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四与王老大一大早赶到码头,坐着船到凌远县城码头,船费是二十文,因延河镇是正房凌远县下辖所属比较富裕的镇,延河镇在河上游,顺着河道一个时辰的路辰就到县城了。
下了船是县城东码头,这里比延河镇码头更加热闹,两个人找了地方吃了个早饭,喝的稀饭就着自带的馍馍又要了一份小菜花了十文钱,这可比镇上贵上两文钱。
吃完饭两人跟小二哥打听了城里集市的情况,直奔小二说的城南菜市,这县城的人比镇上多,有附近来干零活的闲汉,有来置办东西的,也有城中富户采买的,总归是热热闹闹的。
到了南市,还能有不少卖早点拎着篮子推着车的小商贩,卖菜的大多数摊上剩下的不多了,种类也少,再等上半个月,时令蔬菜都下来才是热闹。
两个人逛了一个遍,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刚到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多少是有些胆怯的,最后还是王老四想到家中孩子的期盼,跟王老大商量去中一个掮客打听一下,这掮客一般在官衙边上,掮客是要在官府备案的,元兴王朝对技术类人才都有备案,如有征召是必须参加的,而掮客也是归官府管,只有在衙司承认的掮客,代表着可信,来往交易有迹可循,如有争论有官府判断。
掮客在备案交易处等着上门的客人,此时并不是忙碌时候,王老大二人进门,立马有人上前招呼。
“二位官人好,鄙姓胡,人称胡中人,不知二位有何需要?”一位自称胡姓中人上前来。
“胡中人好,我们兄弟姓王,初来乍到,有些问题不懂,想要咨询一二。”王老四上前回了胡中人话,因为是王老四家提出的生意,所以来之前都商量好以王老四为主。
“二位请坐,有什么问题请讲,若有交易按成交价格收费,若无需要付二十文茶水钱。”胡中人见二位穿着不算华丽应是农家汉子,不知买什么来这里,说好时下规矩,以免不知浪费时间。
王老四听见二十文有些心疼,但是这也是最快的了解方式,只能答道:“应该的。”
“胡中人,我二人想在端午来城里卖些吃食,不知这里有什么讲究。”王老四也不绕弯子,直接开口说了问题。
“不知是打算长久做还是短期?”
“这其中可有什么讲究?”
“是了,要是长久做需要去集市访登记看看有无空摊位,一天二十文摊位费,南市和东市可做吃食,若只是想要做端午,那来的正是时候,端午节咱们凌远素来有庆祝的习俗,从五月初一到初七在娘娘庙山下开市,做好登记一天五十文,按照登记顺序领牌子。”
“另外这庙会人多,有慕名而来的,若是做吃食生意味道好不愁回头客。”胡中人介绍了一下情况,不再多言。
“可容我兄弟二人商议一下。”王老四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想着和王老大商议一下。
“请便,商议好叫我就可以。”胡中人比了个请的姿势。
“大哥,你说咱们去吗?”王老四询问道。
“四弟,要是庙会那人可是多,拜娘娘的人多,就是这荤腥不知道有没有卖头?”王老大来过一次庙会,只是一时没往上想。
“大哥,这不打紧,胡中人说了,有来看热闹的,小吃是能卖的上的。”王老四对自家东西味道颇为自信,就是这花费不小,还是需要家里人支持下。
“四弟,不如我们就定下来,一天五十文,七天三百五十文,这个价格虽说不便宜,要是卖的好到时能收回本,就是我们做吃食也不能从村里运过来,这来一趟成本比较高。”王老大考虑一下说了心中的担忧。
“大哥,咱租个附近的房子,试试。”王老四咬咬牙下定决心做。
两人找到胡中人:“麻烦胡中人帮忙登记一下,另外我们兄弟想要找个房子就从四月二十九到五月初七临时落脚,需要两间房有灶房就可以。”
胡中人思索一番:“这附近农家倒是有地方,就是比较简陋,二位可要去看看?”
“劳烦带路。”
二人跟着胡中人到娘娘庙山下附近村子,直接找到一户人家:“李兄弟,这两位是王兄弟,想要四月二十九到五月初七租个小院,你家小院租出去了吗?”
“还没有,两位一起来。”这个姓李的汉子直接带人去了村子边上一处小院,两间住人的房子,一间灶房一间柴房,惊喜的是院子里一口水井。
“王兄弟,这院子有水井,打水用方便不少,这庙会期间可是不少来往的香客,这一天收费50文,九天四百五十文。”李姓房主说了他的价格。
二人心中一惊没想到这价格如此贵,毕竟在县城租一个两间房的院子才一两银子,这才九天就要将近半两了。
“这里离庙会近,是要这个价格,不过李兄弟以后还多来往,不如四百文租给两位王兄弟。”胡中人从中说和。
“这,我给胡中人面子,就四百文。”房主也痛快答应了。
胡中人借一步说话,讲了房子这么贵的原因,这要是平时日子这价格能租上一个月,这不是恰好赶上庙会,做吃食还需要水这现成的井方便,在一个这里离庙会近。
“那麻烦胡中人了。”两兄弟既已经决定,就只能签下房子,只希望生意好能赚回来,王老四做了一段时间生意心里也有点数。
在胡中人帮助下签了租赁契约,交了五十文定金,约定好住进来付余下的费用,胡中人又带人去了庙会的地方,这边倒是开阔,预备是在山脚下两个方向排开,至于排到哪个位置就看天意了。
两人又交了三百五十文领了一个十九号的牌子,给了中人七十五文的中人费用,告别胡中人,准备回家。
两人也不想再破费,在码头买了两个包子垫吧一口,等着回镇上的船,一路往家赶。
再说家里今日没出摊,想着干脆歇上一天,王小茉一上午都在念叨,阿爹什么时候回来,何氏被念的烦了,干脆拉着人做些针线活,有的忙就不念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