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备去拜访诸葛亮,接连两次都没见到人,可他还打算再去寻访。关羽就劝说道:“兄长您都已经两次亲自前去拜会了,这礼数实在是够周到的了。我看那诸葛亮恐怕只是徒有虚名,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所以才故意躲开,不敢与您见面。兄长您怎么就对这个人如此着迷呢!” 刘备却说道:“不是这样的,从前齐桓公想见东郭的一位隐士,往返五次才得以见上一面。更何况我想见的是真正的大贤之人呢!” 这时张飞也在一旁嚷道:“哥哥您这就不对啦。就这么个乡下村夫,哪里算得上什么大贤之人。这次就不用哥哥您亲自去了,他要是还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就把他捆来!” 刘备一听,严厉地斥责张飞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见姜子牙的事吗?连周文王那样的贤君都对贤才如此敬重,你怎么就这么无礼!这次你就别去了,我和云长一起去。” 张飞赶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我怎么能落后呢!” 刘备便说:“你要是一同前往,可千万不能失礼。” 张飞连忙答应下来。
就这样,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骑着马,带着随从前往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庐还有半里多地的时候,刘备就下马开始步行。恰好这时遇到了诸葛均。刘备赶忙上前恭敬地行礼,问道:“你兄长在庄子里吗?”诸葛均回答说:“昨天傍晚才回来。将军今天应该能见到他。”说完,便潇洒地自行离开了。刘备高兴地说:“这次总算幸运,应该能见到先生了!”张飞却嘟囔道:“这人真没礼貌!就算带我们到庄子里去也没什么呀,干嘛自顾自地就走了!”刘备说道:“人家各自有事情要忙,怎么能勉强他呢。” 三人来到庄子前敲门,一个童子开门出来询问。刘备客气地说:“麻烦仙童帮我通报一声:刘备专程来拜见先生。”童子说:“今天先生虽然在家,不过现在正在草堂上睡午觉还没醒呢。”刘备连忙说:“既然这样,先别通报了。”然后吩咐关羽和张飞两人,就在门口等着。刘备则轻轻地走进院子,看到诸葛亮正仰卧在草堂的几案和坐席上。刘备便恭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过了好一会儿,诸葛亮还没醒。关羽和张飞在门外站了很久,不见有什么动静,就走进来,看到刘备还在那里毕恭毕敬地站着。张飞一下子火冒三丈,对关羽说:“这个先生也太傲慢了!看到我哥哥在台阶下站着等候,他却高高地躺着,假装睡着不起来!等我到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赶忙再三劝阻,才把张飞劝住。刘备还是让他俩到门外继续等候。刘备望着堂上,只见诸葛亮翻了个身,好像要起来的样子,可忽然又朝着里屋墙壁那边睡着了。童子想要去叫醒诸葛亮通报。刘备赶忙说:“先别惊动他。” 又过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睡醒,嘴里还吟诵着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诸葛亮吟完诗,翻身问童子:“有普通客人来吗?”童子回答说:“刘皇叔在这里,已经站着等了很长时间了。”诸葛亮一听,赶忙起身说道:“怎么不早点通报!容我换身衣服。”说完就转到后堂去了。又过了好一会儿,诸葛亮才整理好衣冠出来迎接。
刘备见到诸葛亮,只见他身高八尺,面容如同美玉般温润,头上戴着纶巾,身上披着鹤氅,神态潇洒,仿佛神仙一般超凡脱俗。刘备赶忙恭敬地下拜,说道:“我是汉朝皇室的远亲,不过是涿郡的一个愚笨之人,长久以来听闻先生的大名,那真是如雷贯耳。之前两次前来拜访,都没能见到您,无奈之下,我只好把自己这卑微的名字写在您书房的几案之上,也不知道先生您有没有看到呢?”诸葛亮回答说:“我只是南阳的一个乡野之人,生性疏懒惯了,多次承蒙将军屈尊前来,实在是深感惭愧。” 两人相互行完礼后,便按照宾主之礼分别坐下,童子上来献茶。喝完茶,诸葛亮说道:“昨天看了您留下书信的内容,足以看出将军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只是遗憾我年纪轻,才学又浅薄,恐怕会耽误您的大事。”刘备说道:“司马徽和徐庶对您的称赞,难道会是虚言吗?还望先生不要嫌弃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能不吝赐教。”诸葛亮说:“司马徽和徐庶,都是世间的高尚之士。我不过是一个耕种田地的农夫罢了,哪里敢谈论天下大事呢?他们两位实在是抬举我了。将军为什么要舍弃美玉,而来寻求我这块顽石呢?”刘备说:“大丈夫身怀治理天下的非凡才能,怎么能在山林泉石之间白白老去呢?希望先生能以天下百姓为念,启发我这个愚钝之人,给予我教诲。”诸葛亮微笑着说:“那就先听听将军您的志向吧。”
