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的指尖在控制面板上划出最后一道指令时,舱内的警示灯恰好从红色转为绿色。
“星骸网成型率98%,能量回路无断点。”机械音在密闭空间里回荡,他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视线越过舷窗,落在远处悬浮的巨型骨架上——那是一头未知生物的遗骸,脊椎骨像串起的巨型蓝宝石,在宇宙射线中泛着冷光,正是他们此行的目标“织网”对象。
“队长,左后方发现能量波动,不是我们的频段。”通讯器里传来新人小鹿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紧张,“强度……正在攀升!”
林野迅速切换视角,全息屏上立刻跳出一个不规则的红色光斑,正以极快的速度向星骸网靠近。他瞳孔微缩:“是‘噬骨虫’!小鹿,启动备用能量网,把它引向三号诱饵区!”
噬骨虫是星际航行中最棘手的寄生生物,它们以星际生物遗骸为食,且能通过啃食骨骼释放出强腐蚀性酸液。眼前这头的体型远超数据库记录,显然已经在这具星骸里蛰伏了很久。
小鹿的操作有些慌乱,备用能量网的启动慢了半拍,噬骨虫已经撞上了主网边缘。刺耳的滋滋声透过舱体传来,林野眼睁睁看着星骸网的一角出现了焦黑的破损。
“稳住!”他一边大喊,一边调出武器系统,“我去吸引它的注意力,你趁机修复破口,用‘星尘胶’!”
星尘胶是他们研发的新型修复材料,能在极端环境下快速凝固,且带有微弱的荧光,正好可以干扰噬骨虫的视觉。林野驾驶着小型飞行器冲出舱体,故意在噬骨虫面前晃了晃——飞行器外壳涂满了模拟星骸能量的荧光漆,果然成功吸引了这头巨兽的注意。
噬骨虫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调转方向朝飞行器冲来。它的口器张开,露出密密麻麻的利齿,酸液在齿缝间滴落,所过之处,连宇宙尘埃都被腐蚀得烟消云散。
林野紧握着操纵杆,心脏狂跳。他知道,自己必须拖到小鹿修复完星骸网。飞行器在星骸骨架间灵活穿梭,利用骨骼的遮挡躲避攻击。有一次,噬骨虫的尾刺擦着飞行器边缘划过,留下一道深深的焦痕,热浪透过舱壁传来,烫得他手臂发麻。
“队长,破口修复好了!”小鹿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充满了力量,“能量网重启完毕,随时可以收网!”
林野精神一振:“好!听我指令,三、二、一——收!”
星骸网突然收紧,无数道荧光丝线从骨架的缝隙中弹出,瞬间将噬骨虫缠绕成一个巨大的茧。噬骨虫疯狂挣扎,酸液不断腐蚀着丝线,却被星尘胶的荧光层阻挡,只能徒劳地发出愤怒的嘶吼。
林野驾驶着飞行器回到主舱,刚落地就瘫坐在椅子上。小鹿递过来一瓶水,眼眶红红的:“队长,你刚才太险了……”
林野接过水,喝了一大口,视线重新投向那具星骸。此刻,星骸网的荧光与骨架的蓝光交织,像一张巨大的发光蛛网,将噬骨虫牢牢困在中央。这张网不仅是为了捕捉危险生物,更是为了保护这具罕见的星骸不被进一步破坏。
“你看,”林野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这头噬骨虫的消化系统里,有星骸的碎末,说明它已经开始啃食骨架了。再晚来一步,可能就永远失去研究它的机会了。”
小鹿点点头,突然指着屏幕一角:“队长,你看这里!噬骨虫的体液里,有星骸的能量结晶!”
林野凑近一看,果然,在噬骨虫的体液样本中,漂浮着一些微小的蓝色晶体,正是星骸最核心的能量载体。这意外发现让两人瞬间忘记了疲惫——这意味着,他们或许能通过这些晶体,逆向推导出星骸的能量运行机制。
舱外,噬骨虫的挣扎渐渐微弱。林野看着那片被荧光网笼罩的星骸,突然觉得,宇宙的奇妙就在于此:危险与机遇永远并存,而他们这些“星骸织网者”,就是要在这片浩瀚中,捕捉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奇迹。
“准备采集样本,”林野站起身,拍了拍小鹿的肩膀,“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荧光网外,星骸的脊椎骨依旧散发着柔和的蓝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亿万年前的故事。而网内,噬骨虫的身影渐渐沉寂,成为了这段故事里,一个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