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是考核通过的小吏上值巡察司的日子。
明芷莹也早早等在巡察司衙外,想亲眼见证齐竹音踏入官衙的这日。
明晏见她好奇,便让莫姚带着她进来,躲在屏风后面,看着正堂中诸位新入巡察司的小吏。
巡察司两判官八巡官已经落定。
另一判官赵宜曾是御史台侍御史,明昆举荐之人。
明晏端坐在正堂之上,堂下分男女列队站好。
楚龄已经调任巡察司巡官,正拿着名册点名。
明芷莹偷偷躲在屏风后,看向女子队列,一共两列,找了几遍,都没找到齐竹音的身影。
甚至楚龄点名之时,叫了几遍也没听到她的回复。
不由心悬了起来。
点过名,施学义和赵宜对堂下站着的人宣读巡察司职责,开始分曹。
全程,明晏也未曾说过一句话。
施学义和赵宜便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带着众人参观巡察司。
堂中人散尽,明芷莹走了出来,“姑姑,我没看到竹音。”
“那她就是不想来了吧,我再选人替补上便是。”
明芷莹急了,“不会的。上次放榜之时竹音很开心,她一定会来的,也许,也许是宁国公府的人绊住她了。”
明晏看着她,语重心长道:“女子想出头何其艰难,她要自己从后宅走出来,需要顽强的意志,否则她自己立不住,早晚也待不下去。”
“可她在府中也不受宠,胳膊如何能拧过大腿呢。”
“她应当在参加考核之前就想到这点,若是心中没有打算,那等着谁去主动救她呢?她既没向你求救,你等着便是,我答应你,为她保留名额。”
明芷莹虽然心中担忧,但是确实是她没来,姑姑能够网开一面为她保留已经是额外的恩赐了。
明晏还要四处巡视,也没时间陪她,明芷莹便一直守在巡察司门口等候。
此月间,巡察司各曹该做之事已经分好。
新招收进来的小吏也不能直接上手去查,还需要熟悉朝堂运作,全国政令。
每日要在书舍查阅相关书籍,等到将情况都熟悉之后,再由巡官带着一起清查。
此事都交给了施学义和赵宜去办,明晏还是去找楚龄看了吏部官员清查的进展。
楚龄将查到的信息整理成卷交给明晏。
“确实有不少官员考评不大公正,日前穆相也来看过,但是不曾说过什么。”
大理寺如今还在彻查吏部官员,他来看看,也是想多些突破口。
明晏将卷宗收在手中,准备先写个折子报上去。
“继续清查,先将京官清查清楚,等巡察司稳定下来,便清查地方,到时候这里的人,就都算是熟手了,需要分散去带新吏。”
“卑职明白。”
明晏写好折子,准备入宫。
刚走出巡察司,就看到明芷莹在不住安慰一穿着巡察司吏服的年轻女子。
身上的吏服有些脏污,还有划破的痕迹,头发也散了些碎发落下,此刻正在避开人群整理,面上惊惶,却强装镇定。
抬头瞧见明晏走出来,急急忙忙上前行礼,“小女齐竹音参见静安公主殿下。”
明晏上下打量她几眼,“齐家的人,不让你出来?”
齐竹音头压得低,声音有些发颤,“小女,小女不回齐家了。”
“哦?”
“齐家已经将小女扫地出门,逐出族谱,再无瓜葛了。”
什么也没让她带出来,就这一身衣服,头上更是连个首饰都没有。
齐家不想她来巡察司,更不想她去仇人靖安公主手底下做事。
齐竹音铁了心要来,毫不妥协。
齐家便将她关了起来。
最后她在丫鬟的协助下逃了出来,本想早些上值,没想到被发现,挨罚,甚至威胁要将她逐出家门。
她是未婚女子,若被逐出家门,名声尽毁不说,在外面也活不下去。
齐竹音好不容易有机会能自己做事,宁愿被逐出早已腐烂的齐家。
名字从族谱上划掉那一刻,感觉自己身上的所有束缚也全都消失了。
匆匆赶来巡察司,却还是晚了许久。
“公主殿下,小女,小女并非有意来迟,请公主恕罪。”
“你被逐出家门,以后何以为生?又住在哪里?”
“身上还有几两银子,只能等下值看看有没有便宜些的房子,先住下,等发了俸禄,就...”
明晏微笑,“你做事也是不想后路,你姗姗来迟,若巡察司不要你,你又如何是好?”
齐竹音面色凄然,却眼神坚定,“小女既然能考过巡察司,说明并非一无是处,手脚健全,即便真与巡察司无缘,自己去找事情做便是,若是,当真无路可走,那也是命,古语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至少,我为自己勇敢了一次。”
明晏嗯了一声,“倒是想的通透。”
莫姚牵来马,明晏准备入宫。
齐竹音焦急上前,“公主殿下,小女,小女来迟并非我愿,我日后一定竭力在巡察司办差,请您,再给小女一次机会。”
明晏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她,道:“女子入办差本就不易,本宫一向要宽容些,你随莫姚进去,但是,既然本宫给你了一次机会,若是你不好好做,便是辜负本宫的宽容了。”
齐竹音深深行礼,“公主放心,小女谨记。”
明晏没再说话,一夹马腹,朝皇宫而去。
巡察司已立,她也需要呈上清查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