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我爹不在家,有些事还得麻烦大伯二伯出面。”
“这元宵制作是需要大量糯米粉,还有就是一层层滚元宵,这两样需要的人就不少,还有就是去卖,也得商量出一个章程。”
“我是想几个叔伯家出钱一起做,挣了钱平分就是。”王小茉其实知道这样自家吃亏些,想挣钱就得一起做,自家也省心,说的大气些也好让叔伯记人情。
“爷,就是我爹在家也是能同意一起,这买卖还得一家子齐心才能做。”王秋收补充。
“就是爷,这出了钱入股,我这边管着账,得卖完了在算钱,还有就是谁家出工做活也是要记账,就按照一天五十文给工钱。”这每家能出工的人一样多,自是不能一样的算。
“因着是自己人的买卖,不管是挣多少都得算到账上,要是有外人拿货去卖,这可能价格上要让一些,薄利多销。”
“爷,你看这样行吗?”王小茉说完就等着长辈们最后决定。
“小茉,这需要多少本钱?”王老爷子想着这要多少本钱。
“爷,第一次先一家二十两银子,要是够周转就不用再加了,要是不够就还得加。”这元宵的大头就在这几样食材上,看先开始的量,需要大量囤积。
“老大你怎么说?”
“爹,我看小茉说的行。”王大伯自同意,赚了有钱分,出工还有工钱拿。
“爹,我觉得也行。”王老二也是认可,这对自家来说是好事。
“老五媳妇你怎么想的?”这是刘氏问的。
“爹娘,这当家的不在,就是出了钱,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要不我家就不一起了。”李氏这话说的违心,但是自家就是这情况,当家的不在,没人能帮上忙,这一起就是白占几家便宜,虽说亲兄弟互相帮衬,但是也不是这么办的,李氏王老五都是要脸面的,自家先提出来也好大家都不为难。
“老四老五也就还有几天就回,老五家出力少些,做兄弟的还是体谅些,我看老五家占一股,老四家占三股半,剩下的老大老二分,这怎么样?”
王小茉没想到王老爷子能这么说,自然是愿意的。
“我听爹娘的。”李氏没想到还能一起,自然是愿意的。
王老大王老二爷也是,本来是想着平分的,现在能多拿点也行。
“听爹的。”
王老爷子这主意几家人都乐意,接下来就不归他管了。
王小茉按照各家的比例算好了要交的钱,各家交的也痛快。
王小茉记好账,先拿出十两银子给大伯,列了一张单子,先买上一些食材,做上几百斤元宵出来才行。
王大伯连着二伯一起去的,东西多还得推着车。
何氏也带孩子回家,家里冬瓜糖留了不少,这时候切碎准备着用,其他的就得等到买了食材回来才能动手,约好了明天都去王小茉家做活计,这就散了。
这边王老大带着王老二直奔城里的粮铺,先买了一百斤糯米,又买了花生黑芝麻这些,白糖王小茉家里还有,暂时不需要买,按照原来买的价格记上账即可。
还有就是猪油需要买板油,这功夫家家户户到时候有存货,镇上屠户家的板油自然卖的慢,就被王老大直接买下了,还给便宜了不少。
东西送回来,到王老四家,何氏也没着急动手,先是称了芝麻这些做馅用的,猪油用家里的,明天靠了油在补回来,今天先做出一部分馅料,明天好拿出来直接用,这取用多少还是要记账的。
早上吃过饭,陆续就来人了,王老大家三人,王老二家三人,王老五家一人,李氏把孩子送到老宅,麻烦老两口看一下。
“大伯·····”王小茉挨着叫了人就开始分配任务。
“大伯娘,你跟娘先把猪油靠出来,小婶你来炒这个花生芝麻,让我哥给你烧火,大伯二伯还有两个堂兄,两个一组,换着来,一组推磨磨糯米,一组做元宵,昨天做了一部分馅料出来,等糯米粉出来就可以摇晃了。”
几人听了也都去干自己分配的活计,今天算工钱的,可都是积极的很。
这边王大伯王二伯就开始推磨,磨了分出来,两个堂兄先是过筛,细粉就留着直接可以用,粗糙的颗粒还有在碾一遍。
出了粉就可以摇汤圆了,王小茉帮着把昨天做好的馅料拿出来,沾上水,两个堂兄开始用笸箩摇晃,这开始做还算是个好玩的伙计,两个人还比赛谁摇的多,谁摇的元宵圆。
何氏和小刘氏靠了一锅猪油,补齐昨日用的油,剩下的单独装着,还出了一大盆猪油渣,趁着热,大家伙一人分了几块,剩下的打算走的时候一家分上一些。
两人完事就开始用捣碎炒好的芝麻花生,这是费劲的活计。
因着准备做的料不算多,忙活大半上午就忙完了,昨日做的八份料都做完了,出了五百二十二个元宵,三十斤六两的元宵。
王小茉把上午做工的人记上,王秋收和她一起算半个功。
今天就算完事了,明天初七,王老大王老二就要想办法出去找卖货的法子了,王小茉说了可以试吃,到时候扣一下账就好了。
几人有合计一下,还得先去镇上打开销路,明早上王老大王老二带着炉子还有称先去镇上试试,要是可行就先这样了,要是卖不出去就再想法子。
王小茉提醒大伯不行可以寄卖,那镇上总有卖馄饨早点的,定好价格,卖上一份给一文钱辛苦费。
这元宵核算完成本,按照以往卖的元宵价格十五文钱一斤,一斤可以赚上七文钱,一斤元宵有十七个,零散卖熟的可以卖上一文钱一个,这也是常见的价格,一般五个一碗,可以让利一文钱给卖家,先卖后结账相信这是有人愿意卖的。
这也是多亏了王小茉提醒,第二日卖元宵的时候,王大伯找了一个卖馄饨面的老伯说了,对方很愿意,王老大先是煮了十几个,吆喝着买菜的先尝后买,这才意外打开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