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李响他们眼睛都亮了,茅塞顿开。
“嘿,这个主意不错……”
“对,咱们可以去津港看看。”
“还是得靠祁队你……”
几个人越聊越兴奋,开始猛夸祁同伟。
祁同伟不耐烦地摆摆手,翻了个白眼:“赶紧的,带上资料,上去找郭局吧。”
“快过年了,争取年前去趟津港。”
“抓紧时间查,早点发现问题才能早点收网,不然连个安心年都过不好。”
祁同伟插手京海刑警队的事,根本谈不上越权。
一方面他本来就是从京海出去的,另一方面他还处于养伤休假的状态。
再说了,祁同伟眼光很准,能提前发现隐患,避免事情恶化。
至于李响他们为什么把他的安排当命令执行,只是因为信任他。
就这么简单。
祁同伟闲暇时给京海刑警队当个临时顾问也是挺好的。
就算是一般的知情人士帮忙调查,刑警队请过来也是正常的。
李响上楼向焗长郭文建汇报完工作后,祁同伟也到了办公室门口。既然来了,当然要见见老领导。
“哎哟,听说你一大早就跑到局里来了……”
郭文建坐在椅子上,转头打量着祁同伟。
“怎么,东山那边的工作忙完了,想到京海来掺和掺和?”
“郭局,您这话可说重了。”祁同伟急忙解释,“是安欣、朱伟他们昨天跑到东山找我的。”
“这事我没经过您的同意……”
郭文建一听这话,眼睛一眯呵呵笑了,满脸狡黠。
“我什么也没说,李响问我的时候,我只是说你们队里的事,你们自己看着办。”
“您这做法也太不够意思了吧。”祁同伟苦笑,“我好不容易养伤,又被你们的人拖回来了……”
“累死累活的,不说句谢谢,还要批评我不务正业。”
“您说说,我图什么呢?”
郭文建哈哈大笑,随手从身后拿出一瓶水递给祁同伟。
“没办法,高启强、高启盛那兄弟俩,当初不是你负责的吗?”
“让你来不是为了破案……”
“这哥俩最近不太安分……”
“所以我想,你在东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京海逛逛。”
简单说说吧。顺便提醒一下那两兄弟,给陈淑婷带个话,让她规矩点。
“陈泰的事情刚判完,年前就要执行,他们怎么这么着急再犯事呢?”祁同伟喝了几口水,摇摇头:“郭局,您太看得起我了,那高家兄弟不是普通人,不一定听我的。\"
\"听不听无所谓,你去见见他们,总归没错。”郭文建也是个随机应变的人。
如今的高启强可不好对付。他成了建工集团的大股东之一,还和津港市的势力搭上线了。一边和陈淑婷斗智斗勇,一边又和赵瑞龙不清不楚。就凭这个,京海刑警队还真拿他们没辙。不过祁同伟不同。他和高家兄弟有交情,加上自身实力,对高家兄弟来说就像双重压力。所以郭文建觉得让他去教训一下最合适。
随便说了几句,明白领导意图后,祁同伟就把这事当成和老友叙旧。离开京海市局,他开车慢悠悠往建工集团大楼开。到了地方,他不急着下车,先拿出手机拨通高启强的电话。
“喂,祁警管,您好您好……”
“高总,恭喜恭喜。”
祁同伟假意道贺:“听说你现在是建工集团的老二了,特意来道喜。”
“祁警管,哪里哪里。”
高启强还是那副温和谦逊的模样:“就是几个老同事非要转让股份给我,说干不动了。”
“我本不想接,想给陈董……”
“他们不听,没办法,只好自己掏钱买了。”
祁同伟一个字都不信。
“那高总最近忙什么呢?”
“瞎忙呗。”
高启强笑道:“倒是祁警管,听说你受伤了,现在怎么样了?好了吗?”
“哎呀,在东山呢,一直想去看你……”
“可惜没机会。”
高启强说话特真诚,让人觉得靠谱。
“瞧高总现在这生活,过得真滋润。”
祁同伟从车窗往外看,仰头瞄着建工集团的大楼。
“既然这样,高总现在有空吗?”
“就在你们楼下呢……”
“方便的话一起吃个饭呗?”
话音刚落,高启强就兴奋了。
“祁警管来京海啦?”