刘备让身边的人退下,然后靠近诸葛亮的坐席,诚恳地说道:“如今汉室倾颓,奸臣当道,盗用皇帝的命令。我不自量力,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然而智谋和手段都十分有限,至今一事无成。还望先生能开启我的愚钝,拯救我于困境之中,那真是万分幸运了!” 诸葛亮说道:“自从董卓叛乱以来,天下豪杰纷纷崛起。曹操的势力原本比不上袁绍,然而最终却能战胜袁绍,这不仅仅是因为时机有利,更是人的谋划得当啊。如今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是不能与他正面抗衡的。孙权占据江东地区,已经历经三代,地势险要,百姓归附,对他可以结为外援,却不能图谋夺取。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着吴郡、会稽郡,西面通往巴郡、蜀郡,这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人主,就难以守住。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您的,将军您可有这个想法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天然的府库,高祖皇帝凭借它成就了帝业。如今刘璋昏庸懦弱,百姓殷实富裕,国家也很富足,但他却不知道爱惜体恤,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是皇室的后裔,信义又闻名于天下,广泛招揽英雄豪杰,求贤若渴。如果能够占据荆州和益州,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安抚南方的彝、越等族,对外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明政治。等到天下局势发生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城、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大军从秦川出兵,到那时百姓难道还不会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吗?如果真能如此,那么大业就可以成功,汉室也能复兴了。这就是我为将军谋划的策略,还请将军仔细考虑。”
说完,诸葛亮吩咐童子取出一幅画轴,挂在中堂,指着对刘备说:“这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将军想要成就霸业,在北方就让曹操占据天时,在南方就让孙权占据地利,而将军您可以占据人和。先把荆州作为立足之地,之后再夺取西川建立基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然后就可以图谋中原了。”刘备听了这番话,离开坐席,拱手称谢道:“先生的话,让我一下子就开窍了,就好像拨开云雾,看见了青天一样。只是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都是汉室宗亲,我怎么忍心去夺取他们的领地呢?”诸葛亮说:“我夜观天象,刘表恐怕时日无多了;刘璋也不是成就大业的君主,日后这块地方必定会归将军所有。” 刘备听了,赶忙叩头拜谢。就这一番谈话,诸葛亮还没走出茅庐,就已经知晓天下将会三分的局势,真是从古至今无人能及啊!
后人为此写了一首诗来称赞道:“当年刘备,也就是豫州牧刘备,常常感叹自己势单力薄、处境穷困。可他又是何等幸运啊,在南阳这个地方,有着诸葛亮这样的卧龙大贤。若想要知道日后天下三分,形成鼎足之势的局势从何而来,看看诸葛亮笑着指向地图,为刘备规划蓝图的这一幕,就全明白了。”
