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旱甘霖久不下,地裂河枯水断流。
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天空却依旧没有降下一滴雨水。原本潺潺流淌的沟沟杈杈的小溪,如今早已干涸断流,只剩下一片干裂的河床,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干涸与无奈。
而那曾经波涛汹涌的小河,此刻水位也急剧下降,露出了河底的沙石和淤泥。河水变得如此之浅,以至于人们再也无法从河中挑水来浇灌田地。
田地里的秧苗原本应该是绿油油的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由于长时间的干旱,它们的叶子逐渐染上了灰白色,失去了往日的翠绿。不仅如此,这些叶子还卷曲成一绺一绺的,仿佛是在抗议这无情的旱灾。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补种后的小苗也开始受到旱灾的影响,有不少已经旱死了。看着这些原本充满希望的小苗逐渐枯萎,乡亲们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
对于农民来说,粮食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没有了足够的水源,田地无法得到灌溉,庄稼无法生长,这意味着他们一年的辛勤劳作可能会付诸东流。这可如何是好呢?乡亲们心急如焚,纷纷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天上午,太爷爷在给村里的孩子们上课,王安来找他,说村长找他有事儿。他无奈的放下书,这课是讲不下去了,因为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索性给孩子放了假,让他们下午再来上课。
太爷爷来到村里,就看到村长和六个组长还有刘福都在,这时刘福已经是村里的会计了。不止他们在还有两个不认识的外村人。
村长见太爷爷来了,就招呼太爷爷坐下开会。原来这两个外村人是洪洲村的人,洪洲村是我的这数一数二的大村。今天他们来的目的是因为,天气干旱,久不下雨,再这样下去就得颗粒无收了。所以他们准备组织一场求雨,来这里也是询问一下我们村参不参加。
有人说了那还有参不参加的?要求下雨来还能不给你下?那时候的人可不那么想,老天爷下雨那是赏饭吃,人力不可控。要是求下来的雨,就归‘老爷’管,他想下在哪儿就下在哪儿。
他们求雨的时候会抬着‘老爷’去出钱的村子,就是要告诉‘老爷’,你下雨要下在哪里。你们村要是不出钱,他们可不会去。
为什么要出钱呢?因为求雨得先去庙里请“老爷”,‘老爷’也不能白请,不仅要买齐贡品,还得给庙里捐香火钱,再加上一行人的吃喝工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村长问太爷爷有什么意见,太爷爷也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最后多方考虑,同意了参加活动,因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要求下雨来,别的村下雨你们村不下,乡亲们得埋怨死你。
村长对那两个人说,我们要筹备一些钱,明天给他们送去,这两个人得了准信就离开了,他们还得去其他村,不能耽搁时间。
每个村的出钱数目都不一样,大村就多出些,小村就少出些。我们村算是小村,但是穷呀,这笔钱也不是个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