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临有了钼精矿,如虎添翼。她立刻调整了设计方案,将钼元素应用到反应釜耐高温部件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传感器的关键材料配方中。同时,她利用系统提供的知识,结合精密车间老师傅们的精湛手艺,开始试制那些设计独特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钼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对温度和工艺要求极高。精密车间的老师傅们虽然经验丰富,但也从未处理过如此“刁钻”的材料。一连几天,废品率居高不下,进度缓慢。
课题组内部,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赵启年那几个新来的,虽然不敢公开反对千临的决定,却总是在私下里散布一些悲观论调。
“我说什么来着?这钼合金哪是那么好搞的?纯属浪费时间和材料。”
“就是,千组长还是太年轻了,想法是好,但不切实际。依我看,还不如用咱们之前的老办法稳妥。”
“嘘……小声点,让人听见不好。”
这些议论,或多或少地传到了千临的耳朵里。王工气得不行,几次想找那几个人理论,都被千临拦下了。
“不用管他们。”千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她直接带着图纸和那袋珍贵的钼精矿,泡在了精密车间。她没有指手画脚,而是和老师傅们一起分析问题,研究工艺。她利用系统提供的材料学知识,对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曲线、冷却速度、刀具选择等细节,提出了许多精准的改进建议。
一开始,老师傅们对这个年轻的女组长还有些将信将疑,觉得她一个搞理论研究的,未必懂实际操作。但当千临提出的几个关键改进点,都准确地解决了他们遇到的难题后,老师傅们的态度彻底变了。
“神了!千组长,您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光看看图纸,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一位经验最老的车间主任,对千临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下好了,有了您这法子,废品率肯定能降下来!”
在千临的亲自指导下,精密车间的加工进度突飞猛进。第一批合格的钼合金部件和传感器核心元件,终于成功试制出来!
消息传回研究所,那些之前还在私下议论的人,顿时哑火了。赵启年等人脸上的表情更是精彩,惊讶、不甘,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忌惮。他们发现,这个看起来沉默寡言的女组长,不仅技术上深不可测,而且行事风格极其强硬,一旦认准了方向,根本不理会任何干扰,直接用结果说话。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逐渐成型,接下来就是软件——也就是控制逻辑的编写和调试。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时代的计算机语言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更别提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成熟软件了。
千临再次展现了她“非人”的一面。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堆基础的逻辑电路图和有限的电子元件资料,开始从零构建控制程序。她的大脑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系统提供的算法和逻辑框架在她脑中飞速运转,转化为一行行最底层的、能被那些简陋电子管和晶体管识别的指令。
她甚至动手改进了所里那台老旧的、仅用于数据计算的电子管计算机,使其能够勉强承担一部分简单的编程和模拟任务。
这期间,她几乎是连轴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办公室的灯经常彻夜亮着。白墨心疼得不行,每天晚上都算着时间给她送饭,有时候会带上自己用系统奖励的草药配方泡的安神茶。
“临临,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身体会垮的!”白墨把饭盒和茶杯放在千临堆满图纸的桌子上,看着她眼下的乌青,满是担忧。
千临抬起头,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和淡淡的药草香气让她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快好了。”她揉了揉眉心,“核心算法已经完成了,正在进行模拟测试。”
白墨看着她眼中闪烁的、那种专注于科研时特有的光芒,知道自己劝不动她。她只能叹口气:“那你喝完茶,多少吃点东西。我给你留了门。”
“嗯。”千临应了一声,目光又回到了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代码上。
就在千临全力攻关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时候,军工厂的高层,给她下达了一项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
这天,李副所长和军工厂总工程师,表情严肃地来到了千临的办公室。
“小千同志,有个重要的、高度机密的项目,需要你的技术支持。”总工程师开门见山,语气凝重。
他递给千临一份文件,封面上印着“绝密”两个醒目的大字。
千临接过文件,翻开。里面的内容让她瞳孔微缩。这是一个代号为“东风之翼”的项目,涉及我国新一代空天飞行器的关键材料和控制技术研究!