“忙完回来看看。”
祁同伟笑着答:“阿盛在不?一起过来呗,还是去以前常吃的那家猪脚面馆。”
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想让高总请我吃碗猪脚面,怎么样?高启强想都不想,连声答应:好好好,我现在就过去。
挂断电话后,祁同伟才反应过来,高启强根本没提弟弟高启盛不在京海的事。心里有些疑惑,但也没太在意。
看他好像也不在公司,祁同伟调转车头,直接往旧厂街开去。到了那里,正好快到午饭时间。
祁同伟先下了车,想着高启强可能还得等一会儿。于是他自己上了高家老宅二楼,发现铁门锁着,窗户上全是蜘蛛网,估计至少好几个月没人住了。
下楼后,他在旧厂街菜市场转了一圈。高启强以前摆鱼摊的地方已经没了,改成了卖肉的。转悠半天,没见到熟人。
走出菜市场,抬头一看,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带头的是高启强,穿得整整齐齐,像个成功人士。他弟弟高启盛也在旁边,同样一身西装,戴着眼镜,发型整齐。
兄弟俩气场强大,动作间透着自信。可就在他们身边,还站着个新面孔——《白夜追凶》里的叶方舟。他身材修长,头发介于红黄之间,刚好到眉毛的位置。
三人站在一辆宾利车前,高启强一眼看见祁同伟,摘下墨镜,摊手说:祁警管,好久不见。祁同伟发现,现在的高启强和几个月前判若两人。
祁同伟微微一笑,慢慢走过去:高总,您现在真是今非昔比。高启强侧身介绍:这是阿盛的朋友叶方舟,现在也是白金瀚的股东之一。留着胡子的叶方舟笑着打招呼:祁警管的大名我早听说过,幸会幸会。
祁同伟用犀利的目光打量着叶方舟,还仔细端详,手一直没松开。你应该是津港人吧?你怎么知道的?叶方舟有些惊讶。
高启强兄弟的笑容瞬间凝固,祁同伟神秘兮兮地笑着说:我知道的事可多了。我还知道你以前是长丰支队的刑警,后来被开除了,对吧?
话音刚落,高启强兄弟脸色刷白,叶方舟的表情也僵住,笑容比哭还难看。祁同伟语重心长地说:做不了警察没关系,只要守法经营,干什么都可以。说完拍拍叶方舟的肩膀,意味深长地离开。
当时,四个初次碰面的人之间气氛突然变得特别压抑。明明阳光正亮,高家兄弟却觉得像寒冬深夜,冻得直发抖。
再看祁同伟时,他们的目光里满是防备和警觉。刚下车时的那份嚣张劲儿已经消失不见。高家两兄弟的气势瞬间就没了。
想起第一次见到祁同伟时那种害怕的感觉,再次涌了上来。
这几个月来,京海变化巨大,从府衙到商界,重要的人物几乎全换了。
高家兄弟靠着津港的支持,以为能摆脱在祁同伟面前的弱势地位。可就在刚才,这种感觉又回来了。
还记得,
半年前,
祁同伟开车第一次到旧厂街高家的老宅。
他敲门进屋,把他们兄弟的秘密都查了个底朝天。
徐江儿子徐雷的尸体和高启盛藏的毐品都被翻出来,让他们完全暴露。
从此之后,
高启强有一阵子对祁同伟特别老实,一点也不敢隐瞒,甚至在他面前都不敢装样子。
“阿盛越长越帅啦。”
轻松收拾完这两兄弟后,祁同伟放开叶方舟,转头拍拍高启盛的肩膀。
“不错,快找对象结婚生子,成家了,你哥可能就安心了。”
虽然只是客套话,但大家都随意聊着。
“嘿……嘿嘿……”
高启强又露出那副傻乎乎的笑容:“祁警管,咱们去吃点什么?”
“走走走。”
祁同伟仿佛是这儿的主人,渐渐热情起来。
“叶方舟,以前来过京海没?”
“没来过,祁警管,这是我第一次来。”
叶方舟过去是个刑警,伪装起来很有经验。
“那你这次一定要好好看看京海。”
说着说着,就走到以前常去的那家猪脚面馆门口,祁同伟一伸手开始介绍。
“以前,老高就住在这附近,那时候生活艰难,守着个小鱼摊,勉强度日。”
“我认识老高后,经常看到他在这家吃面。”
“一直想试试这个味道……”
祁同伟东拉西扯地说着,大家陆续在饭馆里坐下。
高启强点了好几碗猪脚面,努力让自己别那么紧张,笑着附和。
“祁警管,我听说……你受伤了,怎么回事?”
“小事一桩。”
祁同伟说得轻描淡写:“抓人的时候,不小心中了一枪。”
“子弹穿过肺部,命大,捡回一条命。”
住宅楼、办公楼、各类会所,在这半年里都被纳入了京州的蓝图。
自从赵立春掌控汉东经济后,全省上下一片繁荣景象。
那个老国营的大风服装厂,早就提过公私合营、卖股权的事,折腾了好久,最近总算敲定了。
工厂一半的股份卖给了一位叫蔡成功的老板。
剩下的股份,归员工所有,这么一来,这家老旧僵化的公司就像吃了兴奋剂,焕然一新。
转眼几个月过去。
大风服装厂生意红火,活力十足。
订单多得数不清,员工们从早忙到晚。
眼看天快黑了。
在汉东管府的家属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