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和太爷爷开到赵建国家,村长挑帘首先进到屋里,赵建国正盘腿坐在炕桌前用钢笔写着什么。
村长说:“赵队长,忙着呢?”
赵建国抬头看到村长和太爷爷几个来了,放下笔,边整理写的东西边说:“村长和黄老师来了,你们先坐,我整理一下就好。”
太爷爷说:“赵队长,您先忙。”说完就坐在小凳子上等着。
赵建国收拾好,把写的材料装好,才下炕,给村长几人分别倒了碗水,也坐下问出几人的来意。
赵建国说:“村长找我什么事?”
村长喝口水说:“今天是黄老师找你有事。”
赵建国看着太爷爷说:“黄老师什么事?”
太爷爷说:“今天来找赵 队长有两件事,一件公事,一件私事儿。”
赵建国有些疑惑,这黄家人从那件事后一直本分,从不多事,怎么还有私事儿找他?
赵建国说:“愿闻其详。”
太爷爷说:“是这样的,我家三弟黄轩明和刘福要去趟青山镇给我家大哥送些粮食,来这来开个证明,还有就是想等交公粮的时候车上如果有空余的地方可否帮忙把粮食一起捎到镇上。”
赵建国说:“来证明出门没有问题,要捎粮食的话,粮车只能去镇公所,不能给你送到火车站。”
太爷爷赶紧感谢道:“真是太谢谢赵队长了,能到镇上就行,怎么敢公器私用送到火车站。”
赵建国说:“那行我给你开证明。”说着就拿出信纸边问边写:
“姓名。”
“黄轩明,刘福。”
“去哪里?”
“青平镇东街102号黄轩坤家。”
“所去目的。”
“给黄轩坤家送粮食。”
“所带物品。”
“玉米面一百斤,小米五十斤,高粮面二十斤,十五斤细面,十五斤豆油。”
赵建国听到要带这么多粮食,也心升警惕,严肃问道:“黄轩坤家庭什么成份?你们为什么送这么多粮食?这个得交待清楚。”
太爷爷说:“我大哥黄轩坤,前些年在外做些小买卖,能力有限,也没有攒下家资,家里和岳丈还多有帮衬帮衬,是中农,这次家里土改,因为他家定居青平镇所以咱村也没给他家分地。他家六口人几个孩子也要上学,就我大哥有工作,但是工资微薄,家里吃不饱饭,家父家母甚是牵挂,这不粮食一打好就让我们给大哥家送去,这些粮食也是我们三家凑的,都是亲凶弟,我们也不能看着兄弟子侄挨饿,您说是不?”
赵建国有些为难的说:“我也理解老人的心情,但是你们一次带这么多粮食不符合规定。”
太爷爷有些着急说:“这可怎么办?如果不能送去,家母会日夜担心的,赵队长您帮帮忙,想想办法吧,拜托了。”说完就向赵建国使礼一拜。
赵建国赶忙扶住说:“黄老师,现在不兴这个。你先别急,我帮你想想办法。”
说完就低头想了一下,说这样吧:“我给你开两个证明,你们俩个分开办手续,这粮食也分开带,你们去试试吧,看镇上能不能行,如果镇上不准,你们只能分两次送了。”
太爷爷对赵建国又一番感谢,赵建国表示这只是小事,不必言谢。就开起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