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订婚的那几天,还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一天,表姨来带了盼盼家,盼盼对表姨没有好感,打过招呼后就想躲出去,没想到表姨却叫住了她:“爱,盼盼,姨姨来啊,就是来说你的事呢。”
盼盼住了脚,不明白自己有什么事,表姨继续道:“盼盼真出息,考这么高的分,但去县一中,那不白瞎了吗?县一中那水平,啧啧,也不能说不行,但和市一中比起来,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我今天来啊,就是想和你们商量,我帮你们找人,咱们把盼盼弄市一中去,三年后考个名牌大学,你们看怎么样?”
竟有这等好事?表姨竟这么好心?天上莫非真掉了馅饼?盼盼很惊讶。
一家人都有些惊讶,爸妈反应过来,问:“哎呀,谢谢她姨,能去市一中,肯定好啊。“
表姨笑道:“谢啥谢,我这也是刚刚听说盼盼考了这么高的分,我恰好有个远房亲戚在市里能说上话,你们看要不要操作一下?”
爸妈互相看了一眼,问:“去市一中当然好,只是,是不是得花钱,得多少钱?”
表姨伸出三根手指:“三千,应该能办成。”
爸妈又问:“这三千是什么钱?还有别的钱吗?”
盼盼在表姨脸上看到了一闪而过的轻视和玩味,而后,表姨继续道:“学杂费和饭费当然是另收的,这3000是我托人的钱。”
爸妈闻言,脸上都讪讪的,这一幕一下子刺痛了盼盼,她怎么不忍心看到爸妈被别人轻视。再说,县一中的通知书上写的很清楚,带上学杂费才收不到一千块钱,她干嘛要多交冤枉钱?
盼盼开口:“谢谢姨,但我不想去市里,我在县一中就挺好。”盼盼又对爸妈说:“读书主要看人,在县里我也能把书读好。”
表姨看着盼盼开口:“你看,到底是小孩,学校和学校是不一样的,市一中,那是全市最好的高中,老师好,教室新,班里的同学是全市挑选的最好的学生,县一中怎么和市一中比?你芳芳姐当时要是能去市一中,砸锅卖铁我都让她去。”
表姨的话,让旁边的爸妈有些心动,市一中的确比县一中好,他们当然也愿意让盼盼去更好的学校读书。只是,是那里住宿费、学杂费肯定贵,除了这些学杂费,还有来回的路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表姨张口要三千,也不知道后面还要不要加钱。
盼盼看着沉默不语的家人,她看到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姐姐,知道表姨的话,无形中刺痛了姐姐,姐姐当时比芳芳成绩都好,如今,却不得不打工。盼盼决定尽快结束这场对话,她不喜欢表姨,又不想失礼,但今天她觉得做个恶人,于是,语气坚决的说:“谢谢姨,但我在县一中就行了,我不去市里。”
听到盼盼的话,全家人都抬头看盼盼,姐姐张口说了一句:“盼盼.......”
盼盼打断姐姐,斩钉截铁的说:“我就在县一中读书,县一中挺好的。”
做爸爸的,听到二女儿坚决的话,想到自己不能挣什么钱,又想到不能让妻子和和大女儿压力太大,他抬头看了看年年漏雨的房子,开口拒绝了表姨:“算了,她姨,盼盼不愿意去,那就在县一中吧。”
妈妈和姐姐都沉默着,没有再说什么。
表姨又费了一堆唾沫说了一堆话,但盼盼一家人不为所动,表姨咂嘴:“你们,哎,太可惜了。”
表姨咂着嘴走了,盼盼却听到了表姨没说出的话:“这一家人太没远见了!”
这件事,盼盼有些小失落,毕竟,市一中是更好的学校,那里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但盼盼不怨父母,家里的条件就这样,她的父母已经够累了。
盼盼在心里感叹: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多么现实的一句话啊!感慨之余,她知道,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
高中开学后,盼盼被分进了实验班,她的初中同学孙静文和贺增伟被分到了普通班,而且是同一个班。
不过,盼盼的宿舍和孙静文的宿舍却紧挨着,所以,上高中后,盼盼和孙静文仍像初中时一样,经常同进同出。
高中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上,班主任对大家说:“家里是贫困生的同学,周末回家把贫困证明带回来,学校会根据你们的情况进行补助。”
盼盼之前没有开过贫困证明,但班主任的话让她心动,那个周末回到家,她向爸爸提起此事,爸爸沉默了一下,对她说:“以前的话,估计不给开,但我现在的腿摔伤了,我去问问,看看能不能开。”
没等爸爸去,便有人来喊爸爸,说轮到他们家浇地了。
盼盼的老家,吃水、用水、灌溉庄稼都靠地下水。田里,一个大队,十几户人家,共用一口深水井,用来灌溉田地。
今年雨水少,庄稼已经干渴得不成样子,再不浇地,怕是要严重减产,大家忙着给玉米浇收割前的最后一水。
听到别人喊,爸爸不得不赶紧的收拾东西,准备浇地。爸爸虽然跛脚,行动不灵活,但是这些活他必须的干。妈妈现在在市里的一家的包子铺打工,不能因为浇地这点事就请假回来。
爸爸去地里之前喊住盼盼:“要不你自己去村委会问问?到那儿记得喊人,按辈份,你得喊村支书爷爷。”
盼盼看着忙碌的爸爸,只得独自一人去村委会。村委会办公室里坐了好几个人,爸爸嘴里的“爷爷”坐在正当中。
这爷爷就是当年扒盼盼家房子时,在房顶上掀瓦的人之一,十几年过去了,这爷爷从当年的跟班变成了村支书,随着职位的变化,他明显老了很多,但依然精神矍铄。
盼盼上前恭恭敬敬的喊了声“爷爷。”然后向众人介绍,自己是谁谁的孙女、谁谁的闺女,并说明来意。众人听后都打量盼盼,那爷爷问:“在一中读书?”盼盼忐忑着说是,她真怕这爷爷再提她家超生的事,拒绝给她开证明。
没成想,这这爷爷爽朗着笑道:“一中好啊,能上一中,以后都是大学生。”说完又冲边上一人喊道:“老王,你快去给老常的孙女写一份贫困生证明,再拿我这儿来盖章。”
证明很快开好,盼盼忙道谢,这爷爷大手一挥:“哎,谢啥谢,你们家有困难,我们也知道,你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你考上大学,也能为村里争光,村里能帮助你们这些学生的地方,一定会帮助。”
盼盼拿着贫困生证明出了村委会,感觉踩在了云里,她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更没想到,这爷爷的态度如此和善,这人竟和十几年前拆她家房子的是同一人,她简直无法想象。
但盼盼又隐隐的知道为什么,村里的大部分孩子在初中就辍学了,能上到高中的少之又少,能上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她今年中考分数很不错,估计很多人已经把她看成准大学生了,上了大学,命运便有无数可能。村里曾有一人,大学毕业后在市政府上班,这人的家人。现在是村里人人仰慕的对象。
开贫困生证明这件事,让盼盼在非黑即白的世界里看到了其他色彩。
但贫困生证明也带给了盼盼很多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