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
刘海中赶到时,看到老伴已躺在病床上,但已清醒。
“感觉怎么样?有哪里不舒服?”
刘海中盯着病床,焦虑地问,毕竟关系到老伴的安危。
“没事,今天儿子回来,把我气得晕了。
看看你养的这两个儿子。”
贰大娘摇头叹气,心里很难受。
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刘海中一听就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两个不孝的东西。”
刘海中一听,顿时破口大骂起来,对两个孩子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毫无办法。
“海中,我得说你,你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有问题。”
易中海在一旁劝道。
然而,事已至此,再多的话也无济于事。
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局面早已无法挽回。
刘海中闻言,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一时语塞。
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若非如此,也不会落到这般境地。
周围的邻居见状,也知趣地保持沉默。
他们对刘海中的教育方式颇为认可,毕竟自家孩子在他那儿吃饭还得交钱,这让他们觉得挺有意思。
“现在后悔已经没用了,孩子都这么大了,再后悔也改变不了事实。”
易中海叹了口气。
眼看着事情发展成这样,大家都感到惋惜。
本以为好好教导,孩子会孝顺懂事,却没想到出了差错,才导致今日的局面。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后悔毫无意义。
刘海中深知这一点,所以面对易中海的劝诫,他选择沉默。
他说得没错,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孩子已经长大,悔之晚矣。
“唉,我确实以前教育错了。”
在易中海的提醒下,刘海中愁眉苦脸地承认错误,如今后悔已经迟了。
当初因为长子成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他误以为剩下的两个孩子也可能走上同样的路,于是对他们的管教格外严厉。
然而,事与愿违,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因为事情已经发生,后悔无补于事。
……
与此同时,在轧钢厂内。
经过工人们的改造,眼前的设备终于完成了升级。
李建设审视着眼前这个设备,嘴角扬起一丝满意的笑意。
有了它,就能生产出所需部件,至少针对这种零部件而言。
然而,其他部分仍需人工处理。
他的目标不过是利用这台设备制造出特定的零部件。
\"大家先退后,我来启动测试。\"李建设说道。
不一会儿,在整理完毕后,有人开启了设备电源。
随着开关按下,机器迅速运转起来。
李建设随手投入一块原料。
片刻之后,另一端便输出了一个完整的成品,精度几乎达到要求标准。
这意味着生产的钢脚无需二次加工即可直接使用,效率显然提高了许多。
\"真不错,一次成型?这要是推广开来,生产效率岂不是能大幅提升?\"李厂长注视着这一过程,眼神发亮。
他知道这意味着超额完成任务已成可能,心中暗自欣喜,想必会有嘉奖。
此时,李建设并未停止设备运行,而是要检测其耐用性。
他叮嘱周围的人留意异常情况。
……
明日恢复两更。
\"别担心,我们会盯着的。\"
工人们听罢立刻回应。
李建设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坐下观察。
既然设备已完成改造,就看这次调整是否成功。
若接下来运行无误,则说明方案可行。
毕竟理论还需实践验证。
如果一切顺利,这次技术革新便能在轧钢厂全面推广,完成任务将毫无压力。
此刻车间里,众多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眼前的机器上。
大多数人眼中充满期待,若无意外,他们日后便无需再手工打磨零件了。
当然,如今大家对李建设是心悦诚服,他的能力确实非凡。
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
眼前的机器依然正常运行,显然经过这段时间的试验,此次改造相当成功,否则早就出现问题了。
李建设望着机器,嘴角浮现出满意的微笑,看来这次应该没问题了。
“李厂长,您就按此法把这里的机器全都改造一遍。”
“提高工人的效率。”
李建设笑着对李厂长说。
“放心吧。”
李厂长看明白了当前状况,这次显然是成功的。
一想到厂里应用这项技术后水平会再次提升,李厂长内心激动不已。
这对他而言至关重要,是他担任厂长后的首个重要成果。
李建设稍作叮嘱便离开,他还有别的事要处理,即把技术交给汽车厂,之后的事他就不管了,毕竟只是增加产量而已。
在李厂长的注视下,李建设乘车离开轧钢厂,前往汽车厂。
……
再说医院里,经医生输液治疗,二大娘已彻底康复。
“没事就好。”
刘海中听闻消息后松了口气,他无法想象若老伴真出了什么事,自己孤身一人该如何生活。
事情并不严重,没什么大事。
易中海见状对刘海中说道:“没事的话就回去吧,要是没事,我们就先回厂里干活了。”
“行,你们先去忙吧。”
刘海中推了推眼镜回答道,这次的事让他深受触动。
他开始怀疑自己成为壹大爷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想到这里,刘海中叹了口气,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
不久后,他们简单办完出院手续便离开了医院。
……
再说李建设,没多久他就到达了汽车厂,径直走向杨厂长的办公室,把这件事交给他处理最合适不过。
汽车厂作为总厂,下设多个分厂,其中有不少轧钢厂,所以这事交给杨厂长再合适不过。
来到杨厂长办公室门前,他敲了敲门。
“进来!”
