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深从容接过,又十分自然地把桃酥放回了桌子上的油纸包。
“秦奶奶,我们晚饭可以在您家吃吗?”
人老了就爱热闹,秦奶奶自然欢迎,甚至都没考虑,家里粮食够不够。
她咧着干瘪的嘴角笑,脸上每一道皱纹都慈祥可亲,“当然可以!”
并吩咐秦谨,“啊谨,把咱们晒的鱼干洗几块,去地里拔一把葱。”
夏天的时候,秦瑾得了空就去河里摸鱼,吃不完的串起来,挂屋檐下晒干,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秦谨也是个大方的,也没有反对。
当即站起来,大步往自留菜地走。
“行,我这就去。”
“等等!”周景深喊停他。
秦谨疑惑回首,给了他一个你有什么事的眼神。
周景深转头跟秦奶奶说,“奶奶,现在天色还早,用不着那么早做饭,要不让秦谨带我们去山上逛逛。”
周景深原本打算在秦奶奶家吃饭,给她留点钱票当饭钱来着。
此时尚早,干坐着也无聊,索性想上山,猎点山鸡野兔,给村里加餐,当庆祝他和宋书言结婚。
村里也不是没人打过山上各种动物的主意,奈何大家代代务农,哪有什么打猎的经验,山上的各种动物也精得很,见人就秒消失得无影无踪,哪有那么容易被逮到。
农闲的时候,不少人上山撞运气,都无功而返,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废这个力气了。
秦奶奶知道自家孙子本事,秦谨上山,少有空手而归的时候。
村里不少人眼红,还试图用各种方法,说服秦谨把这身本事,传授给他们。
秦谨没有拒绝。
说来也怪,他每次带着村里人上山,带着一群人在山上逛了一天,最后还是啥都没打着。
村里人都觉得,是秦谨藏私,糊弄他们。
大队长跟过几次,发现了问题,秦谨年轻,许多村民不听他的,上了山聊着天,热闹得跟逛集市一样,就算有猎物也被他们吓跑。
他意识到,其实打猎这东西,人多了,真不行。
说破吧,又怕村里这些人没本事,还独自上山,遇到大型野兽会出事。
最终,他什么都没说。
只敲打村里人,人家秦谨上山能猎着东西,可能是上天垂怜,那是老天爷赏饭吃,他们就别想了。
村里人再不服气,也没辙。
每次他们跟着上山,山里跟空荡荡的一样,兔毛都不见一根。
听见各种飞鸟叫声吧。
人秦谨也说了,人太多,鸟都躲着他们走,不会停下,没法打。
后来每次只安排一个人,轮流跟秦谨上山,这下子猎物倒是见着了,可是没有秦谨那个准头,照样打不中猎物,大伙才死心。
其实秦谨也不常上山。
因为秦奶奶迷信。
说万物皆有灵。
杀生太多不好。
不到山穷水尽,她都不让秦谨往山里跑。
只有秦奶奶知道,迷信只是她的借口,她只是怕秦谨上山次数多了,村里只她家日子过得好,会招人妒忌。
再说了,深山里野猪老虎恶狼什么都有,她也怕秦谨上山多了终遇虎,会出事。
所以,一般情况下,她不允许秦谨往山上跑。
此时,秦奶奶眉头一皱,想要拒绝。
秦谨却是眼睛一亮。
他以往上山,都是瞒着奶奶,半夜偷偷往山上跑的。
上次猎虎一事,把奶奶吓着了,半夜醒来都会去他房间看一眼,他好久都没找到机会上山了。
宋书言在秦奶奶拒绝前,抢先说,“我们不往深山走,就到山脚逛逛。”
秦奶奶一看,宋书言也去。
心想周同志大概不会那么不靠谱,带着宋知青往深山跑吧?
只在山脚逛逛,倒是没有危险。
她改口同意,“啊谨,去吧。”
秦谨高兴坏了,当即回屋里,收拾他各种自制的弹弓,弩箭。
秦奶奶看他带上这些玩意,眉头又皱了起来。
秦谨赶紧说,“我就看看山脚有没有兔子,野鸡什么的,万一运气好,遇上了呢?”
秦奶奶这才没说什么。
宋书言也很高兴。
她舍不得跟周景深那么早回去。
留在秦奶奶家,或者两人回知青院大眼瞪小眼,无所事事,也尴尬。
上山好。
只要他站在她目之所及的地方,她就忍不住心喜。
周景深也翘了翘唇角。
秦谨领路往他常去的那座山。
南方天气暖和,四季如春。
哪怕进了十月,路边还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粉红浅黄,白的纯洁无瑕,紫的高贵魅惑,引得蝴蝶游戏花丛,十分好看。
宋书言觉得,不用干活的时候,这乡村风景是极好。
路过一片一片的农田。
村民们分散开来,在地里干活,看见一行三人,纷纷侧目。
问上一句,“去哪呢宋知青?”
“秦二流子今天又没下地?”
“他不是捡了个孩子回家吗?搁家里照顾孩子呢!”
“唉,这一老一小,自己都难养活自己,还养别人家的孩子!”
秦谨当没听见,一言不发,目不斜视往山里走。
宋书言礼貌性笑笑,跟问她的大娘说,“我就随便走走。”
大娘来劲了,停下了手里的活歇脚,站直了叉着腰笑问,“结婚证领到了吗?”
声音之洪亮,整个山坳的人都能听见。
宋书言红了脸,回她,“领到了。”
大娘没听清,嫌她声音小,“什么?”
周景深停下脚步,替她回答,“领到了!”
这下大娘听见了。
乐不可支地笑,“哎哟,宋知青说那么小声,是不是害羞了?”
地里的村民跟着起哄,“什么时候摆酒?请我们吃一顿啊!”
依旧是周景深回答,认真并且没有半点敷衍,“快了!快了!”
宋书言只想快点走,她扔下还在跟村里人闲聊的周景深,一溜烟跑着追上秦谨。
有爱开玩笑的喊了句,“唉,周同志,你媳妇跑了,快追上啊!”
周景深朝着地里干活的大家笑笑,果真抬脚大步追上宋书言。
地里干活的人还在讨论,“唉,现在的年轻人,结婚都不用挑日子了?”
“人家领证又不是摆酒,摆酒应该还是要挑日子的吧?”
“宋知青和周同志又不是本地人,会在咱们村摆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