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谯周担任太史官,对天文很有研究。他看到诸葛亮又要出兵伐魏,就对蜀汉后主刘禅说:“我管着司天台,有祸福的事不能不报告。最近有几万只鸟从南方飞来,掉进汉水里死了,这是不吉利的征兆。我又观察天象,发现奎星出现在太白星的位置,北方气势很旺,对伐魏不利。还有,成都的人都听到柏树在夜里哭,有这么多不吉利的事,丞相应该谨慎行事,不要轻易出兵。”诸葛亮说:“我受先帝的重托,一定要尽力讨伐敌人,怎么能因为这些虚幻的灾祸就放弃国家的大事呢!”于是命令有司在昭烈皇帝的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他哭着向刘备的灵位报告说:“我五次出兵祁山,连一寸土地都没得到,真是罪过啊!现在我再次统帅全军,出兵祁山,一定竭尽全力消灭敌人,恢复汉朝的江山,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祭祀完毕后,诸葛亮拜别后主刘禅,连夜赶到汉中,召集众将领商议出兵的事。忽然传来消息,说关兴病死了。诸葛亮放声大哭,昏倒在地,过了好一会儿才苏醒过来。将领们再三劝慰他,诸葛亮叹气说:“可惜忠心耿耿的人,老天却不让他长寿。这次出兵,又少了一位大将啊!”
后人有诗感叹说:“生死是人生的常理,就像蜉蝣一样短暂。只要保持忠诚和孝道,何必一定要像松树那样长寿呢。”
诸葛亮率领蜀军三十四万人,分五路进军,命令姜维、魏延担任先锋,都从祁山出发;命令李恢先运送粮草到斜谷道口等候。魏国因为前一年有条青龙从摩坡井里出来,所以把那一年改为青龙元年;这时是青龙二年的春天二月。魏国的近臣报告说:“边关的官员飞马报告,蜀军三十多万人,分五路又从祁山打来了。”魏明帝曹睿大吃一惊,急忙召见司马懿,对他说:“蜀军三年没有来侵犯;现在诸葛亮又从祁山打来了,这可怎么办呢?”司马懿说:“我观察天象,发现中原的气势正旺盛,奎星侵犯太白星,对蜀军不利。现在诸葛亮自以为很有才智,违背天意来进攻,这是自取灭亡。我依靠陛下的洪福,一定能打败他们。不过,我希望带四个人一起去。”曹睿说:“你想带哪四个人?”司马懿说:“夏侯渊有四个儿子:老大叫夏侯霸,字仲权;老二叫夏侯威,字季权;老三叫夏侯惠,字稚权;老四叫夏侯和,字义权。夏侯霸、夏侯威两人弓马娴熟;夏侯惠、夏侯和两人精通兵法。这四个人一直想为父亲报仇。现在我想让夏侯霸、夏侯威担任左右先锋,夏侯惠、夏侯和担任行军司马,共同协助军事行动,来抵挡蜀军。”曹睿说:“以前夏侯楙作为驸马,失误了军机,损失了许多兵马,到现在还羞愧得不敢回来。现在这四个人,也像夏侯楙一样吗?”司马懿说:“这四个人不能和夏侯楙相比。”曹睿就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所有将士都听从他的安排,各地的兵马也都听从他的调遣。
司马懿接受了任命,辞别朝廷出城。曹睿又亲手写了一封诏书给司马懿说:“你到了渭滨,应该坚守阵地,不要和蜀军交战。蜀军如果不能得逞,一定会假装撤退来引诱敌人,你要小心,不要追赶。等他们粮草用尽,一定会自己撤退,然后你再乘虚而入,进攻他们,这样就能轻易取胜,也避免了军队疲劳的痛苦。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司马懿叩头接受了诏书,当天就到了长安,召集各地的军马共四十万人,都来到渭滨安营扎寨;又调拨五万军队,在渭水上搭建了九座浮桥,命令先锋夏侯霸、夏侯威过渭水安营扎寨;又在大营后面的东原,修筑了一座城池,以防备意外情况。司马懿正和众将领商议的时候,忽然报告说郭淮、孙礼来见。司马懿迎接他们进来,行过礼后,郭淮说:“现在蜀军在祁山,如果他们跨越渭水登上北原,连接北山,切断陇道,那就很危险了。”司马懿说:“你说得很对。你可以总督陇西的军马,在北原安营扎寨,挖深沟,筑高墙,按兵不动;只等蜀军粮草用尽,然后进攻他们。”郭淮、孙礼接受命令,带领军队去安营扎寨了。
