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不要担心自己的粮食会被补贴到其他人身上,我们是按照以人为单位,根据男女老幼定时定量上交粮食的,不会强制让人把所有粮食都上交的。而且参不参加集体分配,全凭自愿,绝不强求。
而且还强调,粮食放在村里绝对安全,如果哪个胆敢打主意,坚决送稽查局去吃枪子儿,绝不留情。
老太爷最后说:“接下来三天我们所有的组长都会在我家,乡亲们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去我家询问。三天后我们会在这里举行投票,每户出一人,如果同意就投个绿豆,如果不同意就投红豆,我们少数服从多数,而且实在不愿意参加的可以到我这登记就行。”
然后就散会了。太爷爷站在教室门口看着侃侃而谈的老太爷,欣慰的笑了,总算有些模样了……
老太爷把他原来住的那三间房当成了临时村部,以前村里是没有村部的,需要开会了就会在老村长家里开,老太爷上来的时候,也把家里腾出一间空房,当成了村部。
这三天,家里络绎不绝的进出着许多村民,他们都有想了解一下具体内容的,毕竟把救命粮交出去,还是要谨慎一些。
他们想具体了解一下大锅饭的内容,还让刘福帮忙算一下自己家要每人每天交多少,如果要交四个月一共交多少。
这可忙坏了刘福,虽然前几天算过了,他们还想看他在算一遍确认一下,就怕给他们家算错了,更有甚者还拿着数据去找太爷爷,让他再给算一遍。
太爷爷都乐呵呵的给他们计算一遍。可太爷爷心里却给老太爷记了一笔,这也就是老太爷当村长,他才给帮忙,要是村长还是王安他爹,那他才不管呢!
这也是变相的支持老太爷,给他帮忙了。
村里整整热闹了三天,粮食不够吃四个月的人,都愿意把粮食拿出来参加,够吃到开春的,也希望相同的粮食多吃几天。所以投票的时候,绿豆比红豆多很多很多,所以少数服从多数,吃大锅饭就一致通过了。
老太爷把存粮的地方统一定在了王善才的那个大院,自从他家被抄家后,那个宅子就空了,没有人敢进去住,因为那个时候只是说房子充公,但是没说充哪个公,是属于村里还是哪里,也没说清楚,所以村里也没处置。
现在,乡亲们交粮,就得有存放的地方,不能和集体的粮食放在一起,容易说不清。但是要另外再盖房,不管是时间还是天气哪一样都不具备。
只好把那个房子启用了,既能存粮,看粮的还能有个住的地方。
由于是有六个组,所以把房子收拾出六处,存粮食的地方也分成了六个,但是看粮食却是十二个组,每人小组出四个人,两人一组分十二个组,分白天和晚上两班,谁和谁一组谁说了也不算,由抽签决定。
你一组的人,要抽到和六组的人个组,那你们两个就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