刘备拜请诸葛亮说:“我虽然名声低微,德行浅薄,但还是希望先生不要嫌弃我,能出山相助。我一定会恭敬地聆听您的教诲。” 诸葛亮说:“我长久以来乐于耕种劳作,懒得参与世事,恐怕不能接受您的请求。”刘备流着泪说:“先生如果不出山,天下苍生该怎么办啊!”说完,泪水沾湿了袍袖,衣襟都湿透了。诸葛亮见他心意如此诚恳,便说:“既然将军不嫌弃我,我愿意效犬马之劳。”刘备大喜过望,于是立刻叫关羽、张飞进来,拜见诸葛亮,并献上金银、锦帛等礼物。诸葛亮坚决推辞不接受。刘备说:“这并不是聘请大贤的正式礼物,只是表达我刘备的一点心意罢了。”诸葛亮这才收下。于是刘备等人就在庄中一同住了一夜。
第二天,诸葛均回来,诸葛亮叮嘱他说:“我受刘皇叔三次亲自拜访的大恩,不能不出山相助。你可以继续在这里亲自耕种,不要让田地荒芜了。等我大功告成的时候,就会回来归隐。”后人有感而发,作诗感叹道:“诸葛亮还没飞黄腾达、功成名就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功成身退的后路,想着大业完成后就归隐。可无奈刘备白帝城托孤,对他千叮万嘱,把兴复汉室的大业全部托付给了他。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只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最后,在秋风萧瑟的五丈原,诸葛亮耗尽心血,病逝军中,就像一颗巨星陨落,实在是让人叹息不已。”
还有一首古风这样写道:“还有一首古风诗是这样说的: 汉高祖刘邦手提三尺寒光闪闪的宝剑,在芒砀山夜行时,挥剑斩杀了白蛇,那白蛇鲜血四溅。此后刘邦一路征战,扫平秦朝,击败项羽,顺利进入咸阳,建立了大汉王朝。然而,在这之后的二百年间,汉朝的命运跌宕起伏,多次险些覆灭。伟大的光武帝刘秀兴起于洛阳,成功复兴汉室。可传到桓帝、灵帝时,汉室江山再次走向衰败,局势崩裂。汉献帝无奈迁都到许昌,一时间,天下大乱,四海之内各路豪杰纷纷涌现。曹操趁机专擅朝政,占尽天时之利;江东的孙氏家族开创了宏大的基业。而刘备势单力薄、穷困潦倒,四处漂泊,只能暂居在新野,为百姓的艰难处境而忧愁。 南阳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心怀远大志向,他腹中藏有如同雄兵般的谋略,深谙兵法中奇正变化之道。只因徐庶临走前向刘备举荐了他,刘备诚心诚意三次前往茅庐拜访,这才与诸葛亮心意相通。当时诸葛亮年仅二十七岁,便收拾好琴棋书画,告别了田园生活,离开家乡。出山后,他先协助刘备取得荆州,之后又谋取了西川,充分施展自己经天纬地的才能,如同具有修补苍天的手段一般。他口才出众,在外交场合纵横捭阖,言辞间气势如鼓荡的风雷;他胸藏韬略,谈笑之间,仿佛能变换天上的星辰。他以龙行虎视般的雄姿,安定天下乾坤,其英名流传千古,永垂不朽! ”
刘备等三人告别了诸葛均,与诸葛亮一同返回新野。刘备对待诸葛亮就像对待老师一样,吃饭的时候同坐一张桌子,睡觉的时候共用一张床榻,整天都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诸葛亮说:“曹操在冀州修建玄武池来训练水军,肯定有侵犯江南的意图。可以秘密派人过江去探听一下虚实。”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派人前往江东打探消息。
再说孙权,自从孙策去世后,他就占据了江东地区,继承了父亲和兄长留下的基业。他广泛招揽贤能之士,在吴郡和会稽郡开设宾馆,命令顾雍、张纮去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这些年以来,大家互相举荐人才。当时,会稽郡的阚泽,字德润;彭城的严畯,字曼才;沛县的薛综,字敬文;汝阳的程秉,字德枢;吴郡的朱桓,字休穆;陆绩,字公纪;吴地的张温,字惠恕;乌伤的骆统,字公绪;乌程的吾粲,字孔休:这几个人都来到了江东,孙权对他们非常敬重,待遇优厚。此外,孙权还得到了几位优秀的将领:汝南的吕蒙,字子明;吴郡的陆逊,字伯言;琅琊的徐盛,字文向;东郡的潘璋,字文珪;庐江的丁奉,字承渊。文臣武将众多人才,共同辅佐孙权,因此江东被人们称赞为人才济济。