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设置了五个大营,按照左、右、中、前、后的顺序排列;从斜谷一直延伸到剑阁,又连续设置了十四个大营,分别驻扎军队,作为长期作战的计划。每天派人巡逻侦察。忽然报告说郭淮、孙礼带领陇西的军队,在北原安营扎寨。诸葛亮对众将领说:“魏军在北原安营,是害怕我们走这条路,切断陇道。我现在假装进攻北原,却暗中夺取渭滨。让人扎了一百多只木筏,上面放满草把,挑选五千名熟悉水性的船夫来驾驶。我趁夜进攻北原,司马懿一定会带兵来救援。如果他稍微失败,我就让后军先渡过河岸,然后把前军放到木筏上。不要上岸,顺着水流去烧断浮桥,切断他们的后路。我自己带领一支部队去攻打前营的大门。如果得到渭水以南的地方,那么进军就不难了。”众将领都按照命令行事。不久,巡逻的士兵就飞马报告了司马懿。司马懿召集众将领商议说:“诸葛亮这样安排,其中一定有计策:他以夺取北原为名,顺着水流来烧浮桥,扰乱我们的后方,却进攻我们的前方。”于是立即传令给夏侯霸、夏侯威说:“如果听到北原喊叫,就带兵到渭水南山中间,等蜀军来了就攻击他们。”又命令张虎、乐綝,带领二千名弓箭手埋伏在渭水浮桥的北岸:“如果蜀军乘着木筏顺水而来,你们就一起射箭,不要让他们靠近桥。”又传令给郭淮、孙礼说:“诸葛亮来北原,暗中渡过渭水,你们新建立的营地,兵马不多,可以全部埋伏在半路上。如果蜀军在午后渡过河,黄昏时分,一定会来进攻你们。你们假装失败逃跑,蜀军一定会追赶。你们就用弓箭射他们。我水陆两军一起进攻。如果蜀军大举进攻,只看我的指挥信号来攻击他们。”各处都安排好后,又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带领军队去救援前营。司马懿自己带领一支部队去救援北原。
诸葛亮命令魏延、马岱带领军队渡过渭水进攻北原;命令吴班、吴懿带领木筏部队去烧浮桥;命令王平、张嶷作为前队,姜维、马忠作为中队,廖化、张翼作为后队:军队分三路,去进攻渭水的旱营。这天中午,部队离开大营,全部渡过渭水,排成阵势,缓缓前进。魏延、马岱快到北原的时候,天色已经昏暗了。孙礼看到蜀军来了,就放弃营地逃跑。魏延知道有准备,急忙退兵,四周突然喊声大震:左边是司马懿,右边是郭淮,两路军队一起杀过来。魏延、马岱奋力杀出,蜀军大部分都掉进水里,剩下的士兵无路可逃。幸亏吴懿的军队杀过来,救了失败的士兵过河抵抗。吴班分出一半的兵力撑着木筏顺水去烧浮桥,却被张虎、乐綝在岸上乱箭射住。吴班中箭,掉进水里死了。剩下的士兵跳进水里逃命,木筏都被魏军夺走了。这时王平、张嶷不知道北原的军队已经失败,一直冲到魏营,已经到了二更天,只听到四周喊声四起。王平对张嶷说:“军队进攻北原,不知道胜负如何。渭南的营寨,现在就在眼前,为什么一个魏军都没有?难道司马懿已经知道了,先做好了准备?我们等浮桥起火,再进攻。”两人勒住马,忽然背后一人骑马飞奔来报告,说:“丞相命令军队赶快回去。北原的军队和浮桥的军队都失败了。”王平、张嶷大吃一惊,急忙退兵,却被魏军抄到后面,一声炮响,魏军一起杀过来,火光冲天。王平、张嶷带领军队迎战,两军混战一场。王平、张嶷两人奋力杀出,蜀军损失了一大半。诸葛亮回到祁山大营,收拢失败的士兵,大约损失了一万多人,心里非常忧愁。
