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的指尖悬在琉璃盏上方三厘米处,看着那些漂浮的光尘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缓缓凝聚成螺旋状的光带。这是从仙女座星云边缘采集的“星尘晶”,在炎夏古法的“聚灵阵”催化下,正褪去原始的混沌,透出一种近乎液态的莹蓝——像谁把一片浓缩的星空装进了透明的容器里。
“第49次淬炼,灵蕴浓度终于突破90%了。”苏瑶的声音从实验室的观察窗后传来,她面前的全息屏上,光尘的分子结构正以三维动态展示着,那些原本杂乱的粒子此刻正沿着某种规律排列,像一群突然找到舞步的萤火虫,“古法记载的‘星盏承露’果然不是传说,只是没想到,聚灵阵的符文要和仙女座的星轨参数校准到小数点后六位才能生效。”
林烨侧头看了眼观察窗,苏瑶的白大褂袖口沾着几点银灰色的星尘,那是昨天调试聚灵阵时,被光尘晶的反冲力溅到的。这种星尘晶带着宇宙射线的余温,寻常布料沾上即融,亏得她穿了用月球蛛丝织成的防护衣——那是他们根据《天工开物》里的“纺星术”改良的工艺,纤维里织入了微型阵法,能中和99%的宇宙辐射。
“再试试加入‘月魄水’。”林烨说着,从恒温箱里取出一支钛合金小管。管内的液体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那是上月在月球背面的“冷海”采集的冰融水,经古法蒸馏七七四十九天,剔除了所有杂质,只剩下纯粹的灵能载体。他将月魄水滴入琉璃盏中央的凹槽,光尘突然像沸腾的水般翻涌起来,莹蓝的光芒中竟浮现出细碎的金色纹路——那是炎夏古星图里的“北斗七星”轨迹。
观察窗后的苏瑶猛地站了起来,全息屏上的分子模型瞬间炸开,无数光点按照北斗轨迹重组:“是共振!月魄水的灵能频率,刚好能激活星尘晶里隐藏的星轨记忆!”她快速调出火星遗迹的数据库,将其中一组符文投影到琉璃盏上方,“你看这个——火星石壁上的‘启明纹’,和现在浮现的金色轨迹,是不是只差了一个星位?”
林烨伸手在半空虚划,指尖牵引着一缕光尘,将那偏移的星位补全。刹那间,整个实验室的灯光都暗了下去,唯有琉璃盏中的光尘骤然绽放出刺眼的白光,那些莹蓝与金色的纹路交织成一个完整的星盘,边缘竟凝结出几颗米粒大小的晶体,折射出的光斑在天花板上投下旋转的星轨,像一个微缩的宇宙。
“这是……星晶核?”苏瑶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她研究火星遗迹十年,曾在壁画上见过类似的晶体,标注的古文字意为“天酿之精”,却始终不知道其生成原理。此刻那些晶体在光尘中轻轻颤动,表面流转的光泽竟与林烨家族传承的“炼星盏”内壁纹路如出一辙。
林烨小心地用玉匙舀起一颗星晶核,入手温润,不像其他矿石那样带着冰冷的质感。他想起祖父留下的手札里写过:“星尘有灵,需以月魄养之,以人心温之,方得凝核。”从前总以为“人心温之”是指修炼者的灵能注入,此刻掌心传来的暖意却让他忽然明白——那是指人与宇宙的共情,是炎夏古法里“天人合一”最直白的体现。
“警报!检测到高强度灵能波动!”实验室的应急系统突然响起,观察窗的防护层瞬间覆上一层暗金色的阵法纹路。林烨抬头,只见琉璃盏中的星盘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光尘形成的星轨开始牵引实验室里的其他物质——苏瑶放在桌角的钢笔、他口袋里的玉佩、甚至通风口飘进的一粒微尘,都被吸附到光带中,沿着轨迹缓缓转动。
“是‘引星效应’!”苏瑶迅速在控制台输入指令,激活了实验室的反重力场,“手札里说的‘星盏成时,周天呼应’就是这个!快用‘锁灵符’稳住核心!”
林烨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符纸,那是他按照古法用朱砂混着星髓粉绘制的,符面的纹路与此刻光尘形成的星盘隐隐呼应。他咬破指尖,将一滴血点在符纸中央——这是炎夏古法中“以血为引”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险的一步,稍有不慎就会被灵能反噬。
符纸接触到光尘的刹那,突然化作一道金色的流光,像一条游龙般钻进星盘核心。原本狂乱扩大的星轨瞬间收缩,那些被吸附的物质纷纷坠落,唯有星晶核在琉璃盏中央稳稳悬浮,表面的纹路彻底稳定下来,竟与炎夏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唐代“天象盏”一模一样。
实验室的灯光缓缓亮起,苏瑶推开观察窗的门走进来,看着琉璃盏中静静旋转的星晶核,忽然笑了:“你说,火星人是不是也懂炎夏古法?不然怎么会在遗迹里刻下一模一样的星轨?”
林烨拿起一枚星晶核,对着光看,能看到内部流动的光脉像极了地球上的江河:“或许不是谁懂谁的道理。”他想起祖父常说的“大道同源”,此刻突然有了更深的领悟,“宇宙的规律就这么多,不同文明只是用不同的语言记录罢了。就像这星盏,咱们叫它‘光尘酿星盏’,火星人或许有别的名字,但它凝聚星尘、承载灵能的本质,从来没变过。”
苏瑶点点头,伸手触碰琉璃盏的边缘,光尘轻轻蹭过她的指尖,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蓝光。全息屏上,星晶核的分子结构已经稳定,其中一组数据引起了她的注意:“灵能传导率100%!林烨,这东西能直接嵌入星舰的能量核心!用它代替传统的能量晶体,跃迁时的灵能损耗能降低至少40%!”
林烨将星晶核放回琉璃盏,看着那些光尘重新包裹住晶体,像给星星盖上了一层柔软的被子。他忽然想起出发前,陈老塞给他的那本线装书,扉页上写着:“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从前总觉得是告诫人要留有余地,此刻却明白,所谓“无全用”,或许是指万物的潜力,从来都藏在不同文明的碰撞里。
“准备第50次淬炼。”林烨拿起另一支月魄水,眼底映着琉璃盏中的微光,“这次试试混入金星的赤铁矿粉,看看能不能让星晶核的硬度再提升一个等级。”
苏瑶笑着调出赤铁矿的参数:“你这是打算把整个太阳系的宝贝都酿进星盏里?”
“不然怎么叫‘光尘酿星盏’呢。”林烨的指尖再次悬在琉璃盏上方,光尘像听懂了似的,开始轻轻摇曳,“得让这星盏记得,它不仅承载着炎夏的古法,还有整个宇宙的故事。”
实验室外,星河正缓缓转动,仿佛也在回应着这盏光尘凝聚的星盏——在这片浩瀚的宇宙里,文明的相遇从来不是巧合,而是像光尘酿星核般,在共鸣与理解中,凝结出更璀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