文件里阐述了项目面临的巨大困难,尤其是在耐高温、高强度材料以及飞行姿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方面,一直无法取得突破,严重制约了项目的进展。而千临在催化剂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上的突破,让总工看到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希望。
“这个项目,集合了国内最顶尖的科研力量。”总工程师的表情无比郑重,“但技术壁垒太高了。我们知道,你的能力不止于此。如果你能加入,或许能为我们打开新的局面。”
这是一项国家级的绝密任务,重要性非同小可。一旦成功,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实力,甚至改变国际格局。但伴随而来的风险和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
千临沉默了。这个任务的难度,远超她之前接触过的任何项目。它触及了系统知识库里更高层次的领域,需要她调动更庞大、更复杂的知识体系。而且,这项任务也意味着她将进入一个更深邃、更危险的旋涡。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围绕着这些尖端技术产生的无形斗争和权力角逐。
“这个项目……保密级别极高。”李副所长补充道,“参与人员的身份和行动,都将受到最严格的管控。你一旦加入,可能连和家人联系都会受到限制。”
“家人?”千临抬起眼,目光落在文件上,又仿佛透过它看到了白墨的身影。
“是的。”总工程师点头,“为了确保项目绝对安全,所有核心参与人员,原则上都需要进行物理隔离。除非有特殊批准,否则不能离开指定的研究区域,也不能和外部人员进行任何可能泄密的接触。”
这意味着,一旦她接受任务,很长一段时间内,她可能都无法再像现在这样,每天回到宿舍,和白墨一起吃饭、聊天、互相支撑。她将彻底进入一个被严密保护、也被严密限制的世界。
她知道,这项任务对于她完成系统的主线任务,获得更高级别的权限和奖励,至关重要。但割舍掉和白墨的日常生活,那种唯一能让她感到放松和真实的陪伴,让她心中生出了一丝犹豫。
然而,作为时空管理局的王牌,作为肩负着“维护时空稳定”职责的执行者,她知道有些任务是必须承担的。而且,这个项目的成功,对于这个时代、对于这个国家,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
她深吸一口气,将文件合上。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我接受任务。”千临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总工程师和李副所长脸上露出了喜色,但同时也带着一丝凝重。他们知道这个决定对千临意味着什么。
“好!太好了!”总工程师用力握了握千临的手,“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我们会尽快安排你转移到项目基地,那里条件可能比较艰苦,但科研设备是国内最好的,安全措施也是最严密的。”
从这天起,千临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将手头催化剂课题组的工作,详细地交代给了王工和几位骨干工程师,确保项目能够继续推进。她花了最后一点时间,和白墨一起收拾了行李,打包了些常用的东西。
在宿舍里,白墨看着千临把那些简单的衣物放进行李箱,心里沉甸甸的。她知道,千临要去的那个“重要项目”,保密级别肯定很高,以后她们相见甚至联系的机会,也许会少得可怜。
“一定要注意安全。”白墨帮千临整理着衣服,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别太拼命了,工作是工作,身体更重要。”
“嗯。”千临看着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白墨的肩膀。这个不善言辞的科研大佬,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她的回应。
“你在医院那边,也要多保重。”千临说,“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能用系统就用。真遇到大事,想办法联系霍团长或者冯副官,他们能帮上忙。”这是她能给白墨留下的,最实际的保护。
白墨眼睛一热,用力地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是千临能说出的最温情的话了。
离别的那天,没有隆重的仪式,甚至没有太多人送行。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研究所大门口,低调得像一辆普通的公务用车。千临提着简单的行李,在总工程师和李副所长的陪同下,走向轿车。
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研究所大楼,又看向远处军工厂高耸的烟囱和繁忙的厂房。这里,是她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个真正施展才华的地方,是她证明自己的战场。
白墨没有来送她。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千临走前特意叮嘱她,保密纪律严格,不必过来。但白墨知道,她一定会在宿舍的窗边,默默地看着她离开。
千临坐进车里,车子缓缓启动,驶离了军工厂大院。她的前方,是更广阔的舞台,也是更危险的深渊。而她的背后,是她唯一的牵挂和最坚实的后盾。
军工厂的生活,对她和白墨来说,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渡。更重要的任务,更波澜壮阔的挑战,正在等待着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