忽然报告说费祎从成都来见丞相。诸葛亮请他进来。费祎行过礼后,诸葛亮说:“我有一封信,正想麻烦你送到东吴去,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费祎说:“丞相的命令,我怎么敢推辞呢?”诸葛亮就写了一封信交给费祎,让他去了。费祎拿着信直接到了建业,拜见吴王孙权,把诸葛亮的信呈上。孙权打开信来看,信中写道:“汉室不幸,国家现在乱成一团,曹贼谋反,到现在还一直祸害天下。我受昭烈皇帝刘备的重托,不敢不尽心尽力。如今,蜀汉的大军已经集结在祁山,曹魏的暴徒很快就要在渭水被消灭。希望陛下您能念在我们曾经结盟的份上,派将领出兵北伐,共同夺取中原地区,然后平分天下。书信中不能尽情的畅言,万望陛下您能认真考虑!”孙权看完信后非常高兴,于是对费祎说:“朕早就想兴兵北伐,只是之前没和孔明联合。如今既然有信送到,朕立刻亲自率军出征,从居巢门进攻,夺取魏国新城;然后再命陆逊、诸葛瑾等人驻扎在江夏、沔口,攻打襄阳;孙韶、张承等从广陵出兵攻打淮阳等地。三路大军一共三十万,马上就要兴师北伐。”费祎拜谢说:“如果真能如此,那中原地区很快就会被攻破!”孙权设宴款待费祎。席间,孙权问费祎:“丞相军中,谁是首战破敌之人?”费祎说:“魏延是首要之人。”孙权笑着说:“这人勇气有余,心术不正。如果有一天没有孔明,他必定会作乱。孔明难道不知道吗?”费祎说:“陛下所言极是!我回去后,会将这话转告孔明。”于是辞别孙权,回到祁山拜见孔明,详细汇报了吴主发兵的情况。孔明又问:“吴主还有别的什么话吗?”费祎将孙权对魏延的评价告诉了他。孔明叹息说:“孙权真是聪明的君主啊!我不是不知道魏延的为人,只是爱惜他的勇猛,才任用他。”费祎说:“丞相应该早日安排。”孔明说:“我自有办法。”费祎于是辞别孔明,回成都去了。
诸葛亮正和众将领商量进攻的事,忽然报告说有魏将投降。诸葛亮叫他进来,问他说:“你是谁?”那人说:“我是魏国的偏将军郑文。最近我和秦朗一起带兵,听司马懿的调遣,没想到司马懿徇私偏向,提升秦朗为前将军,却看不起我,把我当草芥一样,所以我很不服气,特地来投降丞相。希望丞相能收留我。”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报告说秦朗带着军队在营寨外,单挑郑文交战。诸葛亮说:“这个人的武艺和你相比怎么样?”郑文说:“我能立刻杀了他。”诸葛亮说:“你如果先杀了秦朗,我才会相信你。”郑文很高兴地骑上马出了营,和秦朗交战。诸葛亮亲自出营观看。只见秦朗拿着枪大骂说:“反贼偷了我的战马来这里,还不快点还给我!”说完,就直取郑文。郑文拍马舞刀迎上去,只一个回合,就把秦朗斩于马下。魏军各自逃走。郑文提着秦朗的脑袋进了营。诸葛亮回到帐中坐定,叫郑文过来,突然大怒,喝令左右:“把他推出去斩了!”郑文说:“我没有罪啊!”诸葛亮说:“我早就认识秦朗,你刚才杀的,根本不是秦朗。你怎么敢欺骗我!”郑文跪下求饶说:“这其实是秦朗的弟弟秦明。”诸葛亮笑着说:“司马懿让你来假装投降,在我军中搞破坏,你怎么能瞒得过我呢!如果你不说实话,我一定会杀了你。”郑文只好承认自己是假装投降的,哭着请求免死。诸葛亮说:“你既然求生,就写一封信,让司马懿自己来劫营,我就会饶你性命。如果捉住了司马懿,就是你的功劳,我还会重用你。”