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父深呼吸了一下,抬起了头,声音有些哽咽的说:“你先喝,一会儿鱼汤凉了就不好喝了,我给他留着呢。”
刘二小那时候还小,根本感觉不到父亲话语中的悲伤。
刘父等他喝完最后一口鱼汤,走到锅边,又盛了一碗鱼汤端着,背对着小儿子说:“二小,走,跟爹一起去给你大哥送鱼汤。”说完就往土坡后走去。
刘二小不解,大哥不会回来再喝么?为什么要去给他送。不过还是跟着父亲走了过去。
土坡背后,父亲走到那个他们藏身的土坑旁边,把那碗鱼汤小心的放在土坑边上。
刘二小左右找了找,没见到大哥,就问父亲说:“爹,你不是说带我找大哥吗?他在哪儿呢?我怎么找不到?”
刘父悲痛的看着土坑哽咽的说:“二小,过来,给你大哥磕头。”已经经历过母亲去世的刘二小明白对着土坑磕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哥和娘一样也死了。
他一下子就跪了下去,呜呜的哭着,嘴里不停的喊着大哥,可是再也没有人回答他了。刘父就站在边上眼泪糊了一脸。
一晚上,他们就守在旁边,静静的陪着逝去的人。
期间刘父多次往返那个救命的水坑,一晚上足足让他攒了一大葫芦清水和半葫芦泥水。
第二天早上,父子二人一人喝了一碗鱼汤,又额外盛了一碗洒在大儿子的身边,他不想让他的儿子饿着肚子去找他的母亲。
他带着小儿子继续向北,他们认为的生路前进。
父子两个就这么一路走走停停,饥一顿饱一顿的,遇到村子就挨家挨户的要饭,当然大部分都是空手而归,也有看孩子可怜给他们一口吃的。
这一路他们见惯了死亡,见识到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人死了,明目张胆的拖到暗处吃掉,有时候晚上还在一起睡觉,早上就不见了,尤其是女人和孩子,还有的赶着车从逃荒的人群中穿过,这时候人群就更疯狂了,人们像疯了一样的冲过去,拉着自己的妻子,举着自己的孩子,疯狂的推销着。
车上的管事挑中谁就拉上车,然后扔给那人几斤粮食,那人就欢天喜地的抱着粮食快速的隐入人群藏了起来,不然就会被人抢了。没被选中的人则一脸失望的看着马车远去,脾气不好的甚至打骂媳妇孩子,怨她们不争气,换不来吃的。
有人说了,那马车上有粮食,怎么没人敢抢?因为如果有人敢抢会遭到所有难民的攻击,是的是难民自己。因为卖儿卖女卖媳妇是这条路上粮食的唯一来源,这是谁也不能碰触,谁动谁死!
二人足足走了大半年来到了一个大镇子,刘父看着这个镇子,就知道这就是他们父子的活路,这个镇子也不太富裕,但是这已经是他们路过的最好的地方了,他决定先在这里修整一下,看看能不能找点活干,赚点钱再上路。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也许是他看到了希望,心里的那口气松掉了,也许是一路的风餐露宿积劳成疾,也许是丧妻丧子之痛,刘父一下子就病到了,疾病来势汹涌,他们也没钱看病,没过两天刘父就病死了。
镇上的人怕死人晦气,就给刘父扔到了镇外,刘二小哭着喊着也无济于事,阻止不了。他边哭边追着父亲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