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微风带着一丝凉意,桃树村的公鸡刚刚打鸣,陈圆梦便开始准备告别家人,踏上前往平远县县城的旅程。她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未知的期待,也有对家人的不舍。
陈圆梦仔细检查了自己的行囊,里面装着一些简单的衣物和必要的路引。她穿上了一件深蓝色的长袍,这是她最喜欢的颜色,象征着稳重与智慧。
在家门口,陈圆梦与家人一一拥抱告别。她的眼中含着泪光,但神情坚定。
“爹、娘,我走了,你们要保重身体。”陈圆梦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陈父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充满了骄傲:“圆梦,你是我们陈家的骄傲,我们等你好消息。”
陈母则流下了不舍的泪水:“孩子,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记得常写信回家。”
安安和其他家人也纷纷送上祝福,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陈圆梦的支持与期待。
陈圆梦逐一拥抱家人,她的手在每个人的背上轻轻拍打,传递着无言的鼓励与感激。她的动作温柔而有力,每一个拥抱都充满了深情。
陈圆梦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尽管眼中有泪光,但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她知道,前面有广阔的世界等着她。
天空呈现出一种宁静的蓝色,几朵淡淡的白云悠闲地飘过。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在陈圆梦的身上,给她的旅程增添了一丝温暖。
陈圆梦租了一辆结实的马车,车夫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年人,他微笑着向陈圆梦点头致意。
“陈小姐,我们出发吧。”车夫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陈圆梦点了点头,她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踏上了马车。随着马鞭的一声脆响,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在泥土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陈家的家人站在门口,目送着马车渐渐远去。他们的眼中充满了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和信任。
“圆梦,一定要成功。”陈刚在心中默默地为妹妹加油。
随着马车渐渐消失在村口,陈圆梦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
经过一个半时辰的颠簸,陈圆梦终于抵达了平远县县城。县城的繁华与喧嚣与桃树村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马车缓缓驶入城门,陈圆梦透过窗帘的缝隙,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世界。
进城的队伍排得很长,陈圆梦耐心地等待着。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她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轮到她进城时,陈圆梦礼貌地向车夫道谢,并递给他一两银子作为车费。
“这是您的车费,多谢您一路的照顾。”陈圆梦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车夫接过银子,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多谢陈小姐,祝您在县城一切顺利。”
陈圆梦提着自己的行囊,走进了县城里有名的云来客栈。客栈的门面装饰得古朴典雅,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显得十分喜庆。
“欢迎光临云来客栈,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客栈的掌柜热情地迎了上来。
陈圆梦微微一笑:“我要一间上房。”
陈圆梦的动作从容而优雅,她从行囊中取出一些银两,递给掌柜作为定金。她的手指纤细,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显示出她的生活习惯和品味。
自从家里经济条件改善后,陈圆梦不再愿意在衣食住行上委屈自己。她心中暗自期待,这间上房能给她带来舒适和安宁。
掌柜接过银两,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陈小姐,请跟我来。”
陈圆梦跟随着掌柜,穿过了装饰着精美木雕的走廊,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上房。
房间内布置得十分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床铺上铺着柔软的棉被,窗户旁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
“这间房间视野开阔,晚上还能看到县城的夜景。”掌柜自豪地介绍。
陈圆梦环顾四周,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我就住这里了。”
陈圆梦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她的动作轻柔而有条不紊。她将衣物一件件放进箱笼。
整理完毕后,陈圆梦决定在客栈的餐厅享用午饭。她点了一壶上好的茶和几样精致的小菜,慢慢品尝,感受着县城的风味。
午后的阳光透过云来客栈的木窗,斑驳地洒在陈圆梦的书桌上,她整理好自己的装束,打算寻找合适的牙行以助她在县城开设酒楼。
陈圆梦找到了客栈的店小二,他是个热情的年轻人,对县城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小二哥,我想向你打听一下,县城里哪家牙行口碑最好?”陈圆梦微笑着问道,她的声音温和而充满期待。
店小二立刻来了精神,他知道陈圆梦是个大方的客人,便热心地推荐:“陈小姐,您算是问对人了。县城里口碑最好的牙行非大诚牙行莫属,他们办事牢靠,价格公道。”
店小二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语气中带着自豪:“大诚牙行的掌柜是个实在人,办事从不拖泥带水,您去那里准没错。”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后,打赏了店小二两百文钱。
陈圆梦立刻租了一辆马车,直奔大诚牙行。马车在石板路上颠簸着,发出清脆的声响。
马车夫是个经验丰富的中年人,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布衣,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他一边挥舞着马鞭,一边和陈圆梦闲聊:“陈小姐,您是要去大诚牙行吗?那可是个办大事的地方。”
马车缓缓行驶在县城的街道上,陈圆梦透过窗帘的缝隙,好奇地打量着平远县城。街道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商铺,有卖丝绸的、卖瓷器的、卖药材的,还有各种小吃摊,香气四溢。
街道上人来人往,有穿着华丽的富商,有挑着担子的小贩,还有穿着朴素的百姓。
孩子们在街角追逐嬉戏,妇女们在井边洗衣聊天。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陈圆梦注意到,有些商铺的门口挂着红灯笼,显得格外喜庆。一些茶楼酒肆里传出悠扬的琴声和笑声,让人感受到县城的繁华与活力。
不久,马车停在了一座古朴的建筑前,门上挂着一块写着“大诚牙行”四个大字的匾额。
陈圆梦下了马车,抬头望了望那块匾额,心中暗自点头:“看来这牙行确实有些年头了。”
她推开门,走进了牙行。里面布置得简洁而庄重,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牙行的掌柜见有客人进来,立刻迎了上来,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欢迎光临大诚牙行,我是这里的掌柜。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服务的?”
陈圆梦说明了来意:“掌柜,我想在县城开一家酒楼,想请您帮忙找个合适的店铺。”
掌柜点了点头:“陈小姐,您放心,我们大诚牙行一定会为您找到最合适的店铺。”
陈圆梦和掌柜详细讨论了酒楼的位置、规模和预算等问题。掌柜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讨论结束后,掌柜立刻安排了手下的伙计,准备带陈圆梦去看几个备选的店铺。
“陈小姐,您稍等,我们这就去准备。”掌柜的态度恭敬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