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的靴底碾过星尘时,听见了某种晶体碎裂的脆响。低头望去,月白色的沙砾正从指缝间流走,每一粒都折射着三重光——那是镜渊星特有的“三叠影”,据说能照出观者未竟的执念。
“第19次校准失败。”苏瑶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星舰引擎特有的嗡鸣震颤,“星核能量场的波动频率始终卡在11赫兹,再这样下去,‘悬圃’号的防护罩撑不过下一个星时。”
林烨抬手按住头盔侧面的校准仪,全息屏上的星图突然泛起涟漪。镜渊星的轨道像被谁揉皱的银箔,而那颗悬浮在星球内核的“镜渊星核”,正透过地层透出幽蓝的光,将他的影子投在岩壁上,拉长成一个模糊的巨人轮廓。
“不是星核在抗拒,是我们找错了共振点。”他蹲下身,指尖抚过岩壁上天然形成的纹路——那些螺旋状的凹槽里积着淡金色的粉末,凑近了闻,竟带着炎夏古法记载中“月华砂”的清苦气息。“你记不记得陈老留下的那本《星髓考》?里面说‘镜渊之核,映万物形,唯以心之真形,方能破其幻’。”
通讯器那头沉默了片刻,接着传来苏瑶翻动电子手稿的沙沙声:“找到了!‘三叠影者,一为过往之痕,二为当下之形,三为未竟之志……’难道说星核的波动频率,得和咱们的灵能频率三重同步?”
林烨没应声,只是解开了手腕上的灵能环。淡青色的光晕从他掌心散开,与岩壁上的螺旋纹路相触的瞬间,那些淡金色粉末突然腾起,在空中凝结成无数个微型星图——有他少年时在炎夏老宅后院练拳的剪影,有在月球基地第一次调试星轨校准仪的侧影,还有此刻站在镜渊星地层中的挺拔身形。
“原来如此。”苏瑶的声音带着恍然大悟的轻呼,“星核在模仿我们的灵能轨迹!它不是在抗拒校准,是在……学习?”
“更像是共鸣。”林烨的指尖沿着螺旋纹路游走,那些微型星图突然炸开,化作点点光屑融入岩壁。幽蓝的星核光芒陡然亮了三分,全息屏上的波动曲线开始剧烈起伏,最终在11.3赫兹处稳住——那是他与苏瑶多年搭档形成的“共振频率”,误差不超过0.1赫兹。
就在这时,地层突然传来剧烈震颤。林烨猛地抬头,只见岩壁上的螺旋纹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色,从淡金转为赤红,像有岩浆在纹路下奔涌。通讯器里传来苏瑶急促的呼喊:“‘悬圃’号检测到星核能量场在扩张!它在吸收周围的暗物质,快撤!”
林烨却向前迈了一步,掌心贴紧发烫的岩壁。赤红纹路中突然浮现出无数细碎的画面:有穿着炎夏古代战甲的士兵在星空中列阵,有手持竹简的学者在月球背面刻下星图,还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调试与“悬圃”号一模一样的星舰控制台——那身影的侧脸,竟与陈老有七分相似。
“它不是在吸收,是在示警。”林烨的声音因灵能透支而发哑,“你看那些画面,是历代来到镜渊星的炎夏人留下的印记。星核一直在记录我们的轨迹,刚才的抗拒,是在提醒我们忘了初心。”
他猛地咬破指尖,将血珠按在螺旋纹路的中心。淡青色的灵能与赤红的纹路相触,竟诡异地融合成一道紫金光芒,沿着纹路蔓延至整个岩壁。幽蓝的星核光芒彻底爆发,全息屏上的波动曲线瞬间拉成一条直线——11.3赫兹,分毫不差。
“成功了?”苏瑶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林烨望着岩壁上缓缓隐去的画面,那些古代士兵、学者与陈老的身影渐渐消散,只留下一行新浮现的古炎夏文字:“道在己心,术在己手,宇内无双,唯炎夏魂。”
“不只是校准成功了。”他弯腰拾起一块凝结着紫金光芒的星尘,那光芒中,隐约能看见炎夏老宅的飞檐与镜渊星的星核交相辉映,“它在告诉我们,走到再远的宇宙,也别忘了从哪里出发。”
通讯器那头传来星舰防护罩解除警报的嗡鸣,苏瑶的声音带着笑意:“陈老要是知道,他当年批注的《星髓考》真能用到银河系,怕是要从长眠舱里坐起来给你鼓掌。对了,星核能量场稳定后,我检测到它在向‘悬圃’号传输数据——好像是份星图,标注了十几个从未被发现的宜居星球坐标。”
林烨将那块星尘揣进怀里,转身走向来时的通道。月白色的沙砾在他身后重新聚拢,那些“三叠影”此刻照出的,只有一个坚定前行的身影,以及身后那片越来越亮的紫金光芒——那是炎夏的底色,无论走到哪片宇宙,都永远鲜活。
岩壁上的古炎夏文字渐渐隐去,只留下星核稳定的幽蓝光芒,像一颗悬在宇宙中的心脏,每一次跳动,都与“悬圃”号的引擎频率完美同步。而那些散落在地层中的星尘,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结成新的螺旋纹路,仿佛在记录下一个即将被书写的炎夏故事。