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中秋节,原本热闹的中秋节,由于缺了太爷爷一家,所有人都吃得没滋没味的。
中秋过完了,刘福大儿子的婚礼也得操办起来了,那个时候老百姓穷呀,不像现在要多少彩礼钱,杨家人只因为刘福家给儿子盖了三间房就开心得不得了,逢人就显呗,说自己姑娘结婚,夫家给盖了新房了,还是一盖就三间。
别人也特别羡慕他们家结了一门好亲家。那天办酒席,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毕竟两家都是村里的话事人,多多少少大家都会给面子。
八月十八,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一大早刘耀文就牵着一头骡子在几个小伙子的陪伴下来到了五队,经过了一系列的流程,终于接上了他的新娘,回到了自己的家。
大家一看,呦呵,这新娘子穿着一身大红色的裙子,还盖着一块儿龙凤呈祥的红盖头,脚上穿着一双鸳鸯戏水的红色绣花鞋,真是漂亮。
其实这一身都是刘福家给置办的,要靠老杨家,他们是置办不起的。这是给足了他家的面子。
老杨家也没差事儿,陪嫁了一床新被褥,也算有了体面。
刘福家办婚礼,太爷爷也是会参加的,毕竟所有人都开,你要不来就显得刻意了。
婚礼结束后大太爷就要急急忙忙的回家去,他要赶紧回家准备和太爷爷商量的计划。
这几天家里在百忙之中,还在田地里,几家给大太爷挑了一百多斤的粮食,由于收的急,还没有干透,只能给他拿整粒儿,让他回家晾干了,再去加工。
大太爷也没有推辞,这是全家人对自己的心,他不好辜负。可心里却酸酸的,这是他们几家在一起供养自己一家呀,可是自己……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回来,回来这个生养自己的小山村,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大太爷抹了一把脸和家里人挥手告别,坐上了马车,这次送他的是刘福家大儿子,刘耀文。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可是今年,乡亲们看着田里的粮食欲哭无泪,都有些看不见未来了。平地由于前期浇水的缘故,还能有些收成,但也不到每年的五成。
山地就更差了,末等的山坡地几乎就绝收了,其他的山地也最多收成三成就算多的了,跟本就不够吃。
没有办法,在加工粮食的时候,把谷壳子,玉米芯,都和谷子和玉米粒一起加工在一起,当成粮食吃,这种食物用现在的话来说,‘给猪吃都不吃’可是我们的祖辈恰恰是吃这些存活下来的。
今年的日子苦呀!明年的日子,那就不能叫日子,那应该叫地狱,能饿死好多人。
村里的粮食不足每年的三成,别说是吃到明年了,就是今年就会有人饿死。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就是王善才家遗留下来的遗孤,还有被判刑的王管家一家,齐齐的逃走了。
这可是严重的事故了,村长第二天就上报了镇上,镇上也是出动了大量的民兵进行抓捕,可是依旧没有抓到,有人推测,他们是逃到了大山里,所以抓不到。
不管他们逃到了哪里里,是死是活,反正他们再也没有回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