郑文只好写了一封信,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命令把郑文关起来。樊建问:“丞相怎么知道他是假装投降的呢?”诸葛亮说:“司马懿不会轻易用人。如果他提升秦朗为前将军,那么秦朗的武艺一定很高强。现在他和郑文交战,只一个回合就被郑文杀了,一定不是秦朗。所以我知道他是假装的。”众人都非常佩服。诸葛亮挑选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士兵,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那个士兵领命,拿着信直接来到魏营,要求见司马懿。司马懿叫他进来,拆开信看完,问他说:“你是谁?”那人回答说:“我是中原人,流落到蜀国。郑文和我是同乡。现在诸葛亮因为郑文有功,用他做先锋。郑文特地托我来献信,约定在明晚,点火为号,希望都督带领全军来劫营,郑文在营里接应。”司马懿反复盘问,又仔细检查信,确实是实情,就赏给士兵酒食,吩咐说:“今天二更天为期限,我一定来劫营。如果事情成功,一定会重用你。”士兵拜别,回到自己营寨,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拿着剑,按照道家的方法祈祷完毕,叫来王平、张嶷,吩咐他们如此如此;又叫来马忠、马岱,吩咐他们如此如此;又叫来魏延,吩咐他如此如此。诸葛亮自己带领几十个人,坐在高山上,指挥众军。
却说司马懿看完郑文的信,就打算让两个儿子带领大部队去劫蜀营。长子司马师劝谏说:“父亲为什么根据一张纸就亲自进入危险的地方呢?如果有什么疏忽,那该怎么办呢?不如让别的将领先去,父亲在后面接应。”司马懿听从了他的话,就命令秦朗带领一万军队,去劫蜀营,自己带领军队接应。这天晚上初更时分,风清月朗;快到二更的时候,忽然阴云密布,黑气漫天,对面都看不见人。司马懿大喜说:“这是上天帮助我成功啊!”于是让士兵都咬住竹片,马都勒住嘴,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前进。秦朗在前面开路,带领一万军队直接冲进蜀营,却一个人也没有看到。秦朗知道中计了,急忙命令退兵。四周火把齐明,喊声震天:左边是王平、张嶷,右边是马岱、马忠,两路军队一起杀过来。秦朗拼命死战,却冲不出去。后面司马懿看到蜀营火光冲天,喊声不断,又不知道魏军的胜负情况,只顾催促军队接应,朝着火光中杀过去。忽然一声喊起,鼓角喧天,火炮震地:左边是魏延,右边是姜维,两路军队一起杀出来。魏军大败,十个人有九个受伤,四处逃散。这时秦朗带领的一万军队,都被蜀军围住,箭如雨下。秦朗死在乱军之中。司马懿带领残兵逃回自己的营寨。三更以后,天又放晴了。诸葛亮在山上敲锣收兵。原来二更时分阴云黑暗,是诸葛亮用了道家的法术;后来收兵以后,天又放晴了,是诸葛亮驱使六丁六甲神扫除了浮云。
当时诸葛亮打了胜仗,回到营寨,命令把郑文杀了,再商量夺取渭南的办法。每天让士兵挑战,魏军就是不出来应战。诸葛亮自己坐着小车,来到祁山前、渭水的东西两边,查看地形。忽然来到一个山谷口,看到那山谷的形状像葫芦一样,里面可以容纳一千多人;两边的山谷又可以容纳四五百人;背后两座山环绕,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只能通过一个人一匹马。诸葛亮看了,心里非常高兴,问向导官说:“这里叫什么名字?”向导回答说:“这里叫上方谷,又叫葫芦谷。”诸葛亮回到帐中,叫来裨将杜睿、胡忠两人,附在他们耳边说了密计。又叫来一千多名随军工匠,进入葫芦谷,制造木牛流马用的东西;又命令马岱带领五百士兵守住谷口。诸葛亮叮嘱马岱说:“工匠们不许放出去,外人也不许放进来。我还会不时来查看。捉拿司马懿的计策,就靠这一举了。千万不能泄露消息。”马岱接受命令后就去了。杜睿等二人在谷中监督工匠,按照方法制造。诸葛亮每天来回查看。