建安七年,曹操打败袁绍后,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要求孙权送儿子到朝廷,随侍皇帝左右。孙权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吴太夫人便召集周瑜、张昭等人一起商议此事。 张昭说:“曹操想要我们送儿子入朝,这是他用来牵制诸侯的手段。然而,如果不送儿子去,又恐怕他会兴兵攻打江东,那样形势就危险了。”周瑜则说:“将军继承了父兄留下的基业,又拥有六郡的百姓,兵力精锐,粮草充足,将士们也都愿意效命。有什么逼迫的情况,非要送人质给曹操呢?一旦人质送去,就不得不与曹氏联合,要是曹操下令召见,也不得不去,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曹操控制。不如不送,先慢慢观察局势的变化,再用其他好的策略来应对。”吴太夫人说:“公瑾说得对。”孙权于是听从了周瑜的建议,拒绝了使者,没有送儿子去。从这以后,曹操就有了攻打江南的想法。但当时北方局势还不稳定,他没有时间南下征伐。
建安八年十一月,孙权率领军队讨伐黄祖,双方在大江之中交战。黄祖的军队战败。孙权的部将凌操,驾着轻便的战船冲在最前面,杀进了夏口,却被黄祖的部将甘宁一箭射死。凌操的儿子凌统,当时年仅十五岁,他奋力冲上前去,夺回了父亲的尸体。孙权见战局形势不利,便收兵返回东吴。再说孙权的弟弟孙翊担任丹阳太守,孙翊性格刚直,喜好饮酒,喝醉后常常鞭打士卒。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二人,一直有杀害孙翊的想法。于是他们与孙翊的随从边洪结成心腹,共同谋划杀害孙翊。当时各位将领和县令都聚集在丹阳,孙翊设宴款待他们。孙翊的妻子徐氏,容貌美丽且聪慧,非常擅长用《易经》占卜。这一天,她占卜了一卦,卦象显示极为凶险,便劝孙翊不要出去会客。但孙翊不听,还是与众人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到了晚上宴会结束,边洪带着刀跟在孙翊出门,随即抽出刀砍死了孙翊。妫览、戴员于是将罪责推给边洪,在集市上把边洪斩首。二人趁机抢夺了孙翊的家产和侍妾。
妫览见徐氏美貌,就对她说:“我为你丈夫报了仇,你应当顺从于我,不然就只有死路一条。”徐氏说:“丈夫刚去世不久,我不忍心马上就顺从你。可以等到月底,我设祭服丧期满,除去孝服后,再成亲也不迟。”妫览同意了。 徐氏于是秘密召见孙翊的心腹旧将孙高、傅婴二人进入府中,哭着对他们说:“先夫在世的时候,常常称赞二位将军忠义。如今妫、戴两个贼人,谋杀了我的丈夫,却只把罪责推给边洪,还将我家的资产、童仆和婢女都瓜分了。妫览又想强行霸占我,我已经假意答应他,以此稳住他的心。二位将军可派人日夜兼程去报告吴侯,同时还要设下密计对付这两个贼人,洗雪此仇此辱,我徐氏生死都会感恩不尽!”说完,她向二人再次下拜。孙高、傅婴都哭着说:“我们平日里深受府君的恩遇,之所以没有立刻为他死难,正是想要为他报仇。夫人的命令,我们怎敢不效力!”于是,他们秘密派遣心腹使者前去报告孙权。
到了月底,徐氏先把孙高、傅婴二人召来,让他们埋伏在密室的帷幕之中,然后在堂上设祭。祭祀完毕,她就脱去孝服,沐浴熏香,浓妆艳抹,说说笑笑,和平常一样。妫览听说后非常高兴。到了夜里,徐氏派婢妾请妫览进入府中,在堂中摆下酒席饮酒。等妫览喝醉后,徐氏便邀请他进入密室。妫览满心欢喜,趁着醉意走进密室。徐氏大声呼喊:“孙、傅二位将军在哪里!”孙高、傅婴二人立即从帷幕中持刀跳出。妫览措手不及,被傅婴一刀砍倒在地,孙高接着又补上一刀,当场将其杀死。徐氏又派人传请戴员赴宴。戴员进入府中,来到堂中,也被孙高、傅婴二人杀死。他们还派人诛杀了两个贼人的家眷和其余党羽。徐氏随后重新穿上孝服,将妫览、戴员的首级,祭奠在孙翊的灵前。没过几天,孙权亲自率领兵马来到丹阳,看到徐氏已经杀死妫览、戴员二贼,便封孙高、傅婴为牙门将,让他们镇守丹阳,又接徐氏回家养老。江东人无不称赞徐氏的品德。后人写诗称赞道:“世间竟有如此才德与气节兼备之人,简直举世无双。那些奸邪之辈,一旦遇到她,便遭受打击铲除。那些平庸的臣子甘愿追随贼人,而忠诚的臣子却不幸死去,在这一点上,他们都比不上东吴这位有胆有识的女子。”
咱们接着说,东吴各地的山贼,都被平定了。长江江面上,排列着七千多只战船。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让他全面统领江东的水军和陆军。建安十二年,冬季十月的时候,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病情危急,就把周瑜和张昭两人召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本是吴地人,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我和弟弟吴景搬到越中居住。后来我嫁给了孙氏,生下四个儿子。大儿子孙策出生的时候,我梦到月亮钻进了怀里;后来生二儿子孙权,又梦到太阳钻进怀里。