听到回应后,李建设推开门走了进去。
杨厂长抬头一看是李建设,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他对李建设寄予厚望。
“建设,你怎么来了?”
“正好,我们厂的生产线一直都很稳定,没有缺什么。
我这次设计了一张图纸,今天上午在轧钢厂做了试验,这张图纸完全可以投入生产。”
“它能直接生产我们需要的钢脚,根本不用再人工加工。”
李建设说完,将手中的图纸放在了厂长桌上。
杨厂长见此,脸上也露出了欣喜之色。
“建设,今儿上午你那边试验得怎么样?”
杨厂长兴冲冲地问,这事可关系到他们轧钢厂的未来呢。
“嗯,试过了,那种不用人工二次加工的钢脚挺耐用的。”
“我临走前已让红星轧钢厂开始用了,你看后续让其他轧钢厂也试试这项技术。”
“到时候一定能生产出够用的钢脚。”
李建设慢悠悠地说。
杨厂长一听这话,顿时激动起来,他盼的就是这个结果。
要不是因为这事,他们厂的生产线早就投用了。
但现在还不行。
“太好了,解决这个问题后,就把这个技术交给轧钢厂,很快就能派上用场。”
杨厂长自言自语地嘀咕着,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好事。
一番交谈之后,李建设才离开这儿。
期间杨厂长执意要给他些奖励,都被李建设当场谢绝了。
如今他什么都不缺。
而且,只要汽车厂还没能满足他的需求。
很快,简单交流完后,李建设便直接走出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李建设这才稍微放松下来。
这次遇到的难题总算解决了,果然在这个年代搞点科技含量高的东西不容易。
其中关键一点是,现在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有事都得按计划来。
还有,很多东西得凭票供应。
不然的话,就会一团糟。
所以呢,有需要的东西就得提前上报,否则计划里没有,后面基本上就不会有了。
最主要的就是计划经济体制!
“看来接下来不会再有什么麻烦了。”
李建设心里想着,随即端起旁边的一杯热水,倒了些水,喝了一口,心中感慨不已。
一个月转眼过去了,李建设在这段时间经历了不少事,每一件在他看来都至关重要。
接下来,他打算妥善规划未来的行动。
思索片刻后,他的目光落在身旁的时间上。
离午休结束已近,他决定提早回家。
“算了,今天早点回去吧。”
放下水杯,李建设直接离开厂区,手头的工作基本完成,留在这里已无意义。
---
另一边,厨房里,傻柱正忙碌地准备午餐。
虽然工作辛苦,但他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他得到了贾张氏的些许希望——只要她愿意松口,他和秦淮茹的关系便有望更进一步。
今天厂里有客人来访,中午需准备一只鸡。
傻柱根据经验判断,领导们通常吃不完,剩下的部分就能归他自己所有。
他盘算着把鸡带回家给秦淮茹一家享用,这样定能赢得他们的欢心。
想到这里,傻柱不禁兴奋起来。
对他而言,取悦贾张氏一家远比其他重要。
唯有得到他们的认可,他才能继续追求秦淮茹。
“股长,饭菜准备妥当了。”
“行,把这些都搬到那个房间去,离用餐时间也不远了。”
傻柱看了看钟表,嘱咐道。
身为厨师,他对这类事务驾轻就熟。
“明白!”
助手点头应声,随即端起菜肴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