有一天,长史杨仪进来报告说:“现在粮草都在剑阁,人夫和牛马搬运很不方便,怎么办呢?”诸葛亮笑着说:“我已经谋划很久了。以前储存的木料,还有在西川买的大木头,都让人制造木牛流马,用来搬运粮草,非常方便。这些牛马都不需要吃喝,可以日夜不停地运输。”众人都很惊讶地说:“从古到今,都没听说过有木牛流马这种东西。不知道丞相有什么妙法,能造出这么奇特的东西?”诸葛亮说:“我已经让人按照方法制造了,只是还没有完全做好。我现在先把造木牛流马的方法,尺寸大小,长短宽窄,都写清楚,你们看看。”众人大喜。
诸葛亮立刻写了一张纸,交给众人观看。众将领围在一起看。制造木牛的方法是:“方形的肚子,弯曲的头,一只脚,四只足;头伸进领子里,舌头放在肚子上。载得多,走得少:单独行走可以走几十里,成群行走可以走二十里。弯曲的是牛头,成双的是牛脚,横向的是牛领,转动的是牛足,翻过来的是牛背,方形的是牛腹,垂直的是牛舌,弯曲的是牛肋,刻出来的是牛齿,竖起来的是牛角,细的是牛鞅,连接的是牛秋轴。牛仰着双辕,人走六尺,牛走四步。每头牛可以载十个人一个月的粮食,人不用太劳累,牛也不需要吃喝。”制造流马的方法是:“肋长三尺五寸,宽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相同。前轴孔距离头部四寸,直径二寸。前脚孔距离前轴孔四寸五分,宽一寸。前杠孔距离前脚孔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宽一寸。后轴孔距离前杠孔一尺五寸,大小和前面的相同。后脚孔距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和前面的相同。后杠孔距离后脚孔二寸七分,后载克距离后杠孔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宽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和前面的一样。板方囊两个,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宽一尺六寸:每个可以装二斛三斗米。从上杠孔到肋下七寸:前后相同。上杠孔距离下杠孔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宽七分:八个孔都一样。前后四脚宽二寸,厚一寸五分。形状像大象,靬长四寸,直径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宽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和杠一样。”众人看了一遍,都拜倒在地上说:“丞相真是神人啊!”过了几天,木牛流马都造好了,看起来就像活的一样;上山下岭都很方便。众军看到后,都非常高兴。诸葛亮命令右将军高翔,带领一千士兵驾驶着木牛流马,从剑阁直接运到祁山大营,来回搬运粮草,供给蜀军使用。
后人有诗称赞说:“剑门关地势险峻,蜀军驱赶着流马顺利通行;斜谷道路崎岖难行,蜀军却能借助木牛轻松运输。如果后世的人也能采用这样的运输方法,那运送军粮等物资怎么会让人发愁呢?”
