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秦宗权的节度使府内气氛凝重。
秦宗权看着桌上的密信,脸上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容,对幕僚李宗学说:“军队已经整理完毕,汴州那边不少的豪族也已经答应奉我们为主,这可是个好机会,借剿灭李佑之名,拿下汴州,李勉那老儿,怕是还蒙在鼓里。”
李宗学微微皱眉:“大人,此事需谨慎,若贸然行动,朝廷怪罪下来……”
秦宗权一摆手:“哼,朝廷如今自顾不暇,黄巢四处作乱,哪有精力管咱们。只要咱们动作快,生米煮成熟饭,朝廷也只能默认。”
于是,秦宗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集结大军,对外宣称去剿灭占据汴州周边的“反贼”李佑,实则将矛头暗暗指向了宣武军节度使李勉。
此时,李勉也收到了一些风声,他坐在汴州节度使府中,面色严肃地对下属说:“秦宗权这老匹夫,怕是不怀好意,打着剿匪的幌子,想来夺老子地盘。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密切关注秦宗权军队的动向。”
很快,秦宗权的忠武军在突袭之下,一路打到了汴州城。
虽然李勉有所防备,但也不相信秦宗全感冒天下之大不韦,在这个时候进攻他,毕竟天子前不久才发了圣旨,让河南的各地节度使准备防犯黄巢。
秦宗权的兵锋直指汴州城,来到汴州城外。
秦宗权立马派人下文书,言辞激烈地指责李勉治下不力,致使反贼滋生,声称自己是奉天命前来平乱,没想到李勉竟然不让他们来剿灭反贼,反而紧闭城门,让李勉赶快打开城门,以迎王师。
李勉看完文书,冷笑一声:“秦宗权好大的胆子,竟敢公然挑衅,真以为我怕他不成!”当即回复战书,接受挑战。
李勉也是个虎逼,被偷袭打到了老家,不仅不想着怎么防守,还直接打开城门进攻,已报偷袭之仇。
双方军队摆开阵势,一场大战爆发。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忠武军人数虽多,但宣武军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抵抗。
秦宗权骑着高头大马,在阵前指挥,他大声喊道:“儿郎们,拿下汴州,重重有赏!”忠武军士兵们听闻,士气大振,如潮水般向宣武军阵地涌去。
李勉也亲临前线,鼓舞士气:“兄弟们,守住咱们的地盘,绝不让秦宗权那老贼得逞!”宣武军士兵们拼死抵抗,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从清晨战至黄昏,死伤无数,却依旧不分上下。
虽然这一场打出了李勉宣武军的气势,但是双方伤亡太多,老李还是陷入了守城的劣势。
忠武军将汴州城围得水泄不通,日夜不停地派出小股部队骚扰宣武军的巡逻队和运粮队伍。宣武军则依托城墙,顽强抵抗,城墙上箭如雨下,双方都有不少伤亡。
一日清晨,秦宗权见宣武军防备有所松懈,认为有机可乘,下令发动总攻。忠武军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汴州城,他们抬着云梯,冒着城上的箭矢,奋力攀爬。
“杀!给我拿下汴州城!”秦宗权在阵前挥舞着马鞭,大声咆哮着。
宣武军也毫不示弱,李勉亲自站在城楼上指挥,他大声喊道:“兄弟们,咱们的妻儿老小都在城中,绝不能让秦宗权这恶贼得逞!放箭,给我狠狠地射!”
城上的宣武军士兵们听令,纷纷拉弓搭箭,密集的箭雨朝着忠武军倾泻而下。一时间,城下惨叫连连,忠武军士兵们纷纷中箭倒下。但他们毫不退缩,后面的士兵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
云梯刚靠上城墙,忠武军的敢死队就顺着云梯往上爬。宣武军士兵们则用长戈、石块等武器,拼命阻止他们上城。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鲜血染红了城墙。
“跟他们拼了!”一名宣武军士兵怒吼着,挥舞着长刀,砍倒了几个爬上城墙的忠武军士兵。但很快,他就被侧面袭来的敌人刺伤,倒在了血泊之中。
另一边,秦宗权看到攻城受阻,立马命令弓箭手集中火力,压制城墙上的宣武军,为攻城部队创造条件。忠武军的弓箭手们立刻调整阵型,朝着城墙上的宣武军疯狂射击。
李勉见状,赶紧下令士兵们寻找掩体躲避。就在这时,一支冷箭朝着李勉射来,幸亏他身边的护卫反应迅速,用身体挡住了箭矢,护卫当场身亡。
“大人,您没事吧!”周围的将领们纷纷围过来,关切地问道。
“没事,继续杀!操他秦忠川姥姥的”李勉擦了擦脸上溅到的鲜血,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双方都损失惨重。夜幕降临,秦宗权无奈之下,只好暂时收兵。战场上横尸遍野,血腥气弥漫在空气中。
