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爷他们从祖爷爷的话中感觉到祖爷爷是真的变了。他以前是不会认错的,更别说是跟晚辈认错;以前哪怕思念大哥一家,也不会挂在嘴边,今天就这么自然的说了出来。他们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变成这样,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父亲的一切都让他们有些陌生,还有些无法适从。
另一个偷苗贼是真难抓,直到黄昏,大家才把他抓出来。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叫王理,说起来这个人有些特殊,他可以算是王家人也可以不算,怎么说呢?
这个人的母亲的父亲和村长是同一个爷爷,当年他的姥姥死的早,他姥爷也没钱ye再娶媳妇,就只有一个女儿。有一年他父亲逃荒来到双沟村,正好就要饭要到他们家了,询问后知道他父亲家里人都没有了,就剩下他一个人了,老头就动了心思了。
他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在农村是被叫绝户的,他死后所有家产都得让外人得去,女儿啥也得不着,娘家还没有兄弟做靠山,还会被婆家欺负。
这个小伙子的到来让他生了招婿的心思,而且召来的女婿,哪怕他死了,本家兄弟也会照看着女儿不受欺负,他也算后继有人了。他在征求了女儿的同意后,就和小伙子商量,问他愿意不愿意,那小伙子怎么可能不愿意?就这么小伙子就当了上门女婿,所生的孩子也全姓王。
这王理就是他家的二儿子。当年分地,他们家也就顺势分了家,王理家有五口人,也分了七八亩地。村民铺草的时候就他家割的草少,铺的薄,冻死的苗还多。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种粮,他就生出了偷秧苗的主意。
不过他比王路聪明,他偷完了没有马上栽,而是都藏在自家菜窖里。
怎么发现他的呢?一开始他还装模作样的和大家一起抓贼,在抓到王路的时候,他还庆幸有人给他背锅了,再得知村民知道了还有一个贼的时候,他心里也没有害怕,因为他把所有的人家里都挖了个遍,亲爹的也没放过,连自己家的都挖了一些。挖完了就把苗都藏到菜窖里。
所有人家都丢苗了,所有人都在找,他也跟着找,所有人都没有怀疑他。乡亲们都急了,找不到这个人,他们睡觉都睡不着,村长眼看着大家情绪越来越激动,又找不到太爷爷商量,没办法,一咬牙心一横说:“抓王路的那个办法行不通,那就搜,挨家挨户的搜,谁赞成谁反对?”
有人说了:“我又没偷,搜我家干啥?”
村长说:“没偷你怕啥?你不让搜你的嫌疑就最大,先搜你家!”
那人说:“谁怕啦?搜就搜!不过先说好,你们搜归搜谁要是打坏了东西,谁就给我赔!”
村长立刻就答应了。然后领着人去他家搜了。
两个人一唱一和的就把事情定下来了,都没给其他人反对的余地,要是再有人不让搜,咋滴?人家都搜完了,你不让搜?你咋那么特殊,还是说你就是贼?
全村搜查就这样,只要有一家搜了,其他家不让搜也不行,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警察没有搜查证,你不让进屋都行,那时候的村长说话也许比县长都好使,毕竟县官不如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