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护卫队最后成型是什么样子的。
刘耀文离开的这一个月,其他组的几个都默契的选出来了一个带头人,这个人也不是看你和哪个干部是自己家人,都是实打实的从一次次的进山打猎中磨练出来的,其他人也默契成认的领头人。
在刘耀文传授训练过程中,也能凭借天赋和体质,胜过其他人,这几个人顺理成章的成了他们小队的小队长,而刘耀文这组,因为从来没有去打猎,也没有哪个人能突出的冒出来,刘耀文带着一身的本事回来,他都能教导所有的人了,当个小队长还是什么难事儿?
刘耀文不是带回来几条枪吗?可不是给你小队长配的,是给枪法最好的人配的。你枪法不好,对不起,你是小队长也没资格拿,就配拿烧火棍似的土火枪。
口号从参差不齐到整齐划一,从有气无力到铿锵有力,让乡亲们的心越来越安定,哪怕明年真的熬不下去了,这群嗷嗷叫的小伙子也是他们村子的种子,是希望,也是延续……
一个月就在这吵吵闹闹中度过了。
一个月后,在全村的见证下,护卫队进行了一次大比武,不只从比武中选出所有的小队长,副大队长还有根据个人素质分配配枪。
首先就是各组选出自己的小队长,不出意外刘耀文是三组的小队长。
一组的小队长竟然是王吉,自从王寿犯了错误,王老大就把他的名额拿走了给了他自己的儿子王吉,毕竟老村长给他一通分析,他也不敢把儿子放到刘福手里。这让老村长又看低了他一眼。
二组的小队长是王安的弟弟王全。老村长这俩儿子,文的不行,武的还不错,这也算走出了另一条路。
四组的小队长是一个二十六七的青年,叫王大壮,人如其名,是挺壮的,干活也是一个顶俩的。
五组的是杨宝仓的儿子,杨满粮。
六组的是余得水。
至于长枪的分配就很有意思了,其他组的枪都是分配给小队长的,可是一组的枪却是分配给了一个姓张的小伙子,叫张言。没办法,王吉什么都比得过,就枪法比不过,因为张言他们家是猎户出身,他从小到大就和他爹上山打猎。
其实刘耀文从比武的时候就看出来了,这个张言处处的在让着王吉,可是这小子是真喜欢那杆枪,在枪法上是坚决不让。
这让王吉看着其他小队长人手一把长枪的小队长,心里是无比的不痛快。看着抱着长枪爱不释手的张言是无比的不顺眼。
刘耀文才不管王吉嫉妒的面目全非的样子,对几个小队长说:“接下来,就是我们这几个小队长的比拼了,我们休息一下,一会儿谁也不能留手,副大队长的位置在向我们招手了,谁赢谁坐上那个位置,也能让人心服口服。”
最后一轮比拼,那六个人是拼了老命了,刘耀文最强劲的对手,就是是那个王大壮。其他的都没问题,就是那个格斗,让他付出了所有的手段和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