“今天便宜了李勉那老东西,不过,汴州城迟早是我的!”秦宗权看着远处的汴州城,咬牙切齿地说道。
然而,秦宗权暗中买通了汴州城中的豪族一名将领。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这名将领突然倒戈,带领自己的部下打乱了宣武军的阵脚。
李勉见状,大惊失色:“不好,有内奸!”但此时局面已经失控,宣武军渐渐抵挡不住忠武军的攻势,开始败退。
秦宗权见状,大喜过望:“上,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拿下汴州,就在此一举!”忠武军乘胜追击,宣武军一路溃败,眼看秦宗权就要吞并宣武军的地盘。
连续进攻几日,外城已经被占领,就在宣武军快抵挡不住之际,朝廷的使者快马加鞭赶到。使者宣读圣旨,严厉斥责秦宗权与李勉不顾大局,擅自内战,责令双方立即停战,听候朝廷调解。
在接到朝廷使者传达的停战旨意后,秦宗权虽表面遵旨收兵,但心中那吞并汴州的野心并未熄灭,只是暂且隐忍。
秦宗权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公然违抗圣旨,只能暂且收兵。李勉也借此机会,收拢残兵,退回汴州城。而李勉经此一役,对秦宗权恨之入骨。
而此时,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九月,黄巢大破天平节度使曹全晸,随后北渡淮河,自称率土大将军,其势锐不可当。十月,黄巢攻破申州,分兵进入颍州、宋州、徐州、兖州境内。一时间,河南各路兵马人心惶惶,纷纷开始调动兵力,防备黄巢的进攻。
……
“不去跟各路首领汇兵?”苏如鹤惊道。
李佑白了苏如鹤一眼:“你又不是没看过《孙子兵法》,乌合之众聚在一起是什么下场?咱们不是什么诸侯,而是各路受压迫后起事的百姓,混在一起必定自乱阵脚。”
“那咱们怎么打?”江大山问道。
李佑手里连地图都没有,全靠询问本地人,才知道路程和方向,他斩钉截铁道:“直接攻打汴州城!”
众人面面相觑,全都已经听傻了。
官府大军压境,不想着如何退敌,竟然跑去奔袭州城。拢共八百杂兵,能攻下固若金汤的汴州吗?
左孝良连忙劝阻:“公子,还请从长计议。”
庞春来似乎非常感兴趣,眯着眼问:“说说怎么打?”
李佑解释道:“官兵有船,顺着汴水而来,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有黄巢顶在前面!官军还注意不到我们,我们得趁机发着”
“理当如此。”庞春来点头道。
李佑继续说道:“官府本来就没有太多正兵,全靠募集乡勇,内战了一场还要带兵去跟黄巢对峙,汴州城哪会有重兵防守?”
黄幺问道:“可咱们把兵都带走,武兴镇就不要了?”
李佑说道:“让所有村民百姓,提前收拾好家当。上游下游,前方后方,全部派人盯梢,一旦发现官军,立即划船回来告知,大家都暂时躲到山里。把粮食、钱财和衣服带走就成,房子任他们烧,庄稼任他们踩。
只要人保住了,一切都可以重来!庞先生留在武兴镇,黄顺甫留在李家拐,左先生回簧坝村,获知敌情立即带百姓进山!”
黄顺德突然问道:“即便打下汴州城,咱们孤军在外,官兵回师救援,又如何能挡得住?怕是去了就回不来。”
李佑笑道:“打下州城,开仓放粮,在州城募兵。然后出城杀地主,煽动百姓造反。到时候遍地义军,咱们趁机转移,我看节度使该怎么办!”
“妙啊!”黄顺德心服口服。
左孝良傻傻看着李佑,心里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天生的“造反”头子。
本来全盘死局,一下子就活过来,反而把节度使给将上一军。
当即安排分工,文官前去组织百姓,政工人员也跟着宣传,劝百姓不要心存侥幸,早做逃进大山的准备。
李佑亲率八百子弟兵,打着绑腿奔北坡,走山路直往梅塘镇而去。
他们其实可以走更平坦且更近的路,但沿途人多眼杂,很可能提前暴露行军动向。
李邦华的大迂回也是如此,害怕抄近道迂回泄露消息,于是直接从太康县绕后——李邦华还有个顾虑,怕山路走多了部队逃散,毕竟乡勇不适合奔袭,大迂回反而可以一路坐船。
李佑的军队轻装前进,后勤辅兵都没有,每人只带了三天干粮。
前往梅塘镇,直线距离60里,走山路却超过200里。
中途粮食将尽,杀了一个山中地主,略作补给继续行军。靠着绑腿和精气神,四天时间就抵达梅塘镇,立即杀地主开仓放粮。
有趣的是,李邦华的大迂回奇兵,两天前也从这里过去。
将梅塘镇搅乱之后,由于镇上的船只,早就被节度使给征走,李佑只能摘店铺门板,绑起来做成木筏过河。
过河之后,直奔州城而去,只剩四十多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