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终于结束了,杨山对自己的月考成绩是相当的满意,5门功课他考出了420的惊人成绩,全班排名第四。要不是受制于他可怜的70分左右的语文和政治成绩,他几乎能在全年级的拔尖了。不过这只是小考,还不至于贴成绩榜。同桌的桂花同学看到他的分数后眼睛又开始发飘了,仿佛飞走的最佳夫婿兜了个圈子又回来了。
拿到试卷后,杨山自己做了一些总结:
1、数理化之所以那么高的分数,是因为所考内容就是之前一个月所学,涉及到以前的知识点也都是非常基础的。所以他在课堂认真听讲不过是在恢复过去的记忆,自然要比别人接受更快更好。
2、语文掉分大部分是需要古文和死记硬背的知识,和他在前世所学存在很大差异,看来在课堂上用功远远不够的,需要课下在挪出更多的时间去加固。
3、政治理论是成体系的,初中从开始到现在所教授的内容都是递进的,而他对这些知识并没有调理清楚,所以在做政治题尤其是一些讨论和解读题的时候,写出的答案观点凌乱不堪,顾前不顾后,让他自己都有些看不下去。
由此杨山得出结论,期中考试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不能执着于课堂上讲的那些了知识了,很可能拼的是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因为期中考试其实就是整个学期内容的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而考完试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是用来复习整个初中的知识,为结业升学考试做准备的。
不过这个分数也让杨山大大松了口气,考高中比他想象的要容易一点。他在没有作弊器帮助的情况下(穿越本身不算),都能做到这个程度,那等他从现实世界拿来辅导教材之后,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刚下学,乔娜又过来叮嘱了,“明天上午我去你家,你家是在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对吧。”
真行,人家连这个都打听到了,“对,在倒座房小院最里边的那个屋子。”
“说定了啊!”乔娜转身走了。
本来昨天早上就是放粮的日子了,结果杨山让班主任吓的没敢请假,不得不拖到今天,杨山一路小跑着往粮站而去,要赶在人家下班前把粮食拿到。等去了以后才发现,闫解成来这里当临时工了。估计是供销社的活儿没了,三大爷又托人来的这里。
有熟人好办事,虽然剩下的粮食看起来不怎么样,可是份量还是够的,而且因为没有细粮,在给他按比例换成粗粮后,还多给了他5斤红薯,杨山感觉值了。这个世界的他并不觉得粗粮有多难下咽,虽然味道确实不好。更何况他还能在鸽子市以更合适的比例换到细粮。
背着20多斤的粗粮(其他的定额杨山换成粮票交给学校食堂当午饭费),杨山和闫解成有说有笑的朝着四合院走去。
走到没人的地方,闫解成冲着杨山神秘的说道:“三蛋,周末有天大的好事等着你呢,你小子运气真好。”
说这话的时候闫解成眼里都充满的羡慕。
杨山第一反应是有人给他说媒了,随即又直接否定了,没有哪个人会给一个15岁还不着调儿的半大小子说媒。杨山接着脑子又转了几圈,还是想不出来能有啥好事儿落在他头上。
“能有啥事儿啊,解成哥,我想不出来,你直接告诉我呗。”
闫解成摇摇头,“我可不敢说。我是昨天偷听我爸和一大爷聊天知道的,我真的不能说,反正周末你就知道了,我给你保证,绝对是好事儿。”
看着闫解成为难的样子,以杨山性格也不会再去追问,于是就自己瞎琢磨起来。
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烛夜已经否定了;他乡遇故知更是不存在,老家的人前两天刚来过一封信;久旱?一大爷他们知道我想要什么?那不可能;金榜?这个似乎一大爷他们也帮不上忙。
那还会有什么能让闫解成都羡慕的好事儿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对不对,这个是志向,跑题了。
成家、立业、儿孙满堂……?
等等,立业。
对,就是这个,杨山找到了答案。
应该是一大爷和三大爷要给自己介绍工作,而且这个工作估计要比扫大街好,甚至比闫解成的粮站临时工的工作还要好,所以他才会面露羡慕,是什么工作呢?不对,不会是三大爷,如果他有那本事,闫解成也不会到处打临工。
这个工作是一大爷给找的。
那这个工作最可能得就是在传说中的轧钢厂里干活,毕竟一大爷能说得上话的也就在厂子里了。正式工不太可能,自己只有15岁,就算有了初中毕业证那也非常难,一大爷没那个能力把自己一次性弄成正式工,至于学徒工,可能性也不太大,一大爷有这个本事也不会用在自己身上。
所以只能是临时工了。
即使是临时工,也是非常难的。现在正是困难时期,国家已经三令五申禁止企业胡乱聘用临时工,试图缩减城镇人口,减轻城市粮食压力。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能拿到一个临时工的名额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是真的,那一大爷是真使力啊!
一大爷为啥帮自己呢?这还用想?看过同人小说的人都知道一大爷在想啥?
杨山对于从备二升到备一甚至直接转正没有半点兴趣,反而有种被算计的厌恶。可一大爷这事儿做的是有底线的,人家也是真心实意付出了,现在杨山能做的就是提前想办法推掉这件事。
哦,还有一个问题,一大爷为啥要找三大爷说这事儿呢?似乎三大爷也帮不上什么忙的。
这个一时杨山没琢磨明白,只好暂时先放放。
杨山的脸色逐渐冷了下来,一路上也没再和闫解成聊天,只是低着头使劲想着推掉的办法。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只要在一大爷开口前用别的事情堵住他的嘴就行了,比如:更好的出路。想通了这点,杨山不由得松了口气,现在能不和一大爷翻脸还是别翻脸,他还是个小屁孩,没有硬抗的实力。
进了院子门口临分别之际,杨山也同样神秘的冲闫解成低声说,
“那个工作我不会要的,嘿嘿。”说完就自顾自回家了。
闫解成一下子就傻了,他回想了半天都没想出来自己在哪里说漏了嘴,这事儿看来要黄汤儿啊。
闫解成赶紧回家,嘴里念叨着,这事儿和他没关系,不是他搅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