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的,你跟秋收住吧。”何氏拍板了,这样就能腾出一个房间种菜,终归孩子大了,不能住一起,但是分着跟爹娘住就没什么问题。
说好了住的问题,王老四就琢磨怎么打架子。
“爹娘,这事其实可以叫上几个叔伯一起。”王秋收提议。
“咱家自家种的少,这要是种的多了也能卖上价。”王小茉觉得哥哥这个提议好。
“正好我要找你五叔商量怎么搭架子,一起去老宅商量商量。”王老四说完就出门找人。
这天一冷,女子学堂这边就停课了,两个娘子觉得太冷不好上课,几个学生来回也不方便,有几个都被冻病了,干脆直接放假了,说好了明年开春再来。
王秋收这边就没这说法,男子读书哪个不是数九寒天还在读,所以也不不放假,还是十日一休。
王老四家这车是送不了孩子了,就跟王明海商量孩子每日跟着他家的车上学,每日五文的车费,王明海开始不同意收钱,还是王老四说不是一天两天麻烦人,这已经是厚着脸皮来的,要是不收可不能麻烦人,这才收下,王秋收上下学也好过些。
王老四当晚找了王老五又跑了老宅说了一下自家的打算,谁家要是想做这事,说好了到时候可以一起卖。
“这倒是个好主意,每年只自家炕梢种些葱蒜,也就够自家吃的,这要是种的多卖出去,价格可不便宜。”几个兄弟觉得可以,至于中多少就看自家了。
这种的多也费柴火,也得看自家有多少柴火,不能光顾着挣钱。
王老四家因为要用的柴多,除了自家多上山砍,还找村里困难人家收了些,一担两文钱,跟镇上价格一样,这几家人很愿意,也算做个好事。
王小茉跟王小莉何氏在家做针线活,之前买的布头被拼接成坐垫,圆形的三角拼接坐垫,一层一个颜色,就是费劲了些,需要把每块布折叠成三角装,在缝到一起,这坐垫还在大王村引起一阵热潮,好多人来围观学习。
这冬日里没什么事可做,可不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嘛。
这王小茉王小莉的屋子被搭上架子,种上了些常见的蔬菜,这几日隐约见着冒出小苗来。
外边棚子里最后还是没有做,怕天气太冷种不出苗来。
“小茉小莉这手艺越发好了,这针线活真精致。”这是跟何氏关系比较近的族婶。
这自从跟曾娘子学了绣艺,王小茉的手上活计都好了不少,王小莉更是青出于蓝,现在绣个东西都像模像样的。
“你家红红也不错,这一手活计多扎实,看这鞋做的,一看就结实。”何氏也夸起来。
王小茉招待几个跟着自家娘来的女孩子,都是带着针线来的。
“小茉,你们上学堂是啥样的?”小桃几个比较好奇,就推个人来问。
“上学堂就是夫子教读书认字,还有就是学手艺。”王小茉想了下简单的说出来。
“那小茉你俩现在肯定认识很多字吧。”
“嗯,跟着夫子主要是学写字,每年不是在村上学认字嘛。”王小茉想着让这些女孩子,多学些字是好的,认得比不认得好,村里大多数人都是敷衍学习,认过一遍就不再管了,时间一长自然就忘了。
“咱们学太多也没用呀?”有姑娘反驳。
“有用的,曾娘子说以后可以学着绣经书,能卖钱呢,不识字怎么绣?”王小莉第一个不乐意了。
“那我们也不会绣,哪像你们能学到。”这姑娘还不服气,其实是有些嫉妒两姐妹能上学,原来都是一样的人,突然间就不一样了,可不就是心里不平衡了。
“读书识字能明理,你看那好人家不是都要娶明事理的。”王小茉从大家最关注的嫁娶方面来说读书的好处,时代这样就要遵循。
“你不害臊。”这姑娘倒是捂了脸,不肯再说找人家这样的话。
其他几个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怎么接话。
王小茉有些无语,说的都是正经话,怎么就害羞了。
这几个姑娘小的十二三岁,大的十四五岁,正是要学习管家和相看人家的时候,这些东西确实比较含蓄,一般人家也不会说。
“是这样的,我知道大叔公家的圆姑姑,就是读书识字,才能嫁到县城去呀。”有个族里的姑娘想起嫁的好的姑姑。
这个姑姑大家都知道的,嫁的人家是县城的生意人家,往年回来拜见父母都是坐马车有人伺候来回的。
家里亲娘也时常念叨着要是嫁个这样的人家,一辈子享福的话,所以一说大家都知道。
“你看,自己有本事才能走的远。”王小茉也不管几个姐姐听不听的懂。
几个姑娘都不说话,只是做着手上的活计。
快到中午人才散去,王小茉跟何氏说起这事。
“也不怪她们,一辈子走不出去这个村子,以前娘跟你爹还不是这样,什么也不敢做,也不去想,就一味的做活。”何氏叹口气。
“就想着怎么养活你们这几个孩子,还有就是给你哥娶个媳妇传宗接代,给你们俩找个好人家。”
“娘~”王小茉看何氏越说越难受,赶紧依偎过去。
“现在好了,你爹也出去看过了,咱家也挣钱了,能送你俩跟你哥哥读书,不做睁眼瞎,都是好日子。”何氏拍拍王小茉,有些高兴。
“娘,你跟爹能送女儿读书,就比别人家父母强一百倍一千倍。”王小茉开启夸夸模式。
“爹娘疼我们,以后我们孝顺爹娘。”
“我也孝顺娘,我给娘做衣裳。”王小莉也来凑趣。
“你们都是好孩子。”何氏看着两个闺女,从没有这么高兴过。
“不过以后也别太在人前炫耀,这人呢,谁知道心里想啥,万一再有坏心思,使坏咋整。”何氏还是怕姐妹俩吃亏,也教孩子低调些。
其实姐妹俩一点也没炫耀,只是村里就他们俩个每日上学,显眼了些,想不被讨论都不行。
这日说起有些日子没去老宅了,何氏带着两个闺女去老宅说说话,做做活计,这一年大多数针线活,都指着这时候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