却说司马懿正愁闷的时候,忽然有哨兵报告说:“蜀军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人不怎么劳累,牛马也不需要吃喝。”司马懿大吃一惊,说:“我坚守不出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粮草接济不上,想等他们自己完蛋。现在他们用这种方法,一定是长期作战的打算,不会轻易退兵了。这可怎么办呢?”他急忙叫来张虎、乐綝二人,吩咐说:“你们两人各带五百士兵,从斜谷小路偷偷出去;等蜀军的木牛流马经过时,等他们全部过去,一起杀出来。不要抢太多,只要抢三五匹就回来。”二人按照命令,各带五百士兵,扮成蜀军,夜间偷偷从小路过去,埋伏在谷中,果然看到高翔带领士兵驾驶木牛流马过来。等他们快过去的时候,两边一起鼓噪杀出来。蜀军措手不及,丢下几匹木牛流马,张虎、乐綝非常高兴,把它们赶回自己的营寨。司马懿看到后,果然觉得这些木牛流马进退自如,就像活的一样,于是非常高兴地说:“你会用这种方法,难道我不会用吗?”他立刻命令一百多名巧匠,当面拆开木牛流马,吩咐他们按照尺寸长短厚薄的方法,一样制造木牛流马。不到半个月,就造了二千多只,和诸葛亮造的一样,也能奔跑。于是命令镇远将军岑威,带领一千士兵驾驶木牛流马,到陇西搬运粮草,来回不断。魏营的士兵们都非常高兴。
却说高翔回来见诸葛亮,说魏军抢走了五六匹木牛流马。诸葛亮笑着说:“我正希望他们抢去。我只损失了几匹木牛流马,不久就会得到军中很多帮助。”众将问:“丞相怎么知道的?”诸葛亮说:“司马懿看到木牛流马后,一定会模仿我的方法,一样制造。那时我又有计策了。”几天后,有人报告说魏军也会造木牛流马,到陇西搬运粮草。诸葛亮大喜说:“不出我所料。”于是叫来王平,吩咐说:“你带领一千士兵,扮成魏军,连夜偷过北原,只说是巡粮军,直接到运粮的地方,把护粮的人都杀散;然后赶着木牛流马回来,直接奔过北原。那里一定有魏军追赶,你就把木牛流马口里的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动了,你们就丢下它们逃跑,魏军追过来,牵也牵不动,抬也抬不走。我再派军队过来,你们就转身把牛马的舌头再扭过来,大摇大摆地走。魏军一定会觉得很奇怪。”王平接受命令后就去了。诸葛亮又叫来张嶷,吩咐说:“你带领五百士兵,都扮成六丁六甲神兵,鬼头兽身,用五彩涂脸,装扮成各种怪异的样子;一手拿绣旗,一手拿宝剑;身上挂葫芦,里面装着烟火的东西,埋伏在山边。等木牛流马过来时,放起烟火,一起冲出来,赶着牛马走。魏军看到后,一定会以为是神鬼,不敢来追赶。”张嶷接受命令后就去了。诸葛亮又叫来魏延、姜维,吩咐说:“你们两人一起带领一万士兵,到北原寨口接应木牛流马,防止交战。”又叫来廖化、张翼,吩咐说:“你们两人带领五千士兵,去切断司马懿的来路。”又叫来马忠、马岱,吩咐说:“你们两人带领二千士兵去渭南挑战。”六个人都按照命令去了。
且说魏将岑威带领军队驾驶木牛流马,装载着粮草,正在行进的时候,忽然报告说前面有巡粮的军队。岑威派人侦察,果然是魏军,于是放心前进。两军合在一起。忽然喊声大震,蜀军在自己队伍里杀起来,大喊:“蜀军大将王平在此!”魏军措手不及,被蜀军杀死了大半。岑威带领残兵抵抗,被王平一刀斩了,其余的都溃散了。王平带领士兵赶着木牛流马回去。残兵飞奔回报到北原的营寨里。郭淮听说军粮被劫,急忙带领军队来救援。王平命令士兵把木牛流马的舌头扭转,都丢在道上,一边打一边走。郭淮叫士兵不要追,只把木牛流马赶回去。众军一起赶,却怎么也赶不动。郭淮心里疑惑,正无可奈何的时候,忽然鼓角喧天,喊声四起,两路军队杀过来,原来是魏延、姜维。王平又带兵杀回来。三路夹攻,郭淮大败而逃。王平命令士兵把牛马的舌头再扭过来,赶着走。郭淮看到后,正想回兵再追,只见山后烟云突起,一队神兵冲出来,一个个手拿旗剑,怪模怪样,赶着木牛流马像风一样走了。郭淮大吃一惊,众军看到后,无不惊恐害怕,不敢追赶。
却说司马懿听说北原的军队失败了,急忙亲自带领军队去救援。刚走到半路,忽然一声炮响,两路军队从险峻的地方杀出来,喊声震天。旗帜上写着汉将张翼、廖化。司马懿看到后大吃一惊,魏军惊慌失措,各自逃命。
正是:路上遇到神勇的将领,粮食被抢走了;遇到神奇的敌军,性命也危在旦夕。不知道司马懿该如何抵挡,且看下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