算卦的人说:梦到日月入怀的,她的儿子将来必定大富大贵。可惜孙策早早去世了,如今我把江东的这份基业交给孙权。希望你们能齐心协力辅佐他,这样我就算死了,也能安心瞑目啦!” 接着,吴太夫人又叮嘱孙权说:“你要以对待师傅的礼节来侍奉张昭和周瑜,千万不能有所怠慢。我的妹妹和我一同嫁给了你父亲,那她也就如同你的母亲;我死了以后,你要像侍奉我一样侍奉她。你妹妹也应当好好奉养,要挑选个好夫婿把她嫁出去。”说完这些话,吴太夫人就去世了。孙权悲痛大哭,按照隆重的丧葬礼仪将母亲安葬,这其中的各种细节就不用多说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孙权想攻打黄祖。张昭说:“我们还在守丧期间,不到一年,不能动兵打仗。”周瑜说:“报仇雪恨,还等什么一年呢?”孙权犹豫不决。这时候,平北都尉吕蒙进来拜见孙权,对他说:“我守在龙湫水口,忽然黄祖的部将甘宁来投降。我仔细问了他:甘宁字兴霸,是巴郡临江人。他读过不少书,力气很大,喜欢游侠。他曾经召集了一帮亡命之徒,在江湖上横行霸道。他腰间挂着铜铃,别人听到铃声,都躲着他。他还用西川锦做船帆,人们都叫他‘锦帆贼’。后来他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改邪归正,带着人投奔刘表。他发现刘表成不了大事,就想来投奔东吴,却被黄祖留在了夏口。上次东吴打败黄祖的时候,黄祖靠甘宁的力量才逃回夏口,但黄祖对甘宁很冷淡。都督苏飞多次向黄祖推荐甘宁,黄祖说:‘甘宁是劫江的贼,怎么能重用呢?’甘宁因此很怨恨。苏飞知道他的心思,就摆酒请甘宁到家里,对他说:‘我推荐你好多次,可主公就是不用。时间过得很快,人生能有多少年呢,你应该自己考虑长远。我可以保举你当邾县长,你自己再决定去留。’甘宁因此才过了夏口,想投奔江东,又怕江东人恨他救黄祖杀了凌操。我详细地告诉甘宁,主公求贤若渴,不记旧仇,何况大家都是各为其主,又有什么可恨的呢?甘宁很高兴,带着人渡过长江,来见主公。请主公定夺。”孙权非常高兴地说:“我得到了甘宁,打败黄祖一定没问题了。”
于是他命令吕蒙带甘宁进来拜见。拜见完毕后,孙权说:“甘宁来到这里,我很满意,哪有记恨的道理呢?请不要怀疑。希望你教我打败黄祖的办法。”甘宁说:“现在汉朝的气数一天比一天危险,曹操迟早会篡位。荆州是曹操一定会争夺的地方。刘表没有远见,他的儿子又愚蠢无能,不能继承家业,主公应该早点想办法。如果迟了,曹操就会先下手。现在应该先打败黄祖。黄祖今年老了,昏庸无能,只想着钱财;他搜刮百姓,大家都很怨恨;他的武器装备也不修整,军队也没有纪律。主公如果去攻打他,他肯定会被打败。打败黄祖后,再向西进军,占据楚关,然后谋划巴、蜀,霸业就可以完成了。”孙权说:“这是金玉良言啊!”于是他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领水陆两军;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和甘宁为副将;孙权自己带领十万大军,去讨伐黄祖。
细作得知消息后,报告给了江夏的黄祖。黄祖急忙召集众人商议,派苏飞为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把江夏的全部兵力都调来迎战。陈就、邓龙各带一队战船,堵在沔口,每艘战船上都安装了一千多张强弓硬弩,用大绳子把战船固定在水面上。东吴的军队来了,战船上的鼓声一响,弓箭一起射过来,东吴的士兵不敢进攻,后退了几里地。甘宁对董袭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得不进攻了。”于是他们挑选了一百多条小船,每条船上安排五十个精兵:二十个人撑船,三十个人穿上铠甲,拿着铜刀,不顾箭石,一直划到战船旁边,砍断了大绳子,战船就横在水面上了。甘宁飞身上了战船,把邓龙砍死了。陈就扔下船就跑。吕蒙看见了,跳下小船,自己撑船,冲进船队,放火烧船。陈就急忙想上岸,吕蒙拼命追到他跟前,一刀把他砍翻了。等到苏飞带着军队在岸上接应的时候,东吴的将领们都上了岸,势不可挡。黄祖的军队大败。苏飞狼狈地逃跑,正好碰上东吴的大将潘璋,两人骑马交战,没打几个回合,就被潘璋活捉了,直接押到船上见孙权。孙权命令手下用囚车把他关起来,等活捉了黄祖,一起杀掉。东吴的军队日夜不停地攻打夏口。
正是:只因为没有用甘宁这个“锦帆贼”,才导致如今对方成功冲破了用粗大绳索相连的防御战船。也不知道黄祖这一战究竟是胜是败,且看下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