,看来是铁了心要跟咱们打持久战,想利用丛林和地道消耗咱们。”
他顿了顿,语气有些复杂:“漂亮国那边,倒是挺好心。”
“他们隐晦地表示,愿意提供一批高精度的红外探测设备和技术支持,帮咱们找出那些藏在地下的老鼠洞。但是……”
陆总看着周宇:“他们提了个条件,要求我们……开放一部分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作为交换。”
用航发技术,换红外探测设备?
周宇眉头一挑。
漂亮国这算盘打得倒是精明。
既能帮华夏对付越猴,间接牵制毛熊,又能趁机窥探华夏在航发领域的实力。
周宇心里快速权衡着。
红外探测技术确实是短板,对付丛林地道战很有用。
而航发技术……涡扇-10改的核心技术肯定不能给,但一些相对成熟或者……自己魔改出来,看似先进,实则留有后门的边角料技术,倒是可以拿出来做做文章。
“陆总,”周宇有了主意,“直接给技术肯定不行,但我们可以换个方式。”
“哦?怎么说?”
“咱们可以提议,跟他们联合研发,一款新型航空发动机。”周宇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名义上是合作,共享部分理论和数据。”
“但实际上,咱们可以借这个机会,反过来吸收他们在材料工艺,精密加工这些咱们短板领域的技术和经验。”
“至于红外探测设备,就当是他们联合研发的诚意金了。”
用一个“联合研发”的空头支票,去套漂亮国的真金白银和工业技术?陆总听得眼睛都直了,半晌才憋出一句:
“你小子……真够损的。”
这个方案上报后,漂亮国那边竟然也没怎么犹豫,欣然同意了。
在他们看来,华夏的航发基础薄弱,所谓的联合研发,主导权肯定在自己手里,能借机摸清华夏的底细,顺便卖个人情,怎么算都不亏。
就这样,一个各怀鬼胎的合作意向达成了。
解决了这件事,周宇正好接到了彭山的电话,邀请他回一趟华东军工厂。
再次踏入熟悉的军工厂,彭山直接拉着周宇去了家属院的小酒馆,兴奋地告诉他:“周小子,告诉你个好消息。
咱们第一批改进生产的那五十辆新坦克,已经全部运到南边前线了。”
“部队反馈回来的初步评价,好评如潮啊。”
周宇听着,也是一阵感慨。
从重生到现在,才短短半年多时间,华夏的军工技术,在他的推动下,竟然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越了前世十几年后的发展水平。
……
另一边。
国防部收到了紧急军情:越猴,在边境线上动手了。
虽然只是小规模的炮击和试探性进攻,但战争的序幕,已然拉开。
最高层立刻召集,紧急作战会议。
各军种大佬,主要军区负责人齐聚一堂。
就在会议即将开始,讨论具体作战方案的时候,叶老却突然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要求:
“把周宇同志也叫来参加会议。”
让一个搞技术的年轻院士,参加最高级别的作战会议?
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不少人面露疑虑。
叶老却力排众议,语气不容置疑:“未来的战争,是技术的战争。周宇同志,对我们新装备的性能和潜力最了